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下而上的偏见
有一项调查针对心理学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们身上是否也有自己一直搞不懂的东西?
一位心理学家表示,他过去20年的研究课题是:恶劣天气影响人的心情,这种影响会持续一生——除非你意识到了这一点。尽管他心里明白这个道理,天气不好还是会让他感到不愉快。
另一个心理学家则为自己强迫性地写论文感到困惑。他的论文论述了现有的一些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尽管如此,却没有一个相关研究者特别留意他的论文。
第三个心理学家研究的是“男性对性过度知觉的偏见”,即有些男性把女性表示友好的举动误解为想发展男女关系,而且这位心理学家自己就屈从于这种偏见。
自下而上神经回路不知疲倦、无声无息地学习,连续不断地吸收、消化我们日常的经历。这种看不见的学习过程,从未被我们的意识觉察到,但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指引的作用,要么把我们引向康庄大道,要么把我们引向羊肠小道。
自下而上神经回路是自动的系统,大部分时间都运行得很顺利:我们知道正在发生的事情,知道应该怎么做,并且还能很好地边应付日常需要边思考其他事情。但它也存在缺陷,我们的情绪和动机导致我们产生偏见,而我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些偏见的存在,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并不知道这一点。
以社交焦虑为例。一般来说,哪怕是不明显的威胁,也会让焦虑的人倍感困扰。有社交焦虑的人遏制不了冲动,总要捕捉哪怕是最细小的拒绝信号(比如别人脸上一闪而过的厌恶表情)。这种行为反映出他们总是习惯性地以为自己是社交失败者。大多数时候,人们觉察不到自己的这种下意识的情绪反应,正是这种反应导致人们回避让他们感到焦虑的场合。
有一种巧妙的方法可以纠正自下而上的偏见,在不知不觉中重新校正人们的专注力模式(正如他们最初也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这种模式的一样)。这种“杀敌于无形”的疗法叫作“认知偏见修正”(Cognitive Bias Modification,简称CBM)。具体的做法是,向有严重社交焦虑的人展示普通人的各种照片,同时要求他们注意灯光的模式,一旦发现灯光闪烁就立刻摁下按键。
这个疗法从来不会让带有威胁意味的照片(如皱眉头的脸)与灯光闪烁同时出现。这种心理干预是下意识的,不为意识所觉察,经过几个疗程之后,自下而上神经回路学会了把专注力导向非威胁性信号。在不知不觉中,人们的专注力模式被改变了,他们的社交焦虑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CBM疗法是一种良性的利用自下而上神经回路的方式,但广告利用的却是其弱点。在熙熙攘攘的市场上,吸引眼球的传统手法(比如“创新产品”、“升级产品”、“惊喜产品”等)依然有效。但是,服务于市场营销的大脑研究已经提出了以操控无意识为基础的营销策略。比如一项研究发现,假设向人们展示奢侈品或只是让他们想象奢侈品,他们做决策时就会变得更加自以为是。
研究人们购物行为的动因,是无意识选择行为研究领域最常见的话题之一。市场营销人员希望了解如何激发大脑中的自下而上神经回路。
例如,有市场研究发现,让实验对象观看屏幕,屏幕快速闪过一种饮料以及很多笑脸,由于速度太快,图像并没有被意识所觉察,但却被自下而上神经回路捕捉到了。结果,相对于生气的脸,实验对象在屏幕闪过笑脸时,喝得饮料更多。
这项研究的结论是,尽管这些巧妙的营销手法影响了我们的购物行为,但我们“基本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自下而上意识使我们成为潜意识的奴隶。
我们当今的生活为冲动所主宰,其程度之深让人担忧。大量的广告席卷而来,利用自下而上神经回路不断刺激我们的消费欲望,让我们今天尽情消费,而不考虑明天有没有能力偿还信用卡。物欲的冲动不仅造成过度消费和过度借贷,还使我们养成了暴饮暴食以及其他戒不掉的坏习惯,比如大把大把地吃糖,或者一刻不停地盯着各式各样的电子屏幕。
专注力捕获和情绪劫持
走进别人的办公室,你最先注意到的是什么?这是了解你当时自下而上的专注力走向的线索。如果你满脑子都是财务目标,电脑屏幕上的收支报表会立刻映入你的眼帘;如果你有蜘蛛恐惧症,你会第一时间留意到窗角肮脏的蜘蛛网。
这些属于专注力的潜意识选择现象。杏仁核回路是向大脑传递情绪信号的哨兵,一旦截获到它认为有意义的东西,就会产生“专注力捕获”的现象。个头超大的昆虫、怒气冲冲的脸、蹒跚学步的小家伙,这些都是符合人脑设定的、吸引我们本能地加以注意的东西。杏仁核属于自下而上神经回路,从神经层面来说,它的反应速度比自上而下的前额叶区要快得多。杏仁核可以向上发送信号,激活上层的皮层通道,提醒相对迟钝的执行中枢保持清醒,集中专注力。
人脑的专注力机制在几十万年间不断进化,我们的祖先因此得以在危险的丛林中存活下来。在那里,毒蛇的偷袭、猛虎的攻击,时时刻刻威胁着人类祖先的生命安全。如果杏仁核的反应足够迅速,他们就可以躲过毒蛇和猛虎,逃之夭夭,并最终把这种快速反应的基因遗传给子孙后代。
毒蛇和蜘蛛似乎是人脑优先关注和警惕的两种动物。假设在我们面前快速闪过这两种动物的图像,由于速度过快,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看到了什么。但是,这些危险的动物却被我们的专注力捕获到了。自下而上意识对危险事物的识别速度要快于对普通事物的识别速度,随即响起警报(在研究蛇类或蜘蛛的专家面前闪过图像,图像会被专注力捕获,但大脑不会拉响警报)。
此外,我们的大脑很难忽略带有情绪信号的脸,特别是怒气冲冲的脸。生气的脸十分引人注目,在人群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生气的人。
人脑的构造决定了我们对“超级平常的刺激物”(比如安全、营养和性)给予反射性注意,如同猫咪一见到被绳子牵引的假老鼠就忍不住追逐。现在,广告利用这种人类本能的心理倾向,自下而上牵引我们的神经,以获得反射性注意。比如,把产品与性或名望联系起来,激活自下而上神经回路,我们就会莫名其妙地买下某些商品。
这种特殊的心理倾向使我们越来越没有招架之功。因此,酒鬼的眼睛离不开伏特加广告,好色之徒一看到性感人士拍的度假广告就迈不开腿。
自下而上的专注力捕获是大脑预先设定的心理机制,也就是说,是一种自动的和下意识的选择。当我们走神、受到干扰、专注力超载(或三者兼有)的时候,最容易出现情绪驱动专注力的现象。
但情绪有时也会失控。昨天,我坐在电脑前刚好写到这个地方,突然间腰很痛,也许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从早晨就已经发作了。我坐在桌子前,疼痛感突然蔓延全身。
我想站起来,但剧痛让我缩回到椅子里。更糟糕的是,我开始胡思乱想:我以后要残废了,还要定期注射类固醇……我越想越害怕,最后甚至想到一则新闻报道:一家管理混乱的制药厂,生产的类固醇受到真菌污染,27个病人由于注射了这种类固醇而死于脑膜炎。
疼痛发作的时候,我刚刚剪切了一大段相关主题的文字,准备放到这一部分内容中来。但由于我的专注力被疼痛和忧虑控制,我完全忘记了粘贴,以至于那段话根本没有出现在这里。
情绪劫持的现象是由杏仁核引发的,它是大脑侦察危险的雷达,时刻监测我们周围的危险。杏仁核回路一旦捕捉到威胁(或我们以为的威胁),一条向上连接前额叶区的神经元高速通道接二连三地发出信号,促使大脑底层神经激活顶层神经。这时,我们的专注力范围缩小,只关注当前引起我们不安的事件;记忆被重新组织,使我们更容易回想起任何与当前威胁有关的信息;体内分泌出大量应激荷尔蒙,身体进入蓄势待发的状态,随时准备战斗或逃跑。总之,我们高度专注于当前的困扰,而忘记了其他事情。
情绪越强烈,就越专注。情绪劫持如同强力胶,使专注力牢牢集中于当前的威胁。但问题是,专注力捕获的状态能保持多长时间呢?有研究发现,这取决于左前额叶区抑制杏仁核的能力(大脑有两个杏仁核,分别在大脑的两个半球)。
杏仁核-前额叶区神经元高速通道有分支联系左、右前额叶区。我们出现情绪劫持时,杏仁核回路“占领”并接管了右前额叶区。但左前额叶区可以向下发送信号,抑制劫持现象。
情绪弹性表示我们从激动不安恢复稳定的速度。富有弹性的人可以立即复原,他们左前额叶区的活跃程度,是缺少弹性的人的30倍。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拥有增强杏仁核-左前额叶神经回路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