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人間失格》笔谈

《人間失格》笔谈

作者: 劭星 | 来源:发表于2020-11-20 00:54 被阅读0次

初读这本书是在三年前的秋季,当时只为书中人物的经历感到痛惜,却不知这等苦痛之感由何而发。而今经历一些变故后,我拾起了此书,于诵思研悟中往复,才多少得到了一些领会。

书本分为前言、三手札、后记五部分,写尽了大庭叶藏“不堪”的一生。文题“人间失格”,其意为“丧失为人的资格”(人間の資格を失う),若有稍微了解一些背景,这句话其实是在说太宰自己和千万生活在精神废墟的人,它使读者悲伤。太宰治于完书(1948.5.12)后一个月便自杀了,那时他已经患有恶疾。《人间失格》是太宰这生的总结,大庭叶藏死了,太宰也要放下希望与痛苦去了。

我常常认为,《人间失格》中的人们挣扎与冥河与天国之间,而所谓天国也不过“伪善”而已。“你不要口出狂言!我可从没像你一样受过绳缚之辱。”崛木的一句话便摧毁了叶藏半生的友情依靠与他这伪善的朋友角色。

在伪善的战后日本社会,人性潮涩阴暗的世间,太宰这一派作家,用自己的堕落唤醒法西斯毒害的人性的光明温暖,他们是这个时代伟大的堕落者。人们称他们为“无赖派文学家”,太宰是其中的大师。(但笔者认为无赖派文学是坂口安吾的文学,此处不再赘述。)

全书笔触连贯,让人更惊讶于太宰对人世的敏感脆弱。正因如此,他更可以看清社会中的丑恶,心中承受的是人性之痛。悲剧文学是与读者保持一定距离的,而太宰的敏感让这份距离恰到好处,他所设计的不合理的情节便是一种距离——幼时甚至现在的我们都会有伤感的时刻,但又绝不会像大庭叶藏那样伪装苟活,无时无刻心被刺的流血。因为这份距离的存在,读者们退位成为了大庭叶藏(其实也就是自己)的生活观赏者,由虚构处得伤痛之美,由实际处得切身痛苦。实际之痛由人的经验产生,说白了便是日常生活中的痛苦——这个社会对于人本性的撕裂。这份伤痛,使得无论是战后的日本人民还是现在捧书阅读的我们,都有一个自发的代入与反思的过程。文末老板娘对叶藏“像神明一样的孩子”的评价与他“失格”的种种是有矛盾的,它使我们反思究竟什么才是失格。

年代环境、个人阅历的差异,不少当代读者与《人间失格》的艺术距离达到了失真的水平,也就产生了理解偏差。人们认为这本书完全是在呻吟,是丧文化,甚至在“网抑云”这场闹剧中大量引入书中的句子。(注:“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并不出自此书)

太宰在写这本书时是浸润在幸福与希望中的,所以学术界对于《人间失格》存在较大争议。读者要通过自己的学习去寻找自己的答案——《人间失格》意义何在?

对此我的答案是,希望诸君在阖上书后,请您抬头,向秋日晴空的高明深邃处望去。

相关文章

  • 《人間失格》笔谈

    初读这本书是在三年前的秋季,当时只为书中人物的经历感到痛惜,却不知这等苦痛之感由何而发。而今经历一些变故后,我拾起...

  • 人間失格

    今の自分には、幸福も不幸もありません、ただ、一切は過ぎていきます。 每个人活着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常常会有人因为迷失...

  • 好书推荐│《人间失格》生而为人,我很抱歉【550艺术书店】

    人間失格~メインテーマ~中島ノブユキ-人間失格 “ 懦夫,连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也会受伤——太宰治 十八年间,太宰...

  • 太宰治與《人間失格》

    2015.10.1 诚品书店近期摆放太宰治新书,起初我也误以为是从未谋面的新书,待翻阅时,才发觉那又是我最喜爱的小...

  • 這算不算人間失格?

    現實生活中的大部分人 孤獨 寂寞 狼狽 所以 大部分中的一部分 選擇躲進了虛擬的網絡世界 爾網絡世界 ...

  • 我的人間失了格

    要知道世界除了你自己,从不会排斥任何人;关键所在是能否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合适的位置。 最近在读《人间失格》,很喜欢...

  • 《人間失格》--太宰治.著 燁伊.譯

    太宰治的自傳體書札,纖細的自傳體中透露出極致的絕望。他巧妙地將自己的人生與思想,隱藏于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中,借由小...

  • 《人間失格》:行走世间,尽是妖魔鬼怪

    壹 一直以来,对日本文学大都是冷冽之感,一如川端康成的《雪国》,一如岩井俊二的《情书》,以及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

  • 人 间 失 格

    胆小鬼连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 《人间失格》是1948年由太宰治出版的自传体小说,也是其...

  • #人间失格#太宰治的灵感缪斯

    人間失格(にんげんしっかく),发布于1948年,年仅39岁的太宰治也为自己荒诞的人生画上了句号,与最后一位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間失格》笔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zvr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