在新余有个村子叫防里,在历史长河中,防里村在唐、宋、元、明、清年间,村中共考取19名进士,是个名副其实的“进士村”。“杨”“欧阳”“严”是防里的三大姓,在参观防里的时候,因为姓欧阳的讲解员给我们详细的讲解了他们村的19位进士的相关轶事,他们严谨好学的家风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却不是这些,而是给我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都是处在江西,所以村落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在防里我总能找到我家乡和童年的样子。
在经过浑浑噩噩,摇摇晃晃的一个半车程,在中途,我们停了趟车,主要是为了参观严嵩墓,在我迷迷糊糊走出车子的时候,眼前浮现了严肃的雕像和他后边的一树大枇杷树。黄黄的十分惹人眼,一看就有一种很甜的感觉。看见枇杷真的令我激动不已,很久没回老家了,在我的老家也有这种枇杷树,也是在这种时节,家家门口都种有一棵枇杷树,树上结满了一颗一颗黄黄的枇杷,大大小小,错落有致,每当这时候村里的小孩子们就会集结到一起,找一棵看起来很好吃的枇杷树,在征求过主人的同意后,我们就会开始花式摘枇杷,不会爬树的,一般就站在底下勾那些容易采摘到的,或者用竹竿子打。会爬树的,一般就会爬到树上去采摘。现在的水果摊上也不是买不到枇杷,但是我总觉得水果摊上的枇杷虽然大,却没有我小时候村子里采摘的好吃。在严嵩墓的那棵枇杷树因为地势原因,我们没能摘到,所幸在防里村里,讲解员路过一棵枇杷树时,邀请我们采摘,我也就尝到了今年吃的第一个枇杷。是记忆中的味道。
走进防里村,在一排墙上有一些宣传画,有宣传国家政策的也有描写一些成语故事的。在我的记忆里,去集市的路上,墙边也有写一些标语之类的,给人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至于我到现在都能记住一句“谁烧山谁放火”,这真的是在我很小的时候看到的标语,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防里有许多保存得很好的古建筑,老式的楼梯,雕龙画栋的门窗,还有一个房子里正堂贴着一张毛主席的画像,这些也存在于我的记忆之中。我的老家有三雕,木雕石雕和砖雕,所以老家的房子也保存了许多古建筑,雕梁画栋。这个房子有一个老奶奶独自住着,我不知道在农村有多少空巢老人,我只知道我奶奶也是其中之一,这总令我想到我奶奶,可是我只能给她多打电话,即使如此我做不到在她伤心的时候及时在她身边安慰她,抱抱她。作为孙女的我感到很抱歉。
按照防里村的古老习俗,村里每中一个进士或举人就在村口种一棵樟树,建村一千多年来,这个人才辈出的小山村结果就有了一大片古樟树林,成为防里村蔚为壮观的生态奇景。有一个树龄高达1050年岁,树龄100岁以上的樟树多达100多棵。那棵最老的树要十几个成年人才能环抱起来。就在我家乡虽然没有说中进士或举人种树的传统,但是也有树龄很大的樟树,红豆杉,苦槠树,他们在岁月的长河中,见证着一个村庄的起起落落,谁也不知道它们存在了多久。
其实有很多东西不单单存在于我的记忆中,现实中也存在,只是我现在无法触摸到,今年到现在快过了大半年了,我一次也没有回过家,我想起了我家乡的枇杷树,家乡的奶奶,还有家乡的各种与我有关的无关的都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车缓缓的驶向学校,我却不向来时一样在车上打盹,我看着车窗边闪过的一棵又一棵枇杷树,心中思绪万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