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这么大年纪了,还来参加全乡镇开展的新课改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厉害了哦!”我遇见了久违的老同事,除了是打打招呼,更多的是对他这样的老同志的学习精神点赞。
“老师,别说了,我们都是来打酱油的,学校没有了年轻人,没办法,我也是被“拉壮丁”来完成任务的,老了,不管用了……”
他的一连串的客套话和我们短暂的寒暄,让我对这个曾经的老朋友另眼相看,在他的话语里,除了有谦虚的成分,更多的还是他对专业发展的底气不足。他的一脸的无赖和他一股脑的对工作的埋怨。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他的乡村教育的艰辛,更是感受到了他对一生耕耘在教育一线的执着于虔诚。感受到了一个从青春年少长成为饱经沧桑的老教师是多么的不容易。
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还在参与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对于学校来讲,这确实是一种艰难抉择。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讲,还真是需要这样的职业追求和精神。换一个角度,也是感受到更多的农村学校教师的学习的态度。
那个曾经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懵懂少年,从踏上教书育人的工作岗位那一天起,一直躬耕在教学第一线,也对教育满怀憧憬。年纪轻轻就成长为全乡镇的教学骨干,更是成为了那所偏远的农村小学的一校之长,带领一群人向着教育的诗与远方一路向前。
有人说: “没有躺平的青春,只有奔跑的岁月。”
对于教师来讲,持续不断的充电,更新教育观念,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做积极的努力,那才是教师的本职,也是优秀教师的必修课。因为他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是一个个就需要成长的个体,更是需要塑造其人格和价值的行为示范。
多年不见的老同事对教育还竟然还有如此激情,对待工作还如此认真。
我愣在办公室门口,心里仿佛有无数的伤痛压抑着。不停的在心里追问。学校的年轻教师都去哪儿了?他们的成长在哪里?他们就没有了诗与远方?
随着一阵微风吹来,办公室门前的满树枫叶正随风飘落,那些散落在秋风里的红叶,除了记录着秋天的岁月,还有那一抹浅浅的红色。
著名的“跳蚤效应”,就是努力后的“躺平”。那个原本就擅长于跳高的跳蚤,是轻而易举的就可以从杯子里跳出来的,就因为在瓶口上加了一个盖儿,限制住了他的弹跳高度而成为习惯思维,乃至于最后选择放弃。即便是再次揭开杯子盖儿,那个阻挡其再次往上跳的杯盖,就成为了跳蚤越不过去的心坎儿。
跳蚤的“悲剧”在于自我设限,把外来的力量看做是理所当然,习惯于逆来顺受。把自己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而忽略其自我的优势所在,不敢跨域雷池半步,也难于思考如何去实现自我超越。以至最后跪倒在现实生活的泥淖里。
而老同事身处一线课堂,身处偏远的乡村,本可以选择“躺平”等待退休,可他却在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选择不放弃,敢于挑战,实在是值得信赖。
现实的世界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也让我对乡村教育有了更多的遐想,更多的反思。假如大家都选择躺平,大家都选择敷衍……
一名会成长的教师,不能只做“埋头拉车”的躬耕者。如果我们做一名观察家、思想者,把学习当做日常,经常仰望星空,平视众生,洞见教育智慧,少走弯路,别走错路,说不定,收获到的可能就是教育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