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

作者: 起源矢量 | 来源:发表于2020-11-23 06:16 被阅读0次

大道之行也

两汉:戴圣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ā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职分,指职业、职守),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反对把财物弃置于地的浪费行为,但并非据为己有;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主体思想

此文在阐明“大同”社会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前景。这里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安居乐业,且各尽所能,这里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

文中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总之,此文中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幸福憧憬。虽然主观目的,只是论说礼仪、阐释古制、宣传儒家思想,但其中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却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圣贤留给全人类的思想财富。读来启人深思,鼓舞人心。

戴圣

戴圣(生卒年不详),字次君,祖籍梁国甾县(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出生于梁国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西汉时期官员、学者、礼学家、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后世称其为“小戴”。戴圣与叔父戴德曾跟随后苍学《礼》,两人被后人合称为“大小戴”。汉宣帝时,戴圣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官至九江太守。著作有《礼记》,即《小戴礼记》传为圣编。《汉书》记载成书于汉建初七年(80年)。咸淳三年(1267年),宋度宗赵禥以其籍贯地诏封戴圣为“考城伯”

相关文章

  • 品诗百首(二)——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 先秦/佚名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

  • 大道之行也

    盘古开天辟地时,宇宙混沌一片。当他将眼前的黑暗一斧劈开时,清轻者上扬而为天,浊重者下沉化为地。《清净经》载...

  •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 大道之行也

    先秦 · 《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

  • 大道之行也

  • 大道之行也

    人生在世,但求活得明白。然而世间万物,繁若星辰,如何尽知,就在于掌握规律,小范围内的规律就是小道理,囊括广泛的规律...

  •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

  • 《大道之行也》

    〔先秦〕孔子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jǔ)能, 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先秦:佚名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 两汉:戴圣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道之行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bcm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