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白日做梦的人

白日做梦的人

作者: 海上的卡妇卡 | 来源:发表于2018-11-18 22:28 被阅读71次

看完了57万字的《智慧七柱》。

作者是人称“阿拉伯的劳伦斯”的T.E.劳伦斯。这本书是劳伦斯为回顾自己在1916年10月至1918年10月的两年间,在阿拉伯半岛与大穆夫提侯赛因的三子费萨尔共同领导阿拉伯民族起义并最终驱逐了土耳其殖民者的往事而作。

劳伦斯是基督徒,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本书行文流畅优美,语言带着浓厚的古典浪漫色彩,在记录了战斗和冒险生涯之余,还有大量异域风光的精彩描写和切身体会,处处体现出劳伦斯对宗教和历史的反思。

书中并未揭露劳伦斯是何时知晓的英法两国于1916年5月签订的《赛克斯.皮科协定》。《阿拉伯的劳伦斯》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受到电影影响,我对劳伦斯有先入为主的好感,宁可相信他是一个被祖国以正义之名欺骗的理想主义者。

在本书的下半,劳伦斯对协约国利用阿拉伯的民族主义思想,将阿拉伯游击队作为牵制德国和土耳其军队的兵力来使用,在一战胜利后又造成阿拉伯半岛领土和民族分裂的行为颇为不齿。与阿拉伯游击队朝夕相处两年的同甘共苦,让劳伦斯无法面对遭到自己欺骗的战友。“若为一个我自己也不相信的目标而自愿牺牲生命,或许壮烈英勇。但要别人为我铭记在心的影像由衷地去送死,却是偷窃灵魂。”在国家利益与袍泽之情之间,劳伦斯虽然选择了前者,但是他的灵魂饱受煎熬,于是他在阿拉伯军队入驻大马士革之后立即请求了调职。

劳伦斯以一个英国人的视角在书中不断省视着阿拉伯这个复杂的民族。他们只有民族观念,却没有国家观念;他们彼此之间是血仇,却能短暂联合起来抵抗外族;他们不以主仆身份为耻,认为人生来精神平等;他们愚昧但又崇高,懒惰但单纯,比起现代社会里的西方人,他们更像一个真正的人。

阿拉伯半岛,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从沙漠中诞生了三教的先知,亚伯拉罕、耶稣、穆罕穆德,也许正是因为物质的匮乏,让这片土地上的居民转而追求精神上满足。“若想拥有非物质的、属于精神层次而不是感官的事物,有创意的事物,我们便不应浪掷太多时间或不辞辛苦追求物质需求,因为大部分人的灵魂早在身体衰老前便已老迈。”阿拉伯人的宗教信仰中,充满了现世不值得留恋的精神。

在一战之后,劳伦斯仍在国际舞台上为阿拉伯民族自治摇旗呐喊。在1921年的巴黎和会上,他时隔多年再次见到战友费萨尔,并促成了费萨尔登上伊拉克王位。同时,费萨尔的兄长,侯赛因家族的二子阿卜杜拉被拥立为约旦国王。不知道劳伦斯在3年后再度见到曾被欺骗和利用的战友时心情如何?如果费萨尔真如他书中所写的那样睿智,具有看破真相的眼光的话,谁又知道费萨尔和劳伦斯所代表的英国之间是谁在利用谁?

历史是如此地多面和复杂,政治是如此地肮脏和虚伪。劳伦斯,费萨尔,奥达,纳西尔,塔拉勒……这一个个在历史中闪闪发光的名字后面,都是一个个有着爱恨情仇的活生生的人。我从不相信那些空洞的理念和口号,但是我相信劳伦斯和他们之间的感情是真实的,因为理想主义者们总能迅速地认出谁是真正的自己人。

“人皆有梦,但多寡不同。夜间做梦的人,日间醒来发现心灵尘灰深处所梦不过是虚华一场;但日间做梦的人则是危险人物,因为他们睁着眼行其所梦,甚至使之可能。而我就是如此。”

白日做梦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白日做梦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asn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