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怀念小时候,因为小时候没烦恼,没心事,慢慢人长大就有心事,有压力了。然后就找各种适当压力的方法,通过呐喊、逛吃、跑步、健身等方法来发泄。而我选择比较淡定的方法,抬头看看天空或是听听音乐。因为天空那么大会包容你的一切;音乐那么多很多音乐可以让你平复心情。
成长中的经历有开心和难过的,但是成长是一个很煎熬的过程,人成长,就必须接受很多的责任。你必须去面对它,不能选择逃避,因为逃不掉。必须为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读书的时候每个人相处没有目的性和利益性,但长大了进去社会就不一样,必须接受现实,因为无法改变。我很想保存原有的那份简单,现在一直坚持着,但我不知道还可以保持多久。人长大了就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经历,很多经历都是突发的,而且你必须接受,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这时候就需要自我进行调节,这就是每个人成长必须接受的被动经历。
随着成长的轨迹,现实就是人心都被金钱所掏空,变成了空壳,最后一点温存的爱也没了。在成长经历中经常会遇到满口的礼貌和素质教育,面前一套背后捅一刀的人。他们却不曾去思考,自己没做到有什么资格去讲所谓的仁义与道德呢?慢慢的开始讨厌大人的世界,但是回头想想应该感谢这些人。因为之前很相信不可能这三个字,但是现在遇到过这些人以后发现经常把不可能变成了现实,把压力化为了动力。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这样,有些人可能就变成了绝望。
现在很多幼儿园孩子的家长都会经常性的问一个问题:“老师,我家孩子在幼儿园听话吗?在家一点都不听话,就知道玩手机玩iPad。”听到这样的疑问句,很想回答那你们呢?孩子是白纸,都是很聪明的,如果不是因为家长也整天低头看手机会这样吗?当孩子问:“妈妈我画的怎么样?”妈妈看着手机说:“真好看。”妈妈自己觉得鼓励了孩子,这样的赞扬谁愿意接受?这般的敷衍。所以很多时候自己没做好不要去怪我们的孩子,孩子是大人的影子,他们的模仿能力极强。(本来电子设备的发明是为了给人带来便捷,但是同时给人带来了懒惰。)
再者,经常会看到大人跑道跑去追着孩子喂饭的画面,然后看着大人们很犯愁的样子。我很想说这是自找的。很多人说自己以前条件不好,所以想把所有最好的给孩子,结果孩子不知道什么叫失去,不懂得与人分享。大人们总会由着孩子的任性,导致很多孩子在幼儿园也这样,然后大人们又去请教老师。其实直接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得到需要有挑战,让他知道想得到不是想要就可以得到的。吃饭不挑食,一开始就什么都吃,如果不吃就说好肚子饿了没得吃了,就算真的饿了也不给东西吃,下次就记住了。
很多大人会抱怨自家孩子不如别人孩子,从很小说到大,结果真的最后一直这样了。为什么?这就是环境决定一切,自己父母一直这样认为,那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水平就是这样,自然提不上去。等孩子长大有开始抱怨自家孩子没良心,感觉自家孩子不孝顺。孩子都是照父母的,感觉孩子不孝顺时请先想想你是怎么对自己父母的,你的孩子就会怎么对你,妈妈洗脚这个公益广告就是活生生的对比。所以请不要抱怨孩子,做事情请先自身做好,孩子自然会进行模仿。对孩子这样,对其他事也这样。
生活中还遇到很多人,没能力但要求却很高。多少本事,多少能力,挣多少钱。这句话是对的。当你要求高的时候请扪心自问是否能力与你的要求成正比。这也是环境影响,从小就是有求必应,自然长大之后为人处事也会这样,很多细节之处通过再多经历都是磨灭不掉的。不是社会现实,而是人心,变成只能接受现实。这也是从小经历有关。导致现在越来越现实。老一辈的人经常会说现在的人没有以前那时候的好。为什么?因为现在很多人为了钱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自然就会变成这样。因为小时候的有求必应,导致长大之后知道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很多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就为了钱不惜一切代价了。穷人很穷,富人很富,穷人想着如何致富,富人想着有什么刺激的事可以做,所以安全事故也变多了,飙车,贩卖人口、吸毒、打架等等。
大人们说一切为了孩子,忙为了挣钱,但这样真的对吗?那温存的爱还剩下多少,温存的关心还剩下多少?温存的时间还剩多少?如果多一点的时间陪陪家人,多一点的时间教育孩子,会不会变的完全不一样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