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洗刷耻辱,再攀高峰:马全的励志故事

洗刷耻辱,再攀高峰:马全的励志故事

作者: 周言昨日 | 来源:发表于2024-09-21 14:28 被阅读0次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武状元作为武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一直是武艺超群、勇猛精进的代名词。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名叫马全的武状元,他的人生经历堪称传奇,从最初的武探花到后来的武状元,再到战场上的英勇殉国,马全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马全,原名马瑔,字具堂,出生于山西阳曲的一个普通家庭。乾隆十七年(1752年),马瑔以其卓越的武艺和坚定的意志,在壬申恩科武举考试中荣获一甲第三名,即武探花的荣誉。这一成就不仅为他赢得了朝廷的赏识,更使他被授予二等侍卫的职位,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然而,好景不长,马瑔在乾隆二十年(1755年)出朝担任福建抚标右营游击。一场与同僚的言语争执,最终演变成了拳脚相向的冲突。在追逐与厮打中,两人一同坠入护城河,这一戏剧性的一幕,震惊了当时的官场。经旁人劝解,马瑔与同僚一同前往提督衙门,希望能够解释清楚这场冲突。但是,马瑔在衙门中的大声喧哗,不仅未能平息事态,反而使情况更加恶化。最终,两人均遭到了罢官削籍的严厉处罚,马瑔从一名朝廷官员沦为平民,跌入了人生的低谷。

在马瑔最困难的时刻,大学士傅恒深惜他的材勇,将他留在京营做教习,继续磨练自己的武艺。这一机遇,为马瑔的重生埋下了伏笔。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马瑔改名马全,以寄籍顺天府大兴县武生的身份,重新参加科考。在顺天武乡试中,他力拔头筹,尽管面临诸多非议,例如曾经参加过殿试并且被点过武探花、曾经犯过错误,但副主考秦大士力排众议,坚持将他列为第一。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马全再次考中会试,并在殿试中受到乾隆帝的亲自校阅。乾隆帝认出了这位曾经的武探花,面对皇帝的询问,马全坦诚以对,乾隆帝并未追究其过去,反而将他点名为一甲第一名武进士,授任头等侍卫。这一次,他不仅赢得了荣誉,更赢得了皇帝的赏识和信任。

成为武状元后,马全的军旅生涯也步入了新的阶段。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帝南巡,马全作为护驾将领随行。在这次南巡中,马全被受命担任江西南昌镇总兵,并获得赏赐孔雀翎,这是清朝官帽上的装饰,用以表示品级。这一赏赐,不仅是对马全个人荣誉的认可,更是对他军事才能的肯定。在任职期间,马全上疏朝廷,详细陈述了自己检阅各营士兵操练、巡查险要关隘、防范违法乱纪者等政绩。他的这些努力,得到了乾隆帝的高度评价和褒奖。不久,马全被授任为江苏苏松镇总兵,进一步证明了他在军事和行政管理上的卓越才能。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马全升任江南提督,成为清朝地方军事行政的重要负责人。他请求改归原籍,显示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马全被调任甘肃提督,在入京觐见乾隆帝时,获赐黑狐褂,深得乾隆皇帝的赏识。

乾隆三十八年,他被改任为四川提督,肩负起了征讨金川的重任。在金川的战场上,马全展现了他超凡的勇气和军事智谋。他与都统海兰察分兵进攻昔岭,夺取了两座碉堡。在敌军大量涌来之际,马全率领部队在冰雪中激战一昼夜,最终取得了胜利。他的军事才能和英勇表现,为大军的前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战争总是残酷的。在木果木大营崩溃之时,马全担任了殿后的重要任务。他与敌兵交战至夜晚,最终力战而死。马全的牺牲,是清朝军事史上的一次巨大损失,也是对所有将士的一次深刻警示。

马全的死讯传回朝廷,乾隆帝深感痛惜,他评价马全为“国家出力有用之人”,并感叹“今日力战而死,实属惋惜!”乾隆帝赐给马全谥号“壮节”,并授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以此表彰他的忠诚与贡献。

马全的一生,是对国家无限忠诚和对职责无畏担当的体现。他的故事,如同一首悲壮的史诗,传唱在清朝的每一个角落。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只要有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就能够重新站起来,再次攀登人生的高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洗刷耻辱,再攀高峰:马全的励志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ach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