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写作小打卡群里学习了关于文章的结构,内容如下“结构,指文章内容的组织与构造,即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结构之于文章,如同骨架之于人,一个人长得端正与否,骨架往往是最基础的一环,骨架畸形,脸长得再漂亮,身材再丰满,也难掩骨子里的病态。
写文章也一样,旁征博引、字字珠玑,若是结构没有建构好,便难以摆脱全文塌陷的风险。这就跟建楼房,打地基一样。先有了骨架,才能保证我们的文章品貌端正,不偏离主题。
所以,在写作之前,我们要先构思好自己的行文脉络,思考一下笔下的文章适合哪种结构。并逐一列出各部分间的要点,方便审阅检查。”
读完之后,我又认真反思了一下自己的写作经历。
一直以来,对于写作,我都表现得随心所欲,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有时候会在心里有个大致的模糊的轮廓;有时候却是随意写来,完全没有章法可言。因此,我写过的为数不多的文章其实都缺乏一个明朗的结构。
究其原因:1.缺乏对结构的深层理解。今天的学习内容虽然短,然而提炼出了结构的精髓所在,让我感受到文章结构的重要性。也就是在动笔之前,先要搭建一个骨架结构。
2.写作思维尚未清晰。对于写作,我还停留在一个低水平阶段,没有经过系统而专业的写作训练,这就造成我在写作上的随意表达。或者说,我从未认真地把写作当做一件正事儿去做,写与不写,全凭一时兴趣。
3.创建一个文章结构是有难度的。既要考虑文章的主题,还要在这个主题下考虑内容的选择,每一部分之间的连结,整体上的表达等等,具体怎么去搭建框架,这个过程是要耗费大量脑细胞的,即便不是如此,也要费事费神。所以我常常为图省事,写哪算哪,边写边说,就连题目都可能是写了大半之后才确定。当然我的这点看法是站在写作小白的立场上的。
在分析了这些原因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写作有了新的体会与感悟,为什么不去尝试在动笔之前好好的研究一下文章的结构呢?这个文章结构一旦确立起来了,就可以紧扣这个框架来添枝加叶。我们知道房子的结构大多相似,可是装修却可以千差万别,风格各异。或许对于一篇文章来说,也是如此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