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我的一个同学分享了她去彭州做公益的故事。
她出于好心免费给彭州的一个街道办讲如何做环保酵素的课,教居民如何把垃圾变废为宝,做成环保酵素用于清洁和养生,比如用环保酵素来拖地清洁厕所,用环保酵素来泡脚等。
她说她不收培训费,但需要主办方给她一点车子的油费补贴。主办方同意了。
她没想到那天她的车牌号限行。当她把车开到大街上,她的车被交警拦下,罚了三百元,扣了三分。
很明显,她这次去彭州讲课,她是亏了的。
到了彭州,她教居民如何把厨房中的垃圾做成环保酵素,变废为宝。当有居民需要环保酵素时,她说不卖。
因为在她看来,把环保酵素卖给居民,居民不自己学着做,讲课的效果达不到。她就是希望居民听了课后,回去自己学着做环保酵素。还有,她怕主办方认为她通过讲课卖产品。
有一个居民想拿环保酵素泡脚,软磨硬泡硬是要一瓶。于是,她就卖了一瓶环保酵素。
今晚,她把这个案例分享出来,说自己一直很辛苦努力,自己的人生老是起起伏伏,一直不稳。她希望大家来帮忙分析原因。
在我看来,她之所以会被罚款扣分,是因为她考虑欠周全,忘了那天她的车子会被限行。
生活中处处都需要精准动念,要当机。在适当的时机说适当的话,从整体和长远效益最大化出发考虑。
其次,做公益未必要跑那么远,可以先从身边做起。路途遥远,既费马达又费电,能否长久坚持还是一个问题,做一两次未必有效果。
还有,在讲课的过程中提到不能卖环保酵素,担心被主办方认为是通过讲课来卖产品,后来又卖了一瓶出去,显得不够圆满。
如果别人真正有需求,可以采取善巧方便的方法。比如,可以私下对那个很想要的居民说确实不能卖,但可以通过有奖问答的方式送出一瓶,要那人最先举手回答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把产品送出去,既保住了讲课不卖产品的好名声,又把产品给了需要的人,还在那个居民那里积了德,就两全其美了。
我这个同学的案例就是做了好事,但聚集不到能量,反而耗了自己的能量。因此,她说她一直很努力,人生就是不稳。
我们要想把自己的人生经营好,就需要聚能大于耗能,要以经营的思路做公益,以公益的心态做经营。既要懂得核算,又要有多付出一点的公益心。帮助他人,成就自己。如果帮助他人,耗费了自己的能量,没有得到能量的回向,就无法长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