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8
阅读者:汪小可
阅读书名:《寻人不遇》(听书)
总阅读天数:第41天
作者:比尔·波特【美】
一个美国人,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独自一人朝圣古代诗人,其中一些诗人早已被世人遗忘。
这位古稀老人,带着热爱、景仰和感激,从北向南,一路寻访诗人们的足迹。他在追思中思索,于诗境里徜徉,怀着感恩记录。
正如有些评论所说,《寻人不遇》再现了中国古代高贵的诗魂。
那些诗人和诗歌带给作者的感动,相信同样会打动你。
下班坐在地铁上一路听着樊登老师讲述着比尔前往中国一个一个伟大诗人居住的地方朝拜,像积了达到车站的每一站。从山东曲阜的孔子一路南下到江西庐山陶渊明的故居,每一处都有一个特别的故事,一种别样的情怀。比尔说,他很羡慕中国人,因为我们拥有这么多伟大的诗人。作为“老外”,他也为能读到这些伟大的诗歌而心存感激。所以,他踏上了寻踪诗人的旅程。而我在想,为何这未见中国人去进行这样的一段旅程,却是外人来做?
而在作者的记叙中,每个字句都在向逝去的诗人们表达着:很遗憾,直到千百年后,我才姗姗来迟。即便如此,我也要踏着你们曾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以另一种形式和你们相遇。听来非常之感动,因为热爱,因为崇拜,所以想身临其境的感受,去祭奠自己的这份情感,无畏其他,只为能让这颗心得到些许慰藉。
跟着作者,我也开始陷入回忆。这一位位伟人,似乎离我如此遥远。好久不曾读过他们写的诗词,记忆里的句子已经模糊不清。唯有听樊登老师念出一首首诗词,方才想起这首我曾学过。大多数的时候,诗词对于现代社会的我们,总是较少接触,更是用之甚少,忘却也似乎在理。可是为何从小我们就接受诗词的教育,而上初中高中则更是要学习其深度内涵?在于我们还是要去了解中国古老的文化和伟人,即使使用效率不高,也不应放弃去了解。
结语
在寻踪诗人的旅途中,有人问比尔,这有什么用呢,他们都死了。
他说:“可我不这么认为。”
是的,那又怎样呢?
岁月变迁,诗人的名字,也许会在我们的记忆里淡去,但他们的诗作将持续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诗作让他们永远鲜活、永垂不朽。
还记得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