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具下的面孔,往往不真实的。
零八年,夏至未至,家庭因土地纠纷卷入一场官司,他们告诉我父母,官司在于官,而不在司。
在圆桌上,父亲一直恭谦着身子,微微笑着。我却把自己当成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不止一次口出狂言针锋相对。
旁边的父亲随后流露不安的神色,并尴尬地笑着,终于把我拉出雅间。
你是不是故意的?
我们何必要求他们?
你还小,不懂,不懂这个社会。
这个官司本来就是我们在理,你根本不用求他们的。
就笑一下有什么难的。
做不到,要不你就送我回家,要不我还是会这样。
父亲凌烈的一巴掌,让我眼泪瞬间溢满眼眶。
在车上,我感受到了来自心底压力,并觉得有莫大的委屈,因为这根本与我受的教育是格格不入的,从小他们就教育我要洁身自好,不能同流合污。
而他们却依然这样做,我感觉这个世界辜负了我。
回到寝室,父亲叫我不要想太多,而我却在被子里哭着颤抖了一晚上。
立秋之后,官司赢了,父亲压抑了很久的脸上再次露出笑容。
那天他抽着烟,推着我的背,来到阳台栏杆,呼出一口烟,语重心长:
其实为了官司吃饭那天,我也觉得很不安,但是你想赢,就必须要这样,因为你不给别人情面,别人是不会给你留情面的。
当时没有在意,之后却深以为然,并且把这当成真理。
送礼,表现得谦卑,礼貌,顺从,都是人们口中做人的表现,不会这些就是不会做人。
懂么,这就是规矩,我们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我们有太多规矩。
----韩寒
规矩约束我们的本心,让我们表现出社会的一面,不让我们在人前哭,不让我们在人前悲哀,不让我们在人前释意,只有那虚伪迎合的笑,才能上得了台面。
2.各种文化营造虚伪的氛围,能让人沉迷。
各种高档的酒店,茶楼总是爆满,味道不见得多好,只是像流水线一样生产出来的,看似精致的食物,能满足他们的虚荣心。
这我想起一个词:伪中产。
中国的“伪中产”非常有中国特色,和欧美国家的中产非常不同。仔细分析下,中国不少小家庭有车有房有老婆孩子,有些还不止一辆车一套房一个老婆一个孩子,但是很多家庭几乎是这样的模式:爹妈本身不一定是城市中产或富裕阶层,但是想尽办法用大部分积蓄贴补孩子贷款买了房,买了车,给了彩礼娶上了老婆生了孩子,使孩子看上去符合城市中产的一切物化标准,而实际上子女们的续航能力有没有中产水平则千差万别。
人们总是给自己拼凑面子,却忽略了底子。
对着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大呼小叫,而对着比自己地位的高的人却恭敬如圣。
因为要符合自己虚伪捏造的身份,穿着,饰品,发型,言语,皆要按中产的模子来。
很多人沉迷进了这个虚伪的圈子无法自拔,而对自己那衣着打扮不入流,但含辛茹苦养大自己的父母嫌弃万分。
![](https://img.haomeiwen.com/i5215779/a9b9d8d811e5de01.jpeg)
而同时,自己已是在社会磕磕碰碰而遍体凌伤,但是幸好,还有中产这个词能安慰自己。
虚伪而盲目的价值观通过社会蔓延,并植入人心,太多人忽略了自己为什么快乐,而做到了别人认为他是快乐的。
能自我实现的人终究是少数,本来是怎样的就是怎样的,刻意营造的事物,是基础不牢固的大厦,始终有一天会崩塌。
3.人情在于刻意表现,轻易流露真情会给别人造成心理负担 。
人们会把自己认为有用的东西留下,把没用的舍弃,对人也一样。
而社会中人的快速流动,太多人只是一面之缘,让人没有时间去看清本质,所以,虚伪,在于刻意表现的交际哲学便大行其道。
很多人对人好,已经并非那么纯粹。他们看似与人亲近,采用各种手段拉拢人心,实则进可攻,退可防。
人民的名义里的祁同伟,溜须拍马,对人看似唯唯喏诺,顾全大局,实则目的使然。对自己多年的恩师,一旦有些许的利益冲突,则翻脸。栽赃陷害大学校友,帮助贪官逃逸。哪里有利益,就在哪里阿谀奉承。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急功近利的心,是来源于贪婪,这不是病,是人性。
那些能让你流露本性而没有拘束,放肆而无负担的人,才是你一辈子都值得珍惜的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5215779/2176a5d742a722f7.jpeg)
这三段讨论的都是虚伪,只是层次不同罢了,我想说的只是:不可否认虚伪是社会和人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礼仪,文化,阶级,都是虚伪,由人捏造的事物,只存于思想之中,你不在意,就伤不到你,与社会隔绝地生活未必是好事,只是不用太在意别人的感受,禀存善意,直面一切,至少不要让人觉得面目狰狞,当然,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网友评论
个人认为说,利己心才是本心本性
善恶好坏是方法问题
伪中产,是虚伪的连,利己心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