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一个阳光丰沛而温暖的午后,泡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怀着一颗恭敬之心认认真看完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最后一集,不知怎的,《诗经》里的这句话突然就浮现在脑海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温润君子,匠心独运。这世上,原来真有这样一群人,执着,坚韧,严谨,宁静,遗世独立,心怀最朴素与最天真的梦想,不紧不慢向我们讲述着那些有关过去与现在的故事。
我在故宫修文物,修的不仅是文物,还有历史铜器钟表陶瓷的精致奢华,木器漆器刺绣的厚重古朴,古字画印章的纤秀精巧,一件件历经漫长岁月或落满尘埃或残破不堪的文物在被称作“文物医生”的修复师手里重新焕发鲜活的生命力,无论谁看到,应该都是满心欢喜吧。在纪录片的最后,修复好的文物静静安置在展台,供一波又一波慕名而来的人们观赏、品味。在这背后,是文物修复师们匠心、耐心、细心的凝聚,他们是武功盖世的侠客,御风而行,踏雪而归,在熙熙攘攘刀光剑影的江湖里,秉承初心,深藏功名,与文物为伴,活得满足而自得。
这世界变化太快,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发展更是日新月异,流水匆匆。在尘世的喧嚣中,太多珍贵的东西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行影无踪。唯独故宫,不惧时光的消磨,带着一份无法言说的肃穆庄严,与时间抗争又和解,驻足停留,无声祭奠着紫禁城曾经那不可一世的辉煌。在镜头的记录下,文物修复师就在这一片难得的寂静中,用双手去唤醒沉睡在故宫中的珍贵文物。那些曾经的手艺人,或者说是匠人,从南方或者更远的地方来,带领着一批同样对文物爱得深沉的年轻人,于工作台前来来往往,忙忙碌碌。他们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完美融合,在认真工作的同时,还能抽出时间弹个吉他种个菜,打个杏子逗个猫,谈笑风生,妙不可言。
一点一滴,精雕细琢和故宫一样,在这里工作的所有人的时间似乎也都停滞了。五年?十年?二十年?时间在这里仿佛只是一个数字,留在这里生活的手艺人也好,跟随师傅学习的徒弟也好,与时间都无半点纠葛。他们只是用心去做好自己的那一份工作,穷其一生,一片热忱。
细究这部纪录片的优秀之处,便在于导演并不刻意通过反复渲染文物修复过程的艰难来表现修复师手艺的精湛,而是更侧重于在修复师工作与个人生活的结合中找到平衡点,把工作本身变成生活的一部分,在工作中享受生活,这本身就是一种匠人精神的体现。在故宫骑单车,种菜,画画,打杏子,各种看似细碎又普通的事情通过镜头的记录却突然具有了一种难以言说的乐趣与魅力,让电视机前的我们羡慕至极。正是这种繁琐工作与鲜活生活对比之下造成的反差,使这部纪录片更加真实,更加生动。师傅们对于文物与历史、传统与现代、匠心与传承的思考,更是引起了正在庸庸碌碌的生活中奋力挣扎的我们的共鸣。
突然想起被誉为“寿司之神”的小野二郎,在他八十多岁的生命里,有五十多年都把时间和精力倾注到一块小小的寿司里。为了做出完美的寿司,小野二郎从最好的鱼贩子那里买鱼,从最好的虾贩子那里买虾,从最好的米贩子那里买米。从醋米的温度,到腌鱼的时间长短,再到按摩章鱼的力度,他都亲力亲为,绝不敷衍。修复文物和制作寿司又有什么差别呢?制作寿司抑或是修复文物,需要的都不仅仅只是手艺,更重要的是一颗真心,一点匠心。
一丝不苟,专心致志“一代代修复,一代代观摩,我们的民族性格和审美也因此塑造。”纪录片的最后一句解说词让人思考颇多。整部纪录片所呈现的精神内核,没有国仇家恨,没有儿女情长,抛却一切繁杂和庸俗,心无旁骛,专心致志,便是匠心。
文物修复师们用双手唤醒文物,用匠心摩挲历史,精细,完美,一丝不苟。
凡有匠心者,一书之内包含天地,执笔之间便是江湖。
网友评论
——写得真好,堪称妙语连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