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与父母之间,兄弟姐妹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这些关系将直接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母亲要让孩子从对母亲的依赖中,逐渐转移到对父亲的依恋上。而父亲则要让孩子将这种依恋逐渐转移到其他人身上,这样孩子才能建立起正常的人际关系。
母亲的个人能力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发展。母亲的能力,一方面指她与孩子的合作能力,另一方面指她使孩子与她合作的能力。这两种能力都没有固定的培养方法的。
母亲照顾孩子的能力,是出于自己的悟性和对自己的要求训练出来的。
我们不能将一个孩子的失败全部都归咎到他母亲的身上。孩子行为的形成,源于他对人生经验的总结。
什么力量都不如母亲保护孩子产生的力量强大。
母亲有两件事必须要做:让自己成为孩子完全信任的人;帮助孩子拓展他的社会关系,让他与其他人建立起和谐与信任的关系。
母亲的过分束缚会造成儿童无法独立。
父亲的任务主要有两点,确保自己在于妻子孩子以及社会上的其他人相处时都是非常融洽的。父亲要能处理好婚姻,职业,社会关系这人生中三大问题。
一个以正面的态度对待生活中三大问题的父亲,肯定会成为一个好丈夫,好爸爸,是整个家庭的支柱。
父亲的职业能力,也影响着孩子对自己未来工作的态度和选择。职业的选择比一个人的人格更重要,因为如果父亲选择的职业是对全人类有所贡献的,那么即使他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但这一可悲的事实并不影响他教育孩子选择什么样的职业。
夫妻双方都要努力使对另一半的兴趣高过对自己的兴趣。
父母之间的爱在孩子面前表现得过于明显时,孩子会觉得自己在家中没有地位。
与妻子建立和谐的关系。美满的婚姻要求夫妻双方努力使彼此幸福,使孩子幸福,使社会幸福。
把家庭中的一员在社会上取得的成功放大,会阻碍孩子的自然发展。
父母很容易将注意力放在最出色的孩子身上。这对其他孩子来讲是不公平的,他们会憎恨这种家庭关系。
问题少年大多来自家庭中的长子,其次是最小的孩子。他们由于地位的特殊,所以形成了特殊的成长结果。
由于家里有一个在年龄和能力上都强于自己的人存在,所以次子会通过不懈地努力去超越这个人。
如果家里只有两个孩子,那么次子身上也会有幼子的特征。
独生子既有长子的特征,也会有幼子的特征。独生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过度的保护,这也是不利于他成长的。
孩子如果生长在一个与大部分亲人性别都不一样的环境里,他对自己性别的认知就非常容易产生错误。
孩子之间相差3岁比较好。孩子3岁时,他已经具备了合作的能力。这时,比他年幼的孩子出生,父母可以让他帮忙照顾婴儿。低于3岁的幼童没有能力接受家中比他幼小的新成员的。
合作只会出现在一个人人都平等的家庭中。当家庭中某个孩子感觉自己被忽视了,他很可能因此觉得没有生存的意义。
人类的行为模式基本是由儿童时期在家庭中所处的位置决定的。
大部分人都希望成为社会的主宰者,渴望征服别人,所以我们的社会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竞争与相互对立,超越他人拥有自己的地位,并最终达成自己的优越感目标。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那些认为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经历了不平等待遇的儿童,从小就养成了追赶别人,努力抗争自己命运的习惯。
让学生学会与别人合作,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
必须挑选能够正确理解人类生活意义的人作为教师,他们不能将教学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
关注父母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首先教师要对孩子产生兴趣,这点与母亲的工作有些相似。
逃学的孩子常能找到与他们命运相似的孩子,然后厮混在一起。他们彼此欣赏,相处融洽。这让他们觉得如鱼得水,也让他们觉得自己有价值。这个圈子里的孩子都是问题儿童,他们被学校抛弃和孤立,逐渐走上犯罪的道路。
教师要先了解孩子的兴趣。孩子在某一方面建立起自信心以后,就容易带动其他方面的兴趣。
我们在教育孩子前,要先对他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孩子最感兴趣的事物是什么,他眼中的世界又是什么样的。
受社会的影响,孩子进入学校时具有的竞争意识往往比合作意识强很多。
真正的教育,应该帮助孩子克服子能力上的缺陷,不断地给予孩子勇气与自信,帮助他们取得进步。
孩子们不仅知道在每个科目谁成绩较好,也知道自己的成绩在每个科目里所处的位置。
孩子一旦形成自己的水平就这样,不会再好了,的心理,他就为自己的失败找到了最好的理由。
人类性格的塑造不受遗传基因影响。
5岁以前,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很有可能会影响他对未来职业和发展方向的选择。
一位教师如果长久地与孩子学习,生活在一起,那么他肯定已经洞察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了。
16岁之前,女孩在身体发育上比男孩快。如果没人告诉男孩这个事实,很可能会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他们因在很多父母轻易地被女生击败而感到羞愧。
他总是暗示自己:我并不是没有能力,只是性格懒散罢了。
懒散的孩子因为从来没有努力过,所以他们也没有失败过。
懒散的孩子在真正付出努力的时候,并不一定能取得成功,还可能会被指责。所以,他为什么不继续懒散下去呢?
一个懒散的孩子,每当取得一点点好成绩,就会得到别人的称赞。可那些勤快的孩子,在取得很小的成绩时不会有这种待遇。所以成长为不同的人格。
懒散儿童因为害怕自己的心愿无法达成而不敢去尝试。
没有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的孩子,正大后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变成罪犯,酒鬼,甚至会选择自杀。
教育应该是人类取得幸福生活最牢固的保障。
如果不能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他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未来的事业和婚姻中,他都不会体会到幸福的感觉。父母要及时引导和帮助孩子建立起正常的人际关系,使他未来的人生充满幸福。
人类对彼此产生的兴趣,是人类种族获得进步的基石。
那些对其他人缺乏兴趣的人,总会做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他人的事来。
班级中的集体活动是促进孩子与人合作的方法之一。我们应该尽量保证公平公正,让每个孩子在集体中都能发挥自己的价值。
交往就是为了解别人的思想,并通过对彼此都有意义的时期与别人建立起关系。与此同时,交往还受制于人类社会的共同需求。
他们没有接受过保障别人生命安全的相关培训,他们不懂得应该时时刻刻关心他人。这些都是他们欠缺与别人合作的表现。
父母双向首先应该是关系融洽的好朋友。此外,他们也应该具有良好的社会关系,与家庭以外的人建立起友谊。
我们教育孩子的真正目的是使他们成为一个性格优秀,平等带人的合格公民,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父母要让孩子自己订下职业目标,并时刻提醒孩子生活的意义,鼓励孩子朝着目标前进。
学校也是对孩子的职业选择有影响的因素。
一个真正热爱工作的人,会专心致志地为自己的职业贡献力量。
家庭对儿童职业发展的影响。孩子的早期记忆对以后的职业选择是非常具有指导意义的。
金钱观对职业发展的影响。当孩子所受的家庭教育过于看重金钱时,孩子对职业的选择便只会以收入多少来做标准,而不以自己的兴趣和为社会做贡献为出发点。
儿童5岁以前的经历,对他选择以何种方式达成优越感目标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也由此决定了他未来人生的发展方向。
使我们拥有优雅的谈吐,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高深的思想境界的人又是谁呢?无疑是诗人。他们使我们的语言更有表现力,更富有激情与力量,能够运用到更广阔的地方。
一个人如果能够广结好友,尽心尽力地维护自己的婚姻,同时又非常敬业地做着自己的工作,他就不会产生自卑的心理,也不会轻易被别人打败。
当一个人通过与别人的合作来战胜生活中的三大问题时,就意味着他已经担负起了自己应尽的指责。这要求一个人能够做到通过工作为社会创造价值,与别人相处融洽且善于工作,拥有一个和谐的伴侣和美满的家庭。当他能够做到这些时,这个人便值得被我们所有人尊敬。总之,我们都应该努力成为一个友善的人,一个对别有益处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