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六月二十七日反思

六月二十七日反思

作者: 一个普通的笨人 | 来源:发表于2023-06-26 09:20 被阅读0次

今日关键词:简单。

对世界的了解越是粗浅,做决策越是轻易。或者说看起来越是容易。一个问题我想不明白,我就会一直的想,直到我得出一个结果。这就好像一个进程在未得到结果前,你无法结束他一样。你要想这件事不被挂着,那你就必须要给出个结果。这可能和宗教信仰或是迷信相似吧,对于搞不明白的事情,那就编个故事出来。给出一个不需要你思考的,而又必须无条件接受的答案。

但我不能那样,我需要有个结果,这个结果必须是建立在我能接受的逻辑上。用我常说的话就是,我需要建立一个我的自洽的逻辑。我才能把这件事方向。不容易得出一个结果可能就是因为我不是那么粗浅,但也没有到有智慧的地步。所以才会导致我,既无法接受一个简单粗暴的结果,又无法自己短时间想出一个自己认可的主意。我可能刚到那种只能发现问题,而又没有能力解决问题的程度。

用句俗话说就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逛荡。如何解决这种问题呢?其实可能也很简单,要不就当个空瓶子,就要不就尽量的把水装满。走到一个极端,问题可能就相对容易解决了。就是处于中间的位置不好解决,有选择,而又没有足够多的选择。其实这样还不如就没有选择来的好受。你的这些感受还是来自于高考后专业和学校的选择。好像大家都很纠结,不管是处在哪个层次,都有选择的难度。

孩子纠结,我也纠结。因为我也没有什么可以说服我自己的主意。对于未来谁又能确定什么呢?在我看如何选择都没有错。人生是个过程,不会因为一次选择就决定你的一生。人生是由众多选择共同构成的。但问题是,选择都是眼前的。你可以在思考问题时把自己放入时间的维度,但是在面对具体的问题时你是处于当下的情景中的。未来相对于当下是不确定的,只有眼下的问题才是具体的。当你面对未来思考问题时,你认为你做了一个对未来更好的选择。你还是需要承受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当下看似的损失这两种压力的。

如果人生都是当下的问题就好解决了。像其他的动物一样的生活,人类可能就少了很多的烦恼。难就难在人是可以思考未来的,你能按照自己的认知去推理,预见。但又不能完全的确定。这就还好像瓶子里的水,如果你是空瓶子或是满瓶子都好。怕就怕半瓶子水。像我这样,能看到一些问题,却解决不了所有问题。所以我才想到了今天的关键词:简单。

把生活搞得简单一点,可能就没有这么多烦恼了。不要水,我就当一个空瓶子。就像这句话说的:对世界的了解越是粗浅,做决策越是轻易。我不想那么多,我只想像其他动物一样,只看眼前。那么选择也就简单多。回到高考志愿的选择,最眼前的问题是什么?不就是保证要有学上吗?不去管什么未来的就业和兴趣爱好,高考结束后不就是希望能有学上吗?那就选择一个你肯定能去的学校不就得了吗?这个也不对,因为这样你选择的余地还是很多,你必须还要在加上一些限制条件才行。

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你也没法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你可以开始就粗浅,但当你看到一些东西后,就无法再回到原来的状态了。或是说当你有了一些欲望,你也就很难再回到没有欲望的阶段了。我需要面对的眼前的问题,但同样你也要面对很多同样的选择问题。我不但要想明白当下的事情,我最好还要想出一个原则,可以帮助我面对与之类似的问题。

我开始的想法是,要不就是让自己变简单,要不就是让自己变得智慧。但这两个极端都是不可能的,你知道了一些事情,就无法再回到无知无欲的地步。同时你要想达到智慧的程度,也不是那么容易,比让自己变傻还难。一些物理攻击就能让你变傻,可是要想变得智慧却是需要努力和运气的共同加持。

所以呢,你还是要回到面对具体的问题上来。这是你逃不掉的问题。你假设什么都没用,现实就是这个样子。

那么具体的方法是什么呢?我现在能想到的就是,根据你现在的具体情况,按照你的价值排序,给出一定的限制条件,对各种选择做出筛选。选项是外在的,你的价值排序是内在,限制条件就是内外之间的相互匹配。这好像就是一种运算。你需要先收集信息,你都能去什么学校,专业,你自身具备的条件,你的分数,你的兴趣爱好,你的能力,你能接受的费用等。这些都是客观的信息,相对好收集。难的可能就是你要用一种什么样的逻辑来加工这些信息,然后得出一个你认为最合理和符合你利益的结果。

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没有一个明确的逻辑,我们在思考上是混乱的。各种信息的输入会对我们的逻辑不断的产生影响。这就好像你的瓶子里装进了一些水,你装不满但又倒不出去,所以你就只能忍受他在那咣当。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可能只能是去找到一个抓手。找出一个你认为的最主要的问题,然后以这个问题为中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果没有主要问题,那么你根本就没法做决策。就是要明确你的主线任务是什么,你需要先完成什么事情。你是需要面对就业,还是为了增加经历,给孩子更多的成长空间。

我的选择是,不着急上班挣钱,我想要的是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想法,爱好多上几年学。通过增加经历,最好能尽早的找到自己擅长并喜欢的事情。我们没有天赋,那么要想增加人生的幸福感,就需要用时间来建立自己的优势。要想能长期坚持,那么这件事就必须是你喜欢的,擅长的,否则你坚持不了多久。人做事不能靠毅力,更多的是应该靠兴趣爱好和优势给你带来的自信。开始于喜欢,持续来自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奖励。再有一个关注点就是,要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让她们去体会对人生的掌控感。

你说了半天原则,还是没有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啊?生活本身就没有一个正确答案啊,再说了,这个问题是孩子的,最终的选择是需要她自己做出。我能做的就是给他做参谋,提出一些她没有想到的问题。或是教授一些我认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思考的过程,是需要她自己来做,结果需要她自己给出。我负责提供资源支持,后勤保障。

那我的一个原则是什么,根据孩子自己的选择,尽量多在学校学习几年。在我看,我的孩子经历太少,属于晚熟品种,那么就让她多长几年。不要太急于进入社会,给她充分的成长时间,让她慢慢的成熟。而至于将来做什么工作,那是几年之后的事情了,我认为暂时还不是考虑的重点。孩子本身就还没有定型,那么思考将来干什么也是无法确定的。我的观点是,只要是孩子找到了,并建立起了自己的优势,那么就业和挣钱就不是问题。如果没有找到建立自己的优势,那么干啥都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我现在关注的重点是孩子的成长问题,而不是就业问题。其实我很看重大学这几年的,所以大学所在的位置,和大学内的环境我还是比较在意的。大学的这几年学习会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大城市,学习氛围好的大学是必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六月二十七日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avw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