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鲁迅的诗,熟悉的人应该很多吧。最近回味该诗时,无意间琢磨起月光如水照缁衣这一句,诗歌可不可以这么琢磨呢?诗歌的文字向来不太好说,越是无理之处,越是有人称好,诗歌的逻辑很多也是反常的。所以我这么琢磨这一句,心里就觉得极可能会不受待见,甚至会被误解。不过也没什么,世界上对与错从来就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再说一篇小文,一个小观点,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谁会在意?如此 ,心里便坚定了起来。
月光如水照缁衣,在全诗中作用是很大的,是诗人对极大悲愤的自我压抑,也是对自己极大悲愤的一种衬托,更是对某些情势的无情控诉,吟罢低眉无写处,悲愤之情无处诉,控诉之文无处载,情有不堪,愤无可平,可又能怎样?小诗觅于刀丛,险象环生,愤而慨言,寄语新魂,无以安慰,唯有自责。忍看,忍看,忍于视也是忍于心,长夜难明,止有淡月。此时此刻夜是凉的,月是冷的,光如秋水。月光如水是深切的体感,亦是心中仅存的一线希望。从情绪和情感的角度看,月光如水绝对是合理的。
合理是合乎情理,情理不一定等同于文理,字词语句的关联也是有其规则的。跳出诗的意境与诗人的情感世界,单说这七个字的关联。月光如水是比喻,喻光如水,下面该就其水性之处发言,而后的照缁衣,完全是从光性的角度而发,如果不是律诗,完全可以去除如水二字,月光照缁衣即已完整。虽然我明白此处的月光如水是关乎诗人情感的表达,但二者终是没能兼顾。如果再考虑上文字间关联,可以写成,月光如水沾缁衣,月光如水泻缁衣,月光如水湿缁衣,月光如水透缁衣,月光如水落缁衣………这个“照”字毕竟不是不可替代的。
当然就诗作的背景而言,这个问题就是小事了,当时的诗人是要表达,是要控诉,是要宣扬,其余的一切均在其次。
时过百年,心境迵异,小议名家名诗,一字情也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