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姐说, 她对我从来不报什么期待的时候,我老是能给她惊喜。而当她开始对我的未来有所希冀,我就突然不行了。还是一连几年一蹶不振、持续令人失望的那种“不行了”。
上一次见老姐哭,是她转述奶奶和爷爷的话给我的时候,那时的我好久没有参加任何级别的考试了,家里人对我模糊的水平充满了担忧。而当时最近的那场考试,是我曾信誓旦旦承诺着会去参加的,结果又逃避了。
我姐一边留着痛恨的泪水,一边带着哭腔说:“你知道吗?奶奶听说你突然回来了,说了一句:‘她不是说十八号考试莫?(此处有乡音)咋接回来啦?’,然后露出那种特别特别失望的表情,都快哭了,爷爷奶奶一直希望知道你能考怎么样……爷爷也说:‘她要是再不考试,高考就真的敢不敢考哩。’”
我一直沉默地听着,清晰记得,自己那天听着听着也哭了。老姐在一旁啜泣,我抬起脸透过我姐卧室的阳台望着外面下午三四点的太阳,没什么表情,眼角划过无声的泪。现在写起来好像青春伤痛文学,但是当时是真的懊悔与惭愧。
因为要是有什么人敢弄哭我的姐姐和奶奶,如果是外人, 我肯定跟ta拼了。而如果那个人是自己,我当然会觉得自己——真不是个东西。
好在,山西一模救了我的命,参加了一场活着以来规模最大的考试。也就缓和了当时的愧疚。
当然,我考得很差,但好歹过了二本线。
没错,我姐一直以为我能上个三本就不错了,天天问我能不能考上三本,说文科连三本都难考,真是烦死了。
我其实不怕高考,克服恐惧的唯一方法就是面对它。也就是说,在真正面对高考之前,你想得越多、怕得越深,而且无解。那么显然,坦然面对、积极应战的效率更高。
高考的考点可以穷尽吗?我觉得不行,是个傻子都知道每年的高考都在变,都在追求新题。那我们的准备也就不太可能是完美的,只能是尽力的,最好是尽全力的。
今天是高考倒计时一个月的日子,我们家最近关于高考的言论又变了,因为家里人认为最后三十天肯定定型了,说我一定会后悔之前不好好学习,考完一定哭的比尿的还多。(这句粗俗的话来自我们家唯一的男子,我爸)
我有什么办法,只好再次无视这种无聊透顶的诅咒,身边亲近的人永远不懂你可真是烦恼啊。
每次升学考都会有遗憾,高考想必也在所难免吧。
我留了一级,认识许多2020年高考的学长学姐,我跟她们说,我现在比你们幸运的,就是我的本科还没有决定,还可以改变。我知道,大学依然有很多很多糟心事,但其实99.99%不会让你糟心到想回到高三,所以还是幸福的。
我不想留在山西上大学,我以前想去北京,我小时候就去过那里,很多很多次,因为看病。那里有很好多人,他们不会在意你有多不同,和小县城很不一样,你可以比较自在地生活。
北京人也很有意思,大人们说北京人傲慢,看不起外来人,我倒觉得北京人——男孩帅、女孩飒,还带着皇城根底下特有的自信满满,尤其感觉或多或少都会乐器,很酷,和山西人很不一样。
但我也知道实力不允许,退而求其次,我想去陕西师范大学,我妈妈在西安函授过两年,我也想去看看大名鼎鼎的十三朝古都。而且比较近,可能会比较安全。
我的专业就中文系或者历史系没跑了,我的第一份职业打算当一名人民教师,也算子承父业。很小的时候就在家里的小黑板上乱写乱画,给弟弟妹妹们讲课。我打算当六年,初高中的话正好是两届。也不是不愿为教育奉献一生,只是我从小志向太多,而一生太短。
辞职那年我爸妈肯定会反对,就像现在他们反对老姐辞掉公务员一样。但是吧,谁能管住我呢?
也没人能管住你,除了你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