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行采集:东西不够:
1.“与卖家竞争的,是其他的卖家;与买家竞争的,是其他的买家;而卖家并不和买家竞争。”
2.学经济学的后果,就是时刻都清楚意识到,万事万物,其真实价格一概不是某人或某机构可以随意制定的。
3.“产生垄断”是指如何在市场中制造或占有别人不能替代的产品的过程,而“坐享垄断”则是指如何将垄断地位中隐含的经济利益兑现的过程。
4.出价太低的卖家或出价过高的买家,其谈判力强;出价太高的卖家或还价过低的买家,其谈判力弱。
5.关于“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的信息,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同样重要。
人类不断发明和完善各种资产转让市场,这些市场赏罚分明,谁使用了准确的信息就受奖,谁使用了错误的信息就受罚。
“投机者”或者“炒家”的工作是采集、甄别和传递信息,市场对他们的决策作出无情的判决。他只是一个诚实的信使。
6.成功的经济制度,并不在于改造人们的思想,而在于激励人们的行动。
7.如果别人对我们施加贸易制裁,那么改善我们生活的最佳途径只能是:口头上扬言报复,行动上则进一步开放,绝不报复!
制裁确实造成了伤害,但所造成的伤害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永远不要忘记,交易能够使双方、而不是单方受益;同样,禁止交易也必定使双方、而不是单方受损。
8.自由贸易理论:由于生产资料在不同国家的分布不同,所以同样的产品,在不同的国家相对生产成本就不一样。
如果每个国家都集中精力生产其相对成本比较低的产品,然后与别国进行贸易,那么所有这些国家的生活就都会比各自自力更生时好得多。
9.世界上没有不公平的买卖。任何买卖,都是自愿的,否则就不是买卖,而是掠夺或者偷窃了。
10.任何国际贸易,都不仅使得交易双方双赢,还导致生产效率较低的第三方受损。这是理解国际贸易争端的基础。
11.任何限制贸易的规定,都会造成净经济损失。但是,因为受损的人分散,而受益的人集中,所以受益人往往可以成功怂恿政府,实施限制贸易的规定。
12.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贸易争端,背后的主角都是那些在竞争中失利的商人。只要他们利用政府的力量,平添了竞争对手的生产和贸易成本,那么不论他们宣称的目的如何高尚,付出代价的总是他们的对手和广大消费者。
一行精华:
成功的经济制度,并不在于改造人们的思想,而在于激励人们的行动。
任何买卖,都是自愿的。
任何国际贸易,都不仅使得交易双方双赢,还导致生产效率较低的第三方受损。
触动,反思,改变:
1.交易的双方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合作关系,这个简单的道理却常常被我们忽视。
交易不成,只不过是这次没合作罢了。难怪俗话说“买卖不成仁义在”,深刻的道理都隐藏在大白话之中了。
2.买家与买家竞争,卖家与卖家竞争,这样的竞争是良性的,刺激了科技进步和商品的物美价廉,我们应该多多鼓励。
3.在竞争中使用盘外招,所获得的更多利益,其实都是从广大消费者身上刮取的。而且还会造成整体经济的损失,是典型的损公肥私,损众肥私。
但如果肥的是利益集团的话,一般很难发现,即便发现了,现状也很难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