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班第十二课系列思考和启发:
1. 课前准备很重要
2. 课前磋商很重要
3. 跟对的人一起磋商更重要
敲黑板:
用心去做一件事肯定有收获!—— 小六
今天下午,小六也正好放假。于是,她欣然答应来帮忙晚上的儿童班。我们吃完午饭后,一起研习教案,准备晚上的课。我俩一起深入探讨和理解圣言,然后学习用手语表达歌曲,后来发现太难,就只选择了一个词,诚实的手语再加上其他简单动作。我俩相互练习了很久,终于排好舞蹈了。
后来出去买水果的路上,我俩边走边复习,已经开始忘记歌词了。可是只要记起舞蹈动作,就能把对应的歌词记起来。身体层面的记忆神奇地帮助我们把歌词记住了。这种反向学习法似乎不错哦!而且歌曲跟圣言是对应的,只要他们学会了唱歌,后面背诵圣言就简单了。(这个窍门我也许可以用到自己的学习方法上)
以前我一直逃避儿童班的歌曲,总是草草地用手机放几遍录音,歌曲环节就过去了。作为一个失去了童真的成年人,我真的无法欣赏那种有点“呆板”的旋律,因此很抗拒去学习,更不用说充满热爱了。内心对事物没有产生真正的爱,事情就做不好。可是通过体验今天儿童班的准备和实践还有反思之后,我突然开悟了,其实审美和爱都是可以培养的。世事真的没有绝对,曾经所谓的审美和一些固有观念,也许是偏见的温床,是进步的毒药!
那么,一个人到底怎样才能改变自身对某一个东西或事情的态度和立场呢?
那就是投入、投入、再投入!当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去做一件事(无论是投入时间、经历、智慧、创新、磋商……),她/他就会慢慢建立起对这个事件或项目本身的爱,而会忽略那些莫须有的偏见和拧巴。eg内心独白:那不是我的菜,我自己都不喜欢,我怎么教呢?歌词太长太难了,那么小的小朋友怎么能学会呢…… 一堆冠冕堂皇的借口和理由似乎很容易就把潜力的大门给堵上,自我最爱窝在那个让人葛优瘫到天荒地老的土豆沙发上了。
儿童班完了之后,真实之歌的旋律和动作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那么的愉悦和动人。是的,动人!你可以想象由嫌弃、不屑、逃避到感到动人的过程和境况吗?这么大的跨度,简直是一步跨越银河系的酸爽。终于打破了这个审美(偏见)的壁垒,重新跟真实和实相连接上了。
当然,这份美好的感觉和领悟除了有小六同学的陪伴和支持外,还少不了家长们真诚的鼓励和认可。她们深深明白发展儿童灵性美德的重要性,在这个最美好的年华里(5-6岁),在孩童心灵的花园里种入怎样的种子,将来就会有怎样的一片天地。这,不仅需要家长和老师柔善的、明智的、有判断力的精神引导,还需要整个社会环境的支持和同步提升。
当然,巴哈欧拉所预示的人类美好大同社会一定会实现,可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得在这过程中,成为一名辛勤而卑微的园丁。没有时间可蹉跎,也没有机会可踟蹰!一起加油吧^_^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