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似乎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中国要想复兴,需要放弃中国的文字,重新设计一套文字。
虽然语言有些偏激,但其对于国人的劣根性以及恨铁不成钢的感情却袒露无疑。
为此新中国成立后,专门取消繁体字,建立拼音体系,这些举措无疑是回应了鲁迅先生的呼声。
自己一直有种共鸣,就是中国文字的逻辑性和抽象性不强,这也导至数理学科远远落后于西方,毕竟中国文字已象形文字为主,所以其建立的思维体系也是图像性,感性性。
这些天听着各位领导的讲话,突然之间又有另外一种感悟,似乎领导讲话总和假大空虚相关,滔滔不绝讲了2个小时,附加123456,往往仅用几句话就可以完全概括。本国的文字艺术可谓登峰造极。
这种语言文字的复杂化以及极简化,并且可以互相转化,恐怕是全球独一无二的。
这两种差距极大的文字艺术可能也是造就了国人的劣根性, 人格分裂。
台前滔滔不绝的讲为国为民,两袖清风,台后直接被双规,可怕的领导。
鲁迅先生的讲法可能是对的,至少是一个因素之一,而且在我感觉中应该是占大比例的因素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