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十三节:空间的“社会性”

第十三节:空间的“社会性”

作者: 空间启示录_龚海 | 来源:发表于2018-03-29 11:56 被阅读0次

    美国有一个被哈佛退学两次人称“无害的怪物”建筑师,理查德·巴克敏斯特·富勒(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1895年7月12日—1983年7月1日),他设计了一天能造好的“超轻大厦”、能潜水也能飞的汽车、拯救城市的“金刚罩”……他在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上把美国馆变成“富勒球”,使得轻质圆形穹顶设计今天依然风靡世界。他还宣称地球是一艘太空船,人类是地球太空船的宇航员,以时速10万公里行驶在宇宙中,必须知道如何正确运行地球才能幸免于难。

    富勒先生和他的“碳60”

    我提到这位上个世纪的“钢铁侠”富勒的原因,不是他自己的这些成就,而是他的“富勒球”所采用的“六边形+少量五边形”的空间结构模型(20面体),启发了三位美国化学家,他们用同样的结构构思,发现了一个全新不被人类认知的碳分子结构“C60”,这是继“金刚石”和“石墨”之后第三个稳定的单碳元素物质。发现“碳六十”的三位美国科学家,因此获得了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为了感谢对富勒的启发价值,他们把这种单质碳物质命名为“富勒烯(Fullerene)”。事后被证实,这种物质不完全是虚构出来的,在6500万光年外的星云中,加拿大科学家也再次验证了“C60”的确存在,并且存在了很久很久。

    “富勒烯”的分子结构催生出一系列的应用:

    “富勒烯”是一种新发现的工业材质,它的特性: 1.硬度比钻石还硬; 2.轫度(延展性)比钢强100倍; 3.它能导电性比铜强,重量只有铜的六分之一; 4.它的成分是碳,所以可从废弃物中提炼。可想像人类未来生活中将有“无金属电线”“富勒烯(非金属)钢筋的建筑物” “富勒烯防弹背心”“富勒烯汽车壳”...它的电化学应用更是不可限量。

    如果我们把“富勒”想象为“上帝”的话,他并没有创造人或物,而是设计了一个平衡的“架构”,当这个架构被不同的物质或要素填充进去之后,则形成了各种各样“空间的社会功能”。

    “上帝的源代码”不是具体的要素,而是“空间的社会结构”。这个结构的核心,就是“空间的社会性”。

    “空间”是各要素组织起来的一个前提;同时空间本身也会自主地发挥重大的社会作用。什么是社会?社会就是不同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形成共同的利益体,并具有一定的功能性。例如:学校、城市、国家、地球、宇宙…

    所以“空间的社会性”就是以一定的模型架构起来的,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状态。

    例如:宗教信仰是思维空间的存在,但是通过“教堂或寺庙”这个物化的宗教空间,思维空间被“升维创作”获得更大的传播和感召效果;同时,教堂这个空间本身也就成为了宗教社会的组成部分,这使得空间自己具备了“社会性”。

    例如:文化创意产业园这个空间,可以让更多的文创项目在这里被激发创造出来,这个空间也具备了“社会性”。

    例如:城市这个空间,在被建造起来的同时,也发挥这个空间巨大的“社会性”功能,很多行为只有在这里才会发生。

    例如:软件开发者论坛,这个虚拟的空间被共建出来的同时,也成为软件开发爱好者这个社会群体的一部分。

    太空的存在,是宇宙星河存在的一部分,空间本身就在创造,万物都是空间创造出来的,空间是主动创造的。

    中国人有一句谚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大概的意思就是如果没有皮肤,毛发附着在什么之上呢?

    目前的人类思维很奇怪,一直在研究分析事物这根“毛”,却很少研究空间这张“皮”。很显然如果按照这个谚语的描述,事物这根“毛”是空间这张“皮”上生长和创造出来的。可是人类一直把空间当成容器,玻璃瓶,随便放什么进去就是什么了,空间并没有主动性和主观性。可这是错误的,也是片面的理解。

    空间从来就是双重性特征:

    1、空间是开放性的:例如在白纸上你写什么画什么都可以;

    2、空间是社会性的:例如在白纸上面画出两个“中国古代将军”然后贴在门上,就可以恐吓进出的鬼魅,有了中国“门神”的社会文化功能价值。

    中国门神:秦叔宝和尉迟恭

    所以空间有驯化时间、承担责任、感化群体、创造需求、引导行为、纠正误差、传播文化…诸多的功能作用。

    能掌握和理解“空间的社会性”,就能够创造和生产空间,而这些空间就如同机器设备一样,不断生产出你想要的结果。

    空间的生产过程和机器的生产过程,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开放性”。也就是说,空间生产的产品并非标准化和可控制的产品,很有可能生产出你意想不到的产品。这些产品绝对不是简单的“同质化再现”,而是“开放性再造”。有人说这叫做生态系统,可是生态系统的背后是什么呢?就是关系空间的存在,才让这样的系统得以发展和存活。只要空间还在,即便有外力导致该生态系统发生了变化,要素又会在空间内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生态网络或关系网络。这其中如果有活跃的生命体,那么就是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了。

    “空间生产”也不是和“机器生产”一样,空间是按照结构性设定“构架”出来的,并且之后能持续产生开放性结果。当然结构也有封闭模式和开放模式的不同,但是与“机器生产”所带来的结果不同,就是差异化和个性化产品可以在“空间生产”中诞生,还能形成链式反应,衍生出更多的应用价值和新生事物。

    例如:公司股权架构的设计,就是一种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架构设计。如果能够依照“富勒球”的20面体的结构来设计公司的股权结构,可以想象一定可以形成一种与传统“金字塔”式股权架构不同的组织功能和社会形态。目前从事管理学的人或企业家,还没有去做这个尝试,这是因为我们很大程度上只是在遵循以往,我们的人才跨界能力严重不足。

    以此类推,是否也可以把这种空间架构模型,应用到数据库的结构设计?BI商业分析模型的结构设计?

    如果能够正确的理解“空间的社会性”,则意味着你可以从另外一个视角,观察和分析身边的事物。

    宇宙从“地球人”的角度去看,是浩渺的。而从“宇宙人”来看,银河系只不过是夜晚晾晒在室外的一套床单而已;同样曾经的我,作为“粒子人”看待宇宙,也把一片地球上的树叶看成是“旋劫太空世界”,更不知道人类其实在各种自我创造中,变得如此不顾一起了呢?当然这只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在非情绪状态下,人类怎么做都是合理的,反正空间内人类知识地球这个星星上,表面毛发中的一些寄生虫罢了。

    空间内万物是一体的,没有一个要素是完全独立演变和进化的。而这种一体化,就是一个“大社会”。

    众所周知,生命的基本单元氨基酸、核苷酸是以碳元素做骨架变化而来的。先是一节碳链一节碳链地接长,演变成为蛋白质和核酸;然后演化出原始的单细胞,又演化出虫、鱼、鸟、兽、猴子、猩猩、直至人类。这三四十亿年的生命交响乐,它的主旋律是碳的化学演变。可以说,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碳,是生命世界的栋梁之材。

    可是不要忽略了,碳元素并没有停止自己的创造,碳十四、碳六十、碳七十还在不停的构建自己。

    在地球这个“关系空间”里,人类所观察和感受到的是:“碳原子”首先完成自我架构之后,接下来是“生命体”的自我架构,最后是“人类意识”的自我架构。如果等同的把每一个粒子、物质、生命体、观念意识都人格化地去看待,那么这些架构的对象都是人,那么任何空间构架过程,也就是社会的构架过程。这种社会性的特征属性,一直存在于所有的空间结构中。有意思的是,为什么没有碳十七,或碳四十一这样的结构存在呢?因为它不稳固,无法经得起长时间的运行考验,空间在很聪明的筛选物质世界的创新,它并非是个大学老师在审核学生的毕业论文,而是用Rung这个简单的程序,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套程序,来筛选创新。当然Rung只能是在空间之内,这是先决条件。

    空间的每一次自我创新与突破,都是遵照“上帝开源代码”初始规则的“衍生著作”!

    碳原子曾经也一直是我们的空间家园之一,在这个空间里同样有和太阳系一样的“关系法则”。这种关系法则人类并不陌生,甚至无处不在。每一个要素既是个体,也是整体,在彼此的关系中充当各自的角色。而统领这些角色的既不是达尔文的生存法则(稳定的原子就不会担心自己会死亡)、也不是牛顿的力与作用力的法则(力和阳光一样是一种存在),而是“空间生命”的社会性关系法则,是“需要与被需要”的法则。这种存在与被存在,需要与被需要,就如同强作用力和弱作用力一样,亘古不变的存在于空间世界。没有一个要素是可以孤立存在的,没有一个个体不与他人发生关系。只不过这种关系是否紧密,相互作用的方式如何,彼此组织起来的功能怎样的差别而已!

    “空间的社会性”可以把人类现有的认知统一起来,把人类从“自我”认知的泥潭中抽离出来。

    1、要意识到空间不是容器,而是可以被架构的社会;

    2、要理解万物是关联的一体,是一个庞大繁杂的社会;

    3、要掌握架构空间的规律,理解模型的平衡性和开放性社会特征;

    4、要换一个视角看待世界,理解空间关系的永恒不变特征。

    那么空间如果是社会的话,是否会有一个社会普遍存在“空间关系”图谱或模型规律呢?

    当然会有,但是这种规律和模型是“开放性”的,参与者会自主架构,自动匹配,自行运转。

    我们把这种空间关系的模型称为“空间的政治架构”。

    而区别于“空间的政治”长期存在的人类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我们把它称为“政治的空间”。

    相对于“空间的政治架构”模型,与正在进行“人类的科学写作”模型对比,会发现很有意思的不同:

    “科学写作”在不断生成同质化的事物;而“空间架构”诞生的是各种差异化要素的政治角色;

    “科学写作”在不断重复自己的同时,在排异和抵制差异化和个性化的产生;“空间架构”则在控制与失控中平衡;

    “科学写作”在制造非现实的“实验空间”来创造可能性;“空间架构”则在现实的世界里,验证各种可能性;

    “科学写作”是在时间的不断消耗中寻找正确的存在;“空间架构”是在时间的同步过程中,寻求自然的存在。

    自古以来,人们尝试各种的方法企图了解“自然”的奥秘,在这当中西方文明里的科学传统可以说是成果最为丰硕且最有影响的了。在十七世纪的时候,欧洲大陆兴起了科学革命,女性主义的科学史家Carolyn Merchant(1980)指出这个革命产生了一种看待世界的崭新眼光(a new way of looking),科学家开始将自身与外在的世界区隔开来,尝试将自身作为观看的主体,而将外在世界当成被观看的客体,这种我们现在称作是主、客体二分的二元论(Dualism)。人就是在这样的观看方式下与“自然”分开来了,作为观看主体的人开始以跳脱自然之外的方式来观察“自然”,似乎人可以跟“自然”分开似的!“自然”于是成为一个被动的,静态的,可以被控制,被观察的物件。

    然而,看待“自然”的方式却不一定只是遵照着这种古典科学观的看法,有一个人用一系列的系统实验来证明,科学家们有多么傲慢,又同时证明科学的旁观者视角,似乎有些站不住脚。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1961年邀请英国科学家詹姆斯·洛夫洛克,CH,CBE,FRS(James Ephraim Lovelock,1919年7月26日-)帮助寻找火星上的生命痕迹。洛夫洛克是一个自然主义者,他的很多观点一直受到环保主义者和气象学家的拥护。他借用希腊神话中“盖亚”(Gaia意思是地母)的名字,构想了一个系统理论被称为“盖亚假说”(Gaia Hypothesis),后来经过他和美国生物学家马古利斯(Lynnmargulis)共同推进,逐渐受到西方科学界的重视,并对人们的地球观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1989年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选择“盖亚”作为学术会议的主题,几百名科学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并于1993年出版了《科学家论盖亚》(Scientistson Gaia)大型文集。从此尽管科学界对盖亚假说有不同的观点,但以此为主题进行研究的科学家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年来NASA在全球生态学、生物圈学和地球系统科学的名义下支持此类研究,使得其影响也越来越大。一些科学家、哲学家、环境保护主义者和政治家等也从各自的角度关注和讨论盖亚假说,有关的论文和书籍也越来越多。

    科学家“洛夫洛克”和大地之母“盖亚”

    然而这个假设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试验模型,让很多人对这个假设无从辩驳。这个试验模式就是“雏菊世界模型”。

    借助计算机,洛夫洛克模拟出一个地球的孪生兄弟,它也有着球形的身材,荒芜的出身,不过它有个更诗意的名字,叫做“雏菊世界”。 雏菊世界里埋藏着无数等待发芽的种子。可是由于播种的“上帝”不幸是个色盲,这些种子只能长出两种东西:一种是黑色雏菊,另一种是白色雏菊。黑色雏菊吸收热量的能力非常出色,给点阳光就想灿烂;白色雏菊则天生善于反射阳光,是一些冷冰冰且不好伺候的家伙。

    最初的时候,太阳光线还很微弱,星球表面温度很低,寸草不生,两类种子都在地下沉睡着。后来,光照逐渐增强,黑色雏菊敏锐地接收到了阳光,热了热身就率先萌发了出来,成为新世界的第一批拓荒者,在仍然稍显寒冷的雏菊星球上生长起来。它们从两极开始向低纬度蔓延,渐渐繁茂起来;同时,它们吸收的热量温暖了大地,使得星球温度缓缓上升。这种升温让埋在地下的白色雏菊种子捡了个大便宜,它们开始在温暖的赤道附近萌发并扩展开来,很快便跟黑色雏菊不相上下。星球被黑色和白色的花朵包裹起来,地表温度渐渐稳定下来,两种雏菊也满意地达到了一个平衡的状态。

    爱吃醋的太阳看到这番和谐繁荣的景象,心里不免有些酸涩,于是呼哧呼哧地增大了辐射力度,把雏菊世界进一步晒热。由于白色雏菊反射太阳光的能力强,能够在炎热的环境中保持自身温度的凉爽,而黑色雏菊则因为耐受不了高温,逐渐衰败。白色的花儿迅速赶超了它们的竞争对手,在星球上大行其道起来。可怜兮兮的黑色雏菊则被逼回了两极,苟延残喘。此时的大地一片白茫茫,高傲地拒绝着阳光的亲吻。

    然而,当白色雏菊以为自己即将大获全胜时,一件自作孽不可活的事情发生了。

    原来,由于白色雏菊密密麻麻地覆盖着大地,星球表面无法接收到足够的热量,地表温度悄悄开始下降,一直降到了黑色雏菊能够重新生长的温度。而黑色雏菊的重新抬头,使雏菊世界陷入了新一轮的循环:黑色雏菊温暖着大地,白色雏菊退回赤道;但似乎黑色雏菊也高兴的太早了点,地表温度的上升没有让它们笑到最后,白色雏菊趁机重又登上历史舞台。就这样,星球温度起起落落,反反复复,但却始终处于一个适宜雏菊生长的范围。

    也许这种竞争关系对雏菊来说再也平常不过,但最酷的事情就在于,这两种雏菊虽然对此毫不知情,但它们却竟然联手打造了一个全自动温控星球!可是,事情并不算完。在这个年轻的星球周围,其实危机四伏。洛夫洛克先生因为是实验的倡导者,所以他就是这个实验的上帝。看到这种重复且稳定的状态,他打算来再给这个星球加点猛料。

    外界参与或听到这个实验初步结果的人,没等洛夫洛克先生做出下一步反应,就开始各种叽叽歪歪的点评起来了。许多科学家质疑洛夫洛克的这个理论,说他模拟的这个世界过于单一,有站着说话不腰疼之嫌。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雏菊世界里就两种小破花,再加点东西肯定会完蛋。

    那就放马过来吧!洛夫洛克回击道,呃……不过我这儿暂时放的不是马,而是兔子。

    雏菊与兔子

    兔子们最先被放养到雏菊世界。它们来了就狂吃一通,最初确实导致了雏菊数量的下降。但到了后来,兔子实在太多,食物不再像以前那样丰富,于是增长速度开始放缓,而雏菊数量渐渐回升,最终两者一道形成了一种同进同退的动态平衡状态。这时候叽叽歪歪的科学家们,又出现了,说这样的实验环境还不够复杂。

    于是兔子的好日子还没过多久,狐狸也闻着味跟来了,吃了些兔子,让雏菊松了口气。可是随后狐狸也因为食物短缺而开始计划生育,给兔子带来了重新繁衍的机会。过了不多久,这三个面和心不合的哥们,又不得不一起并肩前进了。

    好和睦好欢快的场景啊。那帮叽叽歪歪的围观者,还是不会信服的,于是洛夫洛克又弄来了点瘟疫、陨星什么的,但结果依然如故:雏菊世界折腾了一阵之后,就又达到了某种平衡的状态。也就是说,不管人们如何为雏菊世界添油加醋,它所展现的基本趋势,仍然和最初的模型相一致。并且引入的物种越多越丰富,星球自我调节的能力就越好越强大。

    公元前四百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曾经提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生命体。这个看似疯狂的观点没有引起历史的重视,但却让生活在20世纪的洛夫洛克深信不疑。他的之间就提出过“盖亚假说”的类似观点,但由于缺乏有力的实验数据支持,他的理论遭到了许多科学家的质疑和冷遇。直到20多年后,雏菊世界计算机实验的诞生,才让这一理论变的伟大了起来。

    这一结果让说闲话的人目瞪口呆,洛夫洛克乘胜追击:

    雏菊星球的自动调节现象是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自然结果,我们生活的地球也具有同样的本领。雏菊世界可以引入更多的物种,但结果是不变的,复杂性的提升只会引领它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但不会使之失去自我调节的力量。

    就像我们生活的地球一样,地球上的生命是稳定的,就算出现了冰期、瘟疫、火山爆发,它都照旧生生不息。大干扰会导致大灭绝,许多生物也许就此消失,但生命本身从未停止抗争。洛夫洛克先生想提醒人类,不要过于自以为是的去干预地球的平衡系统,人类会灭亡可地球并不会灭亡。大家不要打着保护地球的口号,来保护人类。

    实验还并没有结束,洛夫洛克先生在各种压力之下,持续着“雏菊世界”的实验。有人一直在质疑,美梦真的永远都不会醒来吗?地球的自我平衡系统就足以抗衡一切变化吗?实验按照新的思路,继续进行了下去,这次改变的是地球的外部环境。实验假设今年的太阳格外活跃,心怀仇恨一样地炙烤着大地,直到白色雏菊也耗尽了它所有的坚强。大面积的崩溃开始了,雏菊纷纷凋零,裸露出它们曾辛勤呵护着的土地。星球失去了保护层,无能为力的任由太阳暴晒,温度很快就上升到令任何生命都无法忍受的地步。这时“雏菊世界”死亡了,之前赖以维系的平衡被外部要素打破了。

    简单总结一下“雏菊世界模型”:在一个模拟地球的环境中,生态系统在外部条件达到允许的情况下,会自然生长和自我平衡,无论内部发生什么突发事件和额外要素的介入,都会恢复到相对平衡的状态下,只是复杂程度会有所不同。只有当外部空间环境发生了变化,如太阳的温度升高,则意味着空间平衡被打破,雏菊世界面临死亡的威胁。

    “雏菊世界模型”就是一个典型的“空间政治模型试验”,也是一个典型的“效率与公平”的实验。在这样一个虚拟的试验空间里,不同的角色粉墨登场,充当起不同环境下的主角和配角,彼此间的各个要素在这个关系过程中,以自我最本性的方式出演,可是很显然剧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呈现出极大的开放性和多样性的结局。当最基础的空间要素关系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效率与公平”原则发挥效能,它会让空间内的各要素始终在彼此的优势之间来回摇摆。而一旦空间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则效率与公平原则,服从于空间政治原则,因为那是在一个更大的空间内“效率与公平”平衡的环境背景之下。

    用这个实验来反观人类,人类可能只是其中的兔子或狐狸的角色,人类到目前为止还只是这个地球封闭空间内的其中一个要素,而不是可以到达地球与太阳之间这个级别的空间要素。所以地球不会毁灭,人类却随时可能被突发的空间环境变化,或者在自己作孽的情况下,先于地球内部空间内其他要素被毁灭。这个实验也告诉了我们,其实空间创造的机制设置,非常简单,并没有人类科学生产那么复杂,只要适当增减空间要素即可看到相应的变化。

    启示录:这一章节的内容,试图从空间是可以被架构的,且具有空间的政治性,来描素本身对空间哲学的进一步细化定义。也就是说空间并不是不可被驾驭的,驾驭它的方法是搭建空间结构,然后让空间内的要素,进行开放式演变,从而实现空间创造与空间创新的过程。空间的政治性与人类社会的政治性有相似之处,也就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相比于空间要素,主要要素和次要要素也会发生一定的转变,但必须服务于背后更大的空间背景要素的变化。无论是富勒烯的碳六十结构框架,还是雏菊世界的生态实验,都表明了空间内政治格局的设计是最为关键的基本要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十三节:空间的“社会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axy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