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汉代推行“以孝治国”以来,“孝顺”二字就已经镌刻在民族的记忆之中。
尤其是“举孝廉”制度的推广,更使得“孝”深入人心。因此“卧冰求鲤”之类的二十四孝图应运而生,被奉为准则。
古代推行“守孝三年”,但是真正做到心哀的又有几人,都是做做样子罢了。
即便是在十分重视孝的东汉,有个赵姓孝廉,在墓庐旁守孝二十一年,被天下人称赞,结果一查生了一堆孩子。因此当时就有童谣唱到“举孝廉,父别居”。
后世便用孝顺二字来约束子女,凡是有不同意见,或者有反驳的观点,或者子女不同意自己的做法,便斥为不孝。
说白了很多父母就是用所谓的“孝”,来控制后代,让他们一定得按照自己的设定的路线来走,如有违拗,便是不孝。
现在在很多父母看来,子女不结婚是不孝,不考公务员是不孝,不给父母买房是不孝,不帮助弟弟妹妹是不孝,不带父母外出旅游是不孝,处理家庭矛盾时站在客观的角度也是不孝。总之,没有达到父母的预期就是不孝。
因此越来越多的家长忽视了子女的感受,一味的斥责,殊不知现在孩子更加理性,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追求自己的生活,所以越来越多的父母认为孩子不孝。
把“孝顺”二字天天挂着嘴边的父母其实是自私的,他们根本不顾及子女的感受与处境,一味的索取,而不管子女过得好不好,活得累不累。
父母与子女都是独立的个体,应该有平等的人格,多一些沟通,多一些理解与尊重可能“孝顺”会更加融洽。
当然赡养父母是我们责任,这是做人的基础,也是法律的要求。不管父母如何,多陪陪他们,多关心关心他们,常回家看看,我们才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