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也许你看过这样的对话:
“你毕业两年,怎么有三年的工作经验?”
“加班。并且,只有一年的收入。”
“我看你生活还是很光鲜亮丽的,那你应该家境很好”
“对,我是隐形负豪”
一、消费分级,阶级分化,你是隐形富豪,还是“隐形负豪”?
以前,总觉得老少边穷地区,靠种地维生的穷人比较多。今天,大城市里的穷人更好,而且是越穷越忙,越忙越穷,进入“穷-忙”恶性循环。他们就是“穷忙族”, 对价格敏感、收入增长受阻、存款增长无力。他们是光鲜亮丽的白领,顾名思义,每个月的工资都白领,因为要还信用卡。而且,不只是月月花光,还有部分负债,是“隐形负豪”。
一个戴森卷发棒,在朋友圈里炸出了不少隐形富豪,与“隐形负豪”形成对比。不同的是,富豪的隐形是不再需要外在装点自己,负豪的隐形是不知不觉消耗积蓄。相同的是,都在买买买。
消费升级那一队里,其实“混”进了不少隐形穷人。他们除了维持基本生活,还有一部分钱要留给自己那点要了命的虚荣心。这种虚荣心,未必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也可能单纯就是被某些品牌洗脑,产生了一种,买了就能变成富人阶级的幻觉。
比如TA,月薪5千如何活得像月薪5万?可以有,打折券和人民币外汇。每天都要看外汇牌价,就是为了研究奢侈品哪里买最便宜,每天手机闹钟设置的都是几点在哪儿抢优惠券。
比如TA,月入一万,买2000块钱的衣服,用4000块的戴森吸尘器,背着上万块的LV。钱是打哪儿来的?她答得理直气壮:银行的。原来,她有4、5张信用卡,花明天的钱,享受今天的生活,听起来没什么不对。每月身上钱最多的时候,就是发工资的那一天。
比如TA,去滑雪,雪场明明就有出租衣服的,她偏要买一身死贵的,一辈子都穿不了几次,理由让你说不出话:滑雪场的眼镜太丑了。装备齐了,她却不滑,在山脚下一个劲儿地拍照。
装备很闲,手机很忙,发朋友圈的照片特别高端、白雪映衬着她明亮的眼镜,有一种大片的质感。后来听说,为了退掉这身装备,和店家吵架了很久。要是能把这点心思放在工作上,可能早就连升三级了,脱贫致富了。
二、斩断穷根,跳出忙碌泥潭,难在毁人不倦的3个人性黑洞
有些人只是看起来很精明,不知道钱该怎么花,更不知道时间该怎么用。典型的能力跟不上欲望。
外在装点的是越来越值钱,内在的实力是越来越廉价。于是乎,收入障碍和存款增长无力成为一种必然的结局。
其实在一线城市,就算年薪百万的人,99%也一样在吃土。你以为你坐在办公室,就是脑力劳动者了?每天“圈养”在在办公室里的白领中,99%只是假装动脑子。人手一台电脑,执行万年不变的流程,不过是现代版农场劳工。
这些年轻人从小到大被安排惯了,也被动地接受眼前一切。每天准点打卡上下班,吃完饭午间就坐在工位上刷抖音,讨论昨晚刷的新剧。能力没有提升,收入不见增长,口袋里的钱自然每个月就那么一点。要是再遇上买房、生娃这种可预见却无法躲避的自然灾害,恐怕,有收入的30岁,还比不上没收入的20岁,活得自在。
在父母那一代人看来,没有存款简直不可思议。今天的年轻人,有存款都觉得不正常。这还不能全怪大城市房价物价高。欲望这种东西得用在点子上,今天这个时代,人类智商普遍有所提升,你很难再用外表忽悠别人了。一个人真正的体面,是对生活有期盼。
懒惰、无知、懦弱,堪称是毁人不倦的三大人性黑洞,而且互动牵连,形成恶性“飞轮”,惯性越来越大。
因为懒惰 ,而不再努力地进步和提升自己,因此而无知。
因为无知,而不具备足够的个人能力,无力与外界的人与事物进行抗争,因此而懦弱。
因为懦弱,害怕面对压力和失败,便不再愿意冒任何风险,只敢龟缩在自己的舒适区,因此而懒惰。
其实很多人是自我放弃的,当你特别想改变是,你会有很大的决心与勇气,会设想很多方案和步骤。但当有一两次的失败,或者效果不那么明显时,好多人都失去了动力;相反,有些人却坚持下来了,变成了人们口中的成功者!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管是在智力还是体能方面都相差无几,致使我们拉开距离的可能是少了一份坚持吧,我们自己都觉得做不到,还在妄想运气降临,殊不知运气是给有准备的人。时常会想,假如再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现在的我会不会变得不一样。
三、珍惜光阴,救赎之道在于养成2个救命的好习惯
人生没有假如,成长的代价之一就是无法回头。冷静下来想一想,是不是曾经初中、高中的生活,就仿佛一刹那的时间?曾经所有人的人生时光都如同快进一般来到了此时此刻?当心,你的20岁,没多久就是30、40、50了。所以千万要学会珍惜自己的年华。
因为随着你的成长,你将和“自由”成为朋友。你很喜欢自由,它建议你熬夜玩乐,它建议你任意得追求喜欢的异性,它建议你躲进自己的舒适区。
自由还有个孪生兄弟,名为“自律”。但它就不那么讨你喜欢了,因为它会逼迫你完成当日的目标,它会逼迫你恪守自己的品格,并对心上人负责。它会逼迫你多多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
很多年轻人,都和自由成为了一生的好朋友,他们也终究因此失去了本来能得到的成就,庸碌一生。而有些年轻人,却和自律相伴终生,他们互相搀扶着造就了属于自己的成功。所以,快放下手机,去做不会让自己后悔的事吧。比如,养成一些好习惯。小习惯之中,有两条对于学习是极好的,能保证每一个认真履行的人都能得到切实的进步和成长。
1、不要浪费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很多人都不知道,时间和金钱一样,也有“利用率”这一概念的。
从小的来说,日常通勤和等待时,都可以放弃去刷朋友圈,而去阅读一些相对有营养的公众号文章与知乎答案,并且做一些简略的阅读笔记。
在学习中,阅读笔记和阅读本身有同样的重要性,因为仅仅靠阅读,绝大部分人都只是“读过”而已,并没有把知识吸收并容纳入自己的思维体系内。但是做笔记,无论多么精简,都有一个“归纳-总结-输出”的过程,等于在大脑内进行了一次内容的提炼和再利用,这对于深刻理解并掌握一些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争取不要用原文的文字作为笔记,而是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一遍,效果会更好!很多人会问,有时候根本没办法做阅读笔记,比如手中可能拿着东西,或者各种因素不方便打字,那我的建议是可以用语音输入法,用语音转换文字的方式提高输入效率。
2、学会掌握辨别知识的质量
这一条以第一条作为基础,我们日常中媒体都会从各个渠道接受大量信息,来自公众号的、头条的、知乎的、媒体的等等,那么如何确保自己的所知晓、所学习到的知识是有高含金量以及靠谱的呢?
按照我们日常的分辨习惯,往往都是以“书籍-公号精选文章/知乎精选文章/豆瓣文摘-其他渠道”的座次来排布的。毕竟,策划人朱金科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短视频是人类堕落的滑滑梯”。我建议,如果你的时间紧张或者对所学知识只需要晓得核心的话,那么可以把“公号精选文章/知乎精选文章/豆瓣文摘”排在“书籍”前面的。
原因如下,我们日常阅读的书籍,比如说曼昆的经济学或者其他的学科典籍,为了便于你理解和掌握,它都会包含大量举一反三的内容和故事,但是一些精读类文章,就能直接把书的核心内容给摘录出来,并且通俗易懂得表达给你(相信我,很多典籍类的翻译你真的很难接受),这样是能极高提升你学习效率的。
但注意,这并不代表你就能省略自己做阅读笔记的习惯,因为再精的精度,依然是你在阅读,依然需要你的吸收和掌握。
总结
陷入穷忙循环的“隐形负豪”,根源在于懒惰、无知、懦弱这三大人性黑洞,救赎之道在于养成救命的两个好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