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的翁圈门朝南,内外二门在我记忆里均不及南城门保存完好,且早于南门被拆除。据《四门拾遗》称,转出西门“武定门”朝南的瓮圈城门,满眼是黄土弥漫。西门本就肃杀,“一年两场风,从春刮到夏,从秋刮到冬。”西古城外刮走了黄土,留下了砾石,草木不长,更见萧条。西古城豁口外,一眼望不见头的戈壁沙漠。西北照十八庄、正西高庄,有零星的绿树。再往西就是西山,灰雾雾的挡着。李家窑在山脚,小北岔、利民、暖崖在西山里面。
旧时西关村土地薄瘠,井水深,靠种地维持不了生活。很多人家另搞副业,最数土法冶炼、翻砂鋳造生铁制品多。转弯下了黄土坡,才是西关街。扑面而来的是糨烟气,有时顶得人喘不过气来。街两边的墙头,黑黑的,都是“砂圪筒”垒的。“砂圪筒”(一种坩埚,耐高温,是夹砂陶器)是倒耧铧冶炼铁水用的,废物利用可以垒茅厕墙,别的墙怕压,吃不住。乡下的老人老汉还用它捣米面 ,捣一上午够老俩口吃一顿。泥捏成筒状,中间放上收回来的生铁锅碎片等废铁片,搁在炉火上,相当于坩埚。化铁水的火炉就在自家院里,孩子女人拉风箱,男人们和泥托模子、打铁。废生铁化成铁水,倒在模具里。冷却后,磕打出来。犁铧是犁铧,耧铧是耧铧,犁儿是犁儿。还制作火盖、火圈、火燎盘、火炉、锅等等日用铁器,品种各样。犁铧是耕地犁尖儿上用的,插入土中,坚硬的土地才能犁开。犁儿是绑在犁铧上面后面,直径尺许,凹面朝前。把犁开的土翻扣在墒沟的另一边,松土灭草,点籽播种。凹面总是磨得比镜面还亮。耧铧是耩田用的。糜黍谷子高粱类,都得耩。嘎达嘎达摇着走着,前面一头牛或一匹驴,有帮耧的牵着走;后面有别在耩田“大头”要里的腰串子“砘轱辘”,把垄沟压实。耧有三只脚,每只脚上穿鞋似得有一个耧铧,把土划开沟,籽种落在沟中,砘轱辘压实,种子就能发芽破土。小学历史书上有图片,汉代就是用这样的农具耕种的。可见我国古代的科技发达到几乎新时代。东北华北,大江南北,都是这么耕作。“西关铧炉”式的手工作坊遍布中国,延续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不亦很自豪骄傲乎?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