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儿子学校的大门,经过一条30来米的长廊,往左拐,能进入实验幼儿园,再往前走几步,进入内院,前面就是中小学的教学楼,右边是门卫室,门卫室旁有一棵梧桐。这是我在这座小城见过的唯一的一棵梧桐树。在等候儿子放学的那十几分钟里,我常深情地仰望着那棵梧桐树,我与它之间总有一种解不开的情结……
小时候,在农村老家的路旁,也有几棵梧桐,每年春末夏初,梧桐花开,淡紫色的喇叭状的花朵挤满枝头,微风扫过,散发阵阵清香,一种高雅的生活气息,沁入心扉。民间传说:“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在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里,有这样的描述:“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庄子见惠子时说:“南方有鸟,其名为宛雏,子知之乎?夫宛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可见梧桐树的高贵典雅,以及古人对它的钟情。而在我心里,它不仅仅是一棵树,它更是我童年的梦。
梧桐树下寄情思
七岁那年,同龄玩伴都已进入学堂,唯独我与邻家外孙女珍琴,没有上学。珍琴自幼失去母亲,被送到舅舅家寄养,自然是没有读书的机会。而我,因为遭到奶奶与已经出嫁的大姑母的极力反对,父亲又极听信她们的,母亲又做不通父亲的思想工作,所以也迟迟没能上学。
我与珍琴除了放牛就是割猪菜。喂饱牛肚,割完猪菜,我们就常去梧桐树下玩耍,那是同伴们放学的必经之路,日落时分,我俩就翘首期盼,在梧桐树下等着他们放学,然后欣然从他们手上接过书包,跨在自己的腰间,好似自己放学归来,简直美极了。
年幼的我们,畏于家长的权威,只能对着梧桐憧憬,丝毫不敢表露内心对读书的渴望心迹。我们数着梧桐花的朵数,学着做计算,并用树枝在梧桐树下不停地划着别人教的那几个简单的汉字的笔画。大孩子看到我们学得那么认真,就学着大人样,嘴巴啧啧地赞叹:可惜呀!可惜!很有悟性的丫头,如果送去学堂,肯定是个好苗子!被夸赞的我们,内心由衷感到自豪。于是,我们对着梧桐树,发出豪言壮语:咱俩就在梧桐树下上学,将来就不用放牛割猪菜了!我们把对上学的情思寄藏在了梧桐树下,懵懂地度过了那一年。
分手梧桐树下
我与珍琴就像栖息在梧桐树旁那棵矮小的柳树上的麻雀,总幻想着有一天变成凤凰,展翅高飞,停靠在高大魁梧的梧桐树上。
我很幸运,母亲不惜一切,与家里人闹翻,并搬来了外婆外公,逼着父亲答应送我去上学,在外婆承诺承担所有的上学学费后,我终于可以去上学了。而珍琴终究没能如愿以偿,我们在梧桐树下就此别过,从此奠定了我们不一样的人生。
告别梧桐
我上学后,梧桐树下,只留下她那只孤单的身影,后来她不再去了。而我,每次经过那里,就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好好读书,不能辜负母亲的期望。小学五年里,我的奖状贴满了屋子,那是母亲的欣慰,也是她提醒父亲我们的女儿多么优秀的警语。
小学毕业,我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中学。初一期末测试,我年级第一,总分高出第二名六十分,初二时,我又年级第一,比第二名高出四十分。步入初三那年,父亲郑重地告诉我:为我约好了做裁缝的师傅,等我中学一毕业就去学徒。听了父亲的话,我就不再努力学习了,那一年,我的内心世界十分彷徨,曾经那么努力的我,竟浮躁得一塌糊涂,成绩一下子落到了年级十几名,是母亲,又一次拯救了我。1998年我考上了中等师范学校,离开了家,告别了梧桐树,自此,一辈子再也离不开读书的话题了。
我的伙伴,在我读师范的那一年,早早地恋爱结婚了。师范毕业前夕,我们曾相遇梧桐树下,她无比惆怅地诉说:好羡慕你能读出书来,我认不得几个字,老公给别的女人写情书,我都看不懂。说完,她仰头望着高大的梧桐,抹过眼泪,只留下一声叹息。
再见梧桐
毕业后,回到家乡,发现老家的那几棵梧桐树,突然就不见了,这让我十分失落,几次梦里都看见梧桐花开。这之后好多年都没见到过梧桐树了。参加工作第十年,有幸去南京听课,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无论大街上,还是校园里,梧桐随处可见的。再见梧桐,立即触动了我的每一根神经细胞,一阵酸楚夹杂着微微的自豪感涌上心头。梧桐和南京这座古城,早已血脉相通。它是这座城市的命脉,南京的梧桐又名法国梧桐。1872年,一位法国传教士在石鼓路种下了南京第一棵法国梧桐树。1929年,为迎接孙中山先生灵柩修中山路和陵园大道的时候,又陆续种下2万棵法国梧桐。梧桐成了南京的魂,早已融入这座古城的血液里。
南京又是一座教育名城,梧桐的古典气质糅合着教育的甜美气息,让我对它有一种初恋般的着迷。短短的几天学习时间,我都会抽时间漫步东南大学校园的梧桐树下,一棵了棵高大的梧桐,矗立道路两旁,使得道路显得格外深远而又古朴。但那矗立着一排排梧桐,绝不是哨兵,它是我生命里的古典女神。秋风扫过的落叶,泛着微黄,亲吻着行人的脚踝。我小心地拾起一片,久久凝视着:它经过大自然的雕塑,犹如张开的五指,伸手欲与莘莘学子们握手畅言,叙说你我美妙的青春。那一刻,我梦回到了少年,泪眼婆娑地站在父母的面前,请求在这里圆我的大学梦。
梧桐寄语
人生走过的路,那都是自我的史诗。在不断地回望中,渐渐看清自己,了解人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不要让落寞的灵魂,葬在了别人的脚印里。巧避命运之神的安排,奋力挣脱架在精神之端的刀刃,活出自己的生命色彩。慢慢地、慢慢地,努力再一次从你的脚下出发,去探寻教育的真知,用生命去启迪生命,于是暗暗窃喜,我又一次从你脚下出发了。
离第一次触摸课本,已近三十之年。在知识更新如此神速的今天,孩子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打开学习,去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学习内容,课本和书包不再是他们的神。重塑生命的美好,理解生命的本真,才是教育的魂,就像梧桐那样,它不再是一棵树,它是一座城的魂,它是我童年时幼小心灵向往,也是我对未来的期许。
重塑教育生命的美好,这不是一句口号,我得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提升对生命的理解力。对待生命的情感,不是非黑即白的两道线,不要只用眼睛去观察、耳朵去倾听,得用内心去体悟,生命的色彩,总是映射在人的心里。
曾经好多同事问我:你给差生辅导时,怎么那么有耐心啊?
有吗?我怎么没意识到。或许我已走出功利之心,与其说坦然面对学生,不如说是静心对待生命。我的学生们,已不乏获取知识的途径,他们需要的是我的耐心等候,哪怕我等不到他们顿悟那一刻,但我要给予他们耐心等待自己开花结果信心。
世界走得太快,心灵跟不上脚的步伐,眼前的混沌,是因为内心深处已被蒙蔽。我停靠在儿子校园的那棵梧桐树下,反复思索:教育之人,首先要打开自己的心房,给自己编织一个灿烂的梦,像梧桐那样,枝头开满优雅而又高贵花,让孩子们住进去,自由地栖息与停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