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特色或许是一个故土的灵魂,它收留了无数思乡人的笑与泪,温暖了千万游子的胃与心。杯盏谈笑间,最惦念的还是家乡的味道。
每个地方都有一种地方特色美食,它或许是一种饮食文化在岁月中的沉淀。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做同一个地方的食物却有不同的味道。无论哪种,它折射的都是一方水土、浓郁的乡情和洋溢的热情。
油蹦蹦算是我们河东地区的特色,它是过往新年招待亲朋访客的必备单品。现在除了上了年纪的人家仍保留着这份传统外,这种食物已经被麻花和馓子所替代。
以前姥姥一到年跟前就忙着炸麻花、馓子,她不惧繁琐,炸好麻花、馓子还送给亲友巷邻。而我们则喜欢做些简单的炸蹦蹦,这个油蹦蹦和麻花、撒子味道相似,就是口感不太一样。
除夕前后,老妈及巷邻婶子们一起和面炸蹦蹦。和好的面揉上几遍,抹点油,裹上盖布,盖上锅盖,醒上半个多小时,然后揉面、搓条、揪剂子、撒上芝麻,擀成一张张的薄面片,折叠,切成比手掌略小的长方形,中间划拉两道,然后从划开的地方把上下面片从小往上翻,全部翻完后就可以热油锅炸了,一个个金色的蹦蹦在油锅里翻腾着,激溅着浪花,飘香四溢。炸好的蹦蹦放在大揽筐里面,待自然晾凉后特别干脆。
过年来客的时候端上一盘放在中间,和其他五颜六色的年货摆放一起,色彩斑斓。串门的亲朋围坐在桌子一圈,拿着脆脆的蹦蹦,说着笑着嚼着,这也许就是他们的年味。
在早起走亲戚前,如果不愿意吃饺子,就把掰碎的蹦蹦和切成块状的豆腐丁、鸡蛋、菠菜一起煮,又凑成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快手简易早餐,这在乡间备受老幼妇孺的青睐。或者直接鸡蛋面汤(干面粉和些水搅拌均匀,倒入沸水中)煮蹦蹦,刚把青菜就可以了,这应该是懒人餐饭。
这些年,除了一些老人家,年轻人都很少做。他们要么是从老人家那拿些或是买麻花和馓子吃。但你去串门总能在长辈的家里看到这小时候的稀罕物,他们年复一年的沿袭着这样的传统,年轻人可能吃的是稀罕,或许对年长者这就是一种情怀吧。任时代怎么发展,对它依然保持着热爱与执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