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轮椅上的英雄,文坛巨匠--史铁生

轮椅上的英雄,文坛巨匠--史铁生

作者: 木子贞有钱途 | 来源:发表于2023-10-12 22:42 被阅读0次

亲爱的宝贝:

每每听到这样的故事,忍不住让人肃然起敬,人存感恩。那些我们看到的无数人前显贵的背后,到底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总有一些人,素未谋面,却被鼓励和滋养着。希望我们能透过他们的故事,看到自己的人生。

你想过吗,如果真到了生命最后一刻,你最想干什么?著名作家莫言曾说过中国作协哪怕只养一个人,也应该是他,这个他指的就是史铁生。有人说在史铁生之后,谈生那是奢侈,论死那叫矫情。这句话怎么来的,和他的病有关。

要说这个史铁生啊,那可真是个人才啊。从小就是清华大学预备役的学生,清华附中的学生,成绩好,体育更好,全北京市80米跨栏得过第1名。但是,到了18岁高三这一年一切都变了--上山下乡。他插队的这个地方叫---清平湾。坚决不能说条件差,是压根没条件。以天为盖地为庐,住窑洞睡土炕,驴吃啥他吃啥。三年下来,他就老觉得自己腰酸腿疼,关键是四肢发麻,没劲儿。

突然有一天,正赶上他到山上放牛的时候,下起了大雨。这下可坏了,回到窑洞后发起了高烧,高烧一直不退。烧了好几天,烧得他直翻白眼。于是老乡们赶紧把他从村里弄到镇里,从镇里弄到县里,再从县里又弄到市里,就这样一直折腾到省城,怎么看也看不出毛病来。最后打报告、写申请,好不容易终于回到了北京,住进的北京友谊医院。结果,医生一句话直接让史铁生他妈直接瘫坐在地上。原来由于长期的劳累和医治不及时导致腰椎裂柱病,史铁生的双腿彻底残废,终身瘫痪了。

如果说这个消息,母亲还能接受的话,可是到了史铁生这,那可要了亲命了。他想那瘫了还不如死了呢!你知道史铁生为了死都想出了啥招吗?用铁丝插电门、用床单勒脖子、喝药、割腕、咬舌头啥招都用了。只要你稍微不注意,他那准死一回。可阴差阳错的是,每次都能被救回来。但每次醒过来,史铁生准会说一句话:我怎么还没有死。紧接着就见他见什么摔什么。上午pia piapia杯子c了一个又一个,下午pia piapia,玻璃全干碎。中间实在没什么好摔的了,就连抓带挠使劲拍自己的腿。一边拍,一边骂,我叫你不死,我叫你不死。

一到这个时候,你就看吧,母亲从来不会急着去劝他,而是悄悄的躲出去,让他尽情的发泄。什么时候等着他把火撒完了,一切都恢复正常了,她再走进来, 把他受伤的手抱起来,一点点的给腿上的伤消毒上药。然后说:儿子,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妈推你去走走。不去不去,你出去出去。就这样,每次他只要一喊,母亲准会先出去,然后一边修补着被他砸烂的窗户,那眼睛还偷偷往屋里瞄,盯着他不死就行。

突然有一天史铁生说,妈,我要去地坛,现在就去。母亲一听当时就害怕了,心说上那干嘛去呀?没人还阴呼呼的。可是不去又不行 。于是,把儿子送那之后,她扭头躲墙后头,老远的看着他,隔56分钟看一眼缩回去,再隔56分钟再看一眼再缩回去。北京的冬天实在冻得受不了了,你会看到一个小老太太两手插袖口里隔那乱蹦。蹦一下哈一口气,蹦一下哈一下,但只要儿子不让她靠前,她就绝不靠前,只要儿子不说回家,她就绝对不说走。

为了给儿子治病,母亲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实在没钱上医院了,她就开始打听偏方。无论跑多远都得把草药背回来。洗 敷 熏 灸,现学现用,一个都不放过。慢慢的,她发现儿子发脾气的时候好像真少了点,有时候还愿意静下来写点东西了。

于是,她天天跑劳动局,周一到周五,只要是人家上班的时间,她就一个办公室挨着一个办公司地敲门,说同志麻烦您看看,我这孩子可聪明着呢,别看他坐轮椅上,他可以做很多工作,不信你们试试。她就是想让儿子有个工作,多接触人,心情好,好好活着,别老想着死。可就这样一直跑了两年多,工作也没找着。

终于到了1977年这年秋天,奇迹发生了。这年北海的菊花开得特别好。儿子妈带你北海看菊花去。行。真的?可能是连她自己都没想到儿子会答应的这么痛快。哎呀,把她激动得呀,把她高兴的呀,一会坐下,一会站起来,一会坐下,一会站起来。儿子,妈今高兴,看完花咱们去爬山。你还记得你小时候吗?妈带你去北海,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连蹦带窜,一脚踩扁一个,一---说了半截,眼瞧着母亲给断了电似的,捂着自己的嘴楞在那了。紧接着就给上了弦似的,对不起儿子对不起,妈不是故意的。

知道发生啥了吗?对于蹦跑跳踩之类的字眼,她甚至比儿子还要敏感,她不想让儿子受一点刺激,一点点也不行。你知道吗?其实这次北海的看花之行到底没去成。

当天下午,母亲只推了史铁生几步,史铁生就发现母亲不对劲。妈妈的力气明显小了很多呀。就在他回头往回看的一瞬间,就见妈妈突然倒在地上,一口一口地吐着血。史铁生急的大喊,等邻居赶来,才七手八脚地把妈妈抬上三轮车去了医院。这时候他才知道,原来妈妈常常肝疼的整宿整宿地睡不了觉。有时候甚至连呼吸都困难,但为了照顾他,一直瞒着瞒着,就这样当天夜里下着大雨,那个世界上最好的母亲,走了。

史铁生就这么呆呆地看着雨水冲刷着玻璃,这时候他才开始反思自己面对厄运时的态度。他一直以为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但是他忽略了,孩子的不幸到了母亲那儿总是成千上万倍的增长,母亲才是最苦的人那。你为什么只关系自己?你为什么不问一问她累不累、饿不饿?你为什么从来没有安慰过她一句?

随着一声惊雷,史铁生开窍了。他得活着,得好好活着,为妈妈活着。

从此之后,史铁生开始专心写作。两年后,他的第一篇小说《爱情的命运》发表。 4年后,《我遥远的清平湾》获得了青年文学奖和全国有限短篇小说奖、                                                                                                                                                                                                                                                                                                                                             

1985年他写出了最受读者喜欢的作品《名苑琴弦》。1991年他在《上海文学》杂志上发表《我与地坛》。这部作品被文学界公认是20世纪中国最为优秀的散文之一,从此奠定了史铁生在国内文坛不可撼动的文学地位。可是和他的文学成就一样,史铁生的病情也在快速发展。

从21岁瘫痪到30岁肾衰竭,再到47岁这年尿毒症。医生告诉他,必须坚持透析治疗,坚持好的话最多还能再活5年。听到这个消息史铁生坦然地接受了,不再像20年前那样寻死觅活了。因为他想到了母亲,好好活着这是他欠母亲的。   

整个透析过程要长达四个半小时,全身的血要被过滤十几遍。每次透析完,整个人要脱掉足足三公斤水。为了和时间赛跑,史铁生每次都会在两次透析中间比较清醒的时候,坚持写作两三个小时。最终,他完成了《病隙碎笔》的写作。这本书一共就十几万字,但他却足足写了四年。他调侃自己说,其实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才写一点东西。而这样的生活他却一直坚持了12年。

可是你知道吗?史铁生的伟大不单单是他如何坚强地活着,而是在于他是如何执着地离开。

2010年12月30日下午6点,医生宣布史铁生的病情突然恶化,已经没有抢救的可能。这时候,他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是在自己死后,把所有健康的器官全部捐出来,给有需要的人。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史铁生和死神最激烈的搏斗在这一刻才真正打响。因为按照医学常规,捐献需要在呼吸停止后的15分钟之内进行,否则就会影响器官的功能。可是因为史铁生所在的朝阳医院条件简陋,根本无法完成捐赠,所以晚上九点半,他不得不被送往宣武医院。十点半到达宣武医院,可此时天津红十字会派出的专门医生还没有赶到。为了撑到医生来,史铁生在半昏迷中维持生命体征。这让他的整张脸憋得黑红黑红的。面部筋肉因为太紧绷变形严重。凌晨一点半医生到了,可是又被告知宣武医院并不具备器官移植资质。于是,凌晨两点十分史铁生又被紧急运往北京武警总医院。一路上他的脑溢血情况一直在恶化,高烧加剧,呼吸急促,呕吐,可心搏弦波依然在顽强地跳动,这说明史铁生正和死亡做着最艰难的抗争。

凌晨3点,终于到达武警总医院,凌晨3点46分史铁生用尽了所有力气后,终于合上了眼睛。无影灯开启,所有的医生和护士鞠躬准备,手术台上,史铁生所有器官被摘除。腰椎被切开用于医学研究,肝脏捐赠给了天津肝癌濒危患者,凌晨6时许移植手术成功,患者在不久后康复出院。

泰戈尔说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这名从21岁开始便终日与死亡周旋的写作者,像一名战士一样倒下了,完成了他的一生。他让我们明白,其实人只要活着就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面前,都可以加一个更字。你觉得你很不幸,总有人比你更不幸。

所以,请千万别发邪火,别抑郁,更别跳楼。在命运面前,在死神面前,在一个又一个要把人碾碎的苦难面前,死,虽然也需要勇气,但,生,才永远值得我们尽最大的热情。

永远爱你的妈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轮椅上的英雄,文坛巨匠--史铁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zvo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