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总是会有各种人或者各种事缠绕着你,注意力分散过于严重,于是很少有思考的时间。上班的时候,忙著处理事务,下班的时候忙著刷抖音或者看动漫,很少有独处的时间或者思考的时间。写作不只是用文字来描述或者叙述,而是用来明确化和条理化自己思维的一种方式。
中午有两个小时的吃饭时间,吃完饭,买上一杯咖啡,拿上键盘和平板,坐在书桌面前,便可以放开想象力和思考,充分地思考,自由地想象,这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便是自己最放松、最自由、最充实的一段时间。虽然现在写的东西大部分是自我疗愈的内容,但是我相信坚持写,从几百字到几千字,终究会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虽然可以褒扬现在行动和行为都是正向的,但是不可演示地是,对于写什么样子的文体、写什么样子的文章,写文章的频率还是很模糊,几乎是自己想到什么就会做什么,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和执行计划表。当前,可以尝试写小说,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通过挖掘哲理将自己身边的人或事情意义化,每天都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进行尝试描述人或者事情,人物多了、事情多了,便形成了一个生态,然后让这个生态中的人自由碰撞,你只去做一个旁观者和记录者就可以了。
要重新温习一下《三体》中,罗辑沉迷写作的状态,那种状态有可能就是你需要拥有的状态,也类似于《我的丁一之旅》中的丁一,《务虚笔记》中的画家Z和诗人L。先虚构或者创造出一个人物,要栩栩如生,就在你的身边,能够和你一起说话,一起探索,一起评判世界。
另外一件事情,你需要做的是保持信息环境的开放。既然你想去当作家,先把目前作家所在的圈子或者作家新作品发表的平台混熟,知道现在的作家都在做什么,能够发表或者出版的作品都是什么风格的,发表作品的途径和手段都有哪些,唯有如此,才会更加明确、更加有效率地朝着自己的目标有效迈进。
在闲暇的时候,或者在自己内心安静的时候,就会想着两件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