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这本书时是被七彩缤纷的封面吸引住了:一对大概只有7、8岁的孪生小姐妹提着纸灯笼置身在繁花盛开的花园,在她们身后开满了灿烂如夏的白百合,一朵一朵像极了飞舞的海欧;茂密的绿草没过了姐妹们的双脚,绿绿的草被衬得她们的白裙子像极了盛开的大百合;在她们身旁簇拥着粉白色的玫瑰,像亲密的小伙伴一样守护在她们的身旁。
这是画还是照片?封面上写着《安慰我的画》,显然这是一笔关于画的书籍。
翻开书籍映入眼帘的大都是陌生的画作。所谓陌生是指这本书所呈现的并不是过往耳熟能详的大画家所作的画,比如高更、凡高、伦勃朗等,而是一些名不经传的“小”画家的作品。但这并不妨碍这本书的质量,因为画皆有疗愈作用,无非于画家的“大”与“小”。
此书的写作模式是作者从身边发生的事从而引发对应的画作,进而对画作的内容、作者背景故事进行解读。在此书你会看到过去的我、疗愈现在的我、希望未来的我。
“过去的我”是否有过这样的宁静和孤独?如同这幅《卧室》这位梳着利落发型、穿着淡雅黑礼服的女人,伫立玻璃窗下,静静地往着窗外光秃秃的树林。
《卧室》 威尔汉姆.哈莫修依“过去的我”是否有过穿戴整齐准备出门上班时突然把门关上拒绝外出,如同这位《上午十一时》的女人一样:把刚穿好的衣服脱掉,米色外套随手挂在右边的椅子上,唯独穿在脚上的黑皮鞋还没来得及脱下,一屁股地坐在沙发上思考该何去何从。
《上午十一时》 爱德华.霍帕“过去的我”是否有过痴迷一件事的时候?如同《伴灯阅读》下的女孩,或者是整晚坐在沙发上阅读,不知不觉已是深夜,但她并不孤独,书中的内容在陪伴着她,隐约的灯光在守护着她,她在安静中享受着独处的时光。
《伴灯夜读》 乔治.克劳森“现在的我”是否感到孤独?渴望与他人相处又拙于裸露内心,想要靠近对方又不愿主动先行。如同《候车》中所呈现的一样,“置身人群之中的孤独”。或者应该主动一点,不然就活成了意大利的一句俗谚那样:憧憬完美兄弟的人,永远只能当个独生子。
人与人之间的温暖的关心与爱,能帮助我们熬过令人畏惧的艰辛世事;体贴关怀的话语、真心激励的眼神能让我们的寂寞不再寒冷,孤独不再难以支撑。
《候车》 保罗.古斯塔夫.费舍尔“现在的我”是努力的我。一如《百香花》中短发女子,认真地将花瓣剥进盆中。只顾耕耘不问收获。
《百香花》 赫伯特.詹姆斯.德瑞珀“希望未来的我”能生活在阳光下、享受音乐、享受大自然的美。
《奏鸣曲 》蔡尔德.哈萨姆 ~ 暖暖的阳光洒落在窗边,倚着一架偌大的黑色钢琴。身着白洋装的女子坐在钢琴上起手演奏。置于钢琴上的透明花瓶晶莹剔透,瓶里的花朵也愉悦地欣赏着演奏。
《奏鸣曲 》蔡尔德 哈萨姆“希望未来的我”有昂然自得的坚毅勇气,如同这幅《阳光明媚的山谷》的女子一样,昂然自得地站在山顶,俯瞰群峰傲气十足。
《阳光明媚的山谷》 查尔斯.柯伦“希望未来的我”前路或者是泥泞,如《希望》中的女子,即使瘫坐在滑溜的地球上,也竭力地稳住重心,即使双脚已沾满污垢,浑身伤痕累累,即使双眼被白丝巾覆盖完全看不清前方,仍坚持拔动手里的琴弦。
作者文笔很好,笔下的文字也很有疗愈功效:
愚者追求遥不可及的幸福,贤者在自已脚边播种幸福。
每个偶然,其实都是奇迹般的必然。
人生,由选择与责任组合而成。好的选择,并非是选择了正确的选项,而是即使选择了不正确的选项,自已也不会觉得后悔或羞愧,并能从中获得什么。
台风来袭时,有人选择堆叠砖头,有人选择建造风车
真正启程了,才能找到离开的原因,这才是一趟真正属于自已的人生。
无论一个人多有耐心,多擅长于某事,也不可能一直忍受着去做自已不喜欢的事。人终究会选择做自已想做的事,认识自已想认识的人。
选择自已想做的事,而非该做的事,尽管会令自已陷入险境,可是相较于没那么开心,由衷的快乐才是我们应追求的人生道路。
不要焦急,也不要催促或逼迫自已。没有一种成功的速度适合每一个人。这条路,没有所谓的迟到,有的只是多花一点儿时间罢了,慢慢来,也无妨。
你我该恐惧的不是死亡,而是死亡般的人生
不依照自已的想法生活,最终只会被生活改变想法
所谓人生的真义,是自由地、主动地把生活变成自已想要的模样。
感恩遇见《安慰我的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