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心》为文之用心

《文心》为文之用心

作者: 溪云小月 | 来源:发表于2019-10-08 20:20 被阅读0次
《文心》为文之用心

文心,到底是什么意思?我百度了一下有三种解释,在这里,我觉得文心就是为文之用心。在这本书中我体会到作者用心之处,那我们自己在作文时又该如何用心呢?

我们且先来了解一下作者,这本书是两位作者在年合作撰写的,一位是现代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另一位是夏丐尊老先生,他是一位文学家、语文学家。他提倡人格教育和爱的教育,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关怀备至。他是中国最早提倡语文教学革新的人,又是提倡“语感”培养的第一人,曾提出一个著名的教育观点——受教材不等于受教育。

年夏丐尊先生创办《中学生杂志》,与叶圣陶老先生同任主编。两人长期从事语文教育和编辑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看到中学语文教学存在不少问题,于年共同写成语言知识的读写故事《文心》,是一本专讲读和写的书,设定的拟想读者是中学生,也包括教学环节另一端的中学教师,最初登载于《中学生杂志》。

该书被誉为“在国文教学上划了一个时代”。深受读者的欢迎,因而非常畅销,多次重印。

这本书从初版到现在,距今已八十余年了,依然深受读者喜爱,获得广泛好评!

《文心》为文之用心

我还未读这本书时就看到别人对它的评价是非常之高,豆瓣评分也是9.1的高分。带着疑虑找来了这本二十世纪出版的书,想要看看它对现代写作有什么指导意义,对学习语文知识有什么作用。

当我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时,它给我一种非常清晰,豁然开朗,相见恨晚之感,真恨自己为什么不早点读到这本书。

它是一本写作者必读的书!特别是要推荐给中学生读这本书!

书中内容非常丰富,取材于年至年的几位初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一共分为三十二章,内容涉及文言文、修辞、日记、诗歌、戏剧、小说、习字、读书笔记、朗读、创作等与语文相关的知识。每一小章都将个人和社会的大小时事穿插进去,结合青年日常可以遇到的具体事情,关联地写出来,形成一个一个小故事,即深入浅出,又生动有趣。枯燥的知识,有趣的故事,二者结合,无疑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读完这本书我发现,万事万物都可以慢慢品鉴出新意,生活中俯拾皆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也可以变成一件自然而然、轻松愉快的事情。将生涩枯燥的知识融入故事,让读者不知不觉地吸收化解,联系实践,应用到生活中,这大概就是两位老先生为文之用心了。

《文心》为文之用心

书中有几处让我颇有感触。

感触之一: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

王先生在一次作文课上讲到,作文如同吃饭、说话、做工一样,是生活中间缺少不来的事情。是生活的一个项目,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

作文的人要能够明白,作文不是遇见了题目,随便花言巧语写成几句,就算对付过去了的事情,更应该知道在实际应用上。

这里让我明白,作文就是一项生活技能,学习作文的目的就是要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在我们的生活许多事情都是离不开写作,但往往很多人对写作很是头疼。如文中所说,把它当做吃饭、说话、做工一样平常的事,联系生活实际,也可以成为一件自然而然,轻松愉快的事。当然作文也不是随便花言巧语几句就写成的,更多的还是要用心,为文之用心。

把自己的文字视作珍宝,用心创作,才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读者。

感触之二: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

枚叔在写给乐华的信中写到,读书与作文是两件事,读书的目的,重在收得其内容意趣。作文的材料到处都是,并非只在书中。

勿只把文字当文字读,勿只从文字上去学文字。

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更要多去读没有文字的书,在眼前森罗万象的事物上获得新的触发。

这里说的触发是自己的新鲜的才好,是别人没有说过的。就好像我读文心得到了新的感触,读书与作文不是同一件事,我们可从森罗万象的事物上寻找作文素材,不要只把文字当文字去读,不要只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要留心无文字的书,更要去获得新的心得,孔子也有曰“温故而知新”。

感触之三:学习更要有探索精神。

乐华、大文、锦华、慧修等是一群积极好学、勤于思考的学生,他们经常一起探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促使大家共同进步。这也让我明白学习能力的养成,学习不是闭门造车,一个人的苦思冥想,更需要经常提问、善于沟通,积极讨论,有探索精神。一个人可以走得很远,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感触之四:学习的主体是我们自己!学校内,学校外,只是场景不同罢了。

乐华失学时,依然坚持着自主学习,保持着学习的热情。白天在工厂当学徒,晚上自己学习文化知识,又不懂得的就书信向王先生请教。当时的乐华都能做到如此,更何况我们。虽然早已离开学校,但学习主体是自己不在乎场所,只要你愿意什么时候都可以学习。

《文心》为文之用心

我觉得这本书也非常值得家长们一看,书中所提及的家长教导有方,如乐华的父亲,修慧的父亲。他们在平常的相处中与孩子讨论学习上的问题,言传身教,更重在引导和启发孩子,没有严厉的说教,更像是以一位朋友的身份,以平等的姿态一起学习。

老师的教学也是重在启发,更多去诱导学生思考,探索知识。启发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自主讨论,掌握知识。

虽然说这是一本写给中学生的书,但是也非常适合写作者、家长、语文教师及大学生去阅读。

《文心》是叶圣陶和夏丐尊两位老先生倾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文学才识对文学界及教育界的贡献,用心之作。字里行间都是他们对语文教育,对学生的期望。

我们可以选择这本书做老师,感受其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学知识,学做人,学习两位老先生的教育理念,这样才不至于辜负两位老先生的殷切期盼。

文/溪云小月

相关文章

  • 《文心》为文之用心

    文心,到底是什么意思?我百度了一下有三种解释,在这里,我觉得文心就是为文之用心。在这本书中我体会到作者用心之处,那...

  • 《文心》用心写作

    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阅读完《文心》这本书,受益匪浅。 这是一本关于写作的书,用故事来经营全书,不但指点方法,并且着重...

  • 读书 | 用心品文,以文写心

    这两年恢复了写作的练习,在断断续续写了些许之后,总觉得自己还是欠缺章法,于是摸索着如何改进。有购买过线上写作课程,...

  • 文为心写

    文为心写 安墨染 文学是什么?最近常常会思考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或许没有标准答案,因为“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文心》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什么?

    文心,文心,文者之用心,我是这样理解的。那么作者写《文心》这本书的用心在哪里? 我们先来了解作者,这本书是两位作者...

  • 刘勰《文心雕龙》第50章 序志

    第50章 序志 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古来文章,以雕...

  • 文以载道|文心雕龙01

    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文心雕龙》全文借《周易》为架构,取《中庸》之分理,为南朝刘勰所作,共十卷五十篇,被誉为“...

  • 衔华佩实|文心雕龙02

    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文心雕龙》全文借《周易》为架构,取《中庸》之分理,为南朝刘勰所作,共十卷五十篇,被誉为“...

  • 哲人骊渊|文心雕龙03

    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文心雕龙》全文借《周易》为架构,取《中庸》之分理,为南朝刘勰所作,共十卷五十篇,被誉为“...

  • 《文心雕龙》系列总目录

    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文心雕龙》全文借《周易》为架构,取《中庸》之分理,为南朝刘勰所作,共十卷五十篇,被誉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心》为文之用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asi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