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丰实细节感悟,专攻熟悉领域㈢

丰实细节感悟,专攻熟悉领域㈢

作者: 鲁言 | 来源:发表于2018-06-02 09:11 被阅读26次

————转载自王大绩老师博客

为了进一步深入说明“专攻”这一作文备考的根本原则,我们举一个覆盖全面的鲜明例子。

[例4·2006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目]

许多城市都有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称为该城市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北京的符号;天桥的杂耍、胡同的小贩吆喝是北京的符号;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是北京的符号;王府井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是北京的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北京符号。保留以往的符号,创造新的符号,是北京人的心愿。

对此,请以“北京的符号”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或看法。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面对这个题目,有人以怪异的“作文常识观”的心态曲解,认为题目在限制作文选材,甚至有“大地方主义”云云的怪论。这真是无稽之谈。在这种“作文常识观”的左右下,人们开始筛选、品评、争执,焦点集中在什么是北京的符号,什么不是北京的符号。这种评说出现在街头巷尾、博客恶搞也还罢了,如果出现、盛行在作文教学这一专业领域,那就是十足的悲哀。据说,在考试尚在进行的时候,就有电话打到北京市教育考试院,说“北京的符号”对远郊区的孩子不公正。似乎,这个题目只有市区的孩子才好写。这真是一种误解。这个题目不但北京远郊区的孩子可以写,河南的、西藏的、美国的、澳大利亚的都可以写。不是说距离产生美吗?越远越朦胧才越好写。

什么是北京的符号?北京卷的题目做出了开阔的提示:“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称作该城市的符号。”须知,“文化特征”和“传承价值”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有正向思维,还有逆向思维,更有辩证思维。正面的事物可以写,负面的也不是不能写吧?扬沙天气,有“文化特征”,北京曾经一到春天就下土;周君作人,也有“文化特征”,此君写过很多京味作品,它们是不是“北京的符号”?你说,它们不具备“传承价值”,我说,对它们的反思和批判就具有无以替代的“传承价值”。正面的素材可以正面写,可以赞颂、发扬;负面的东西可以反面看,可以反思、批判。

提示语又多角度、多层面地列举出大量例子。提示语还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北京符号。”这就从传统与现实两个方面提供了广阔的选材空间。命题犹恐不足,特别着重注明:“保留以往的符号、创造新的符号,是北京人的心愿”。

传统的北京符号,人们尽管似乎耳熟能详,其实也很见仁见智,也很变幻流动。没有绝对的静止,也没有永恒的符号。马褂曾是北京服装的符号,豆汁曾是北京饮食的符号,四合院曾是北京居所的符号,人力车曾是北京出行的符号,辫子曾是北京形象的符号,现在已让位给其他不断更迭的、令人目不暇接的新鲜符号,逐渐沉淀为悠远的陈迹。不断涌现出的新事物中,哪些能体现北京的“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就有更辽阔的发散空间。

正如上世纪六十年代安徽保姆曾一时成为北京家政服务的主力军一样,农民工,二十年前未必是北京的符号,现在可正得到越来越多北京人的认可。五十年代的十大建筑是那一时代北京的符号;八十年代又有新的十大建筑,评选新的十大建筑,是不是就在评选新的北京符号?时进廿一世纪,奥运会主体育场的“鸟巢”、中央电视台的“裤衩”,也势必在“北京的符号”上获得相当可观的认知选票。初到北京的人当然向往天安门、故宫、长城和天坛,但也无不对北京“宽阔美丽、十里春风”的街道,“复道行空、纵横盘旋”的立交桥叹为观止。谁能因为它们是舶来品,此物固非京产,而不承认它们是北京的符号?它们无疑应该是北京这一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现代化符号。

站在天安门广场,向北一看:天安门——北京第一号符号;向南用眼睛一扫:国家大剧院——西方设计院设计的西式建筑,并没有妨碍它成为北京新的符号。总设计师是法国建筑大师安德鲁。记者质问他,在天安门广场修大剧院,也不看看广场周边的建筑,弄一枚“鸟蛋”放在这里,不伦不类。安德鲁回答:“大剧院放在广场最和谐。天安门是历史的象征,大会堂是权力的象征;而大剧院是文化的象征。文化在历史和权力之间不能屈从,要处于强势,要引导权力,开创历史。”大剧院在修建时,人们很多不理解。投入使用,大家交口称赞,人们称国家大剧院是长安街上第一座柔软的符号。它没有表现威严,而是向着天空呈现出包容的姿态,将宇宙星辰揽入襟抱。

像一切审美行为一样,符号也是需要主观创造的,创造既依赖客观的条件,也要争取客观的认同。某些事物是不是北京的符号,能不能被创造成为北京的符号,可能引起争论。这一方面取决于受众的认识标准与水平,也取决于符号倡议者解说与申述的水平。奥运五环已经成为北京的标志,那么足球世界杯呢?北京是否申办世界杯,让“大力神杯”成为北京的符号?2006年德国足球世界杯比赛“千门万户不眠夜,坐看小贝与小罗”之时,央视世界杯专题节目的主持人,抛出了这个“作文题目”。现场观众虽有几分惴惴,但也做出了一致的认可。我想,这篇文章,一定已经在国家体委领导人的脑海中酝酿,甚或已经提上了体委远期的议事日程。“大力神杯”在北京巡展,2002年北京万人空巷、举城欢庆、鼓乐喧天,欢庆中国队实现走向世界杯决赛的历史性转折,新闻记者已经向足协官员提出这一问题,是2018还是2022?……“让世界杯成为北京的符号”的文章已经在书写。事异理同,符号之成为符号,离不开自身条件,也离不开对条件的认识和阐发。美国总统要写文竞选,才能成为美国的符号;故宫天坛要成为世界性的北京符号,也要书写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文章。一张图片、一个图案、一种色彩、一个动作、一声呐喊、一个手型,都曾经、正在、也可能成为未来北京的符号啊!

这一年,在北京考场上,写故宫的,写老舍的,总有千把人之多,绝大多数都是三四十分,因为他们并不熟悉故宫,连故宫几个门都不知道;也不熟悉老舍,总以为《雷雨》是老师写的呢。一位考生,熟悉北京传统的事物,不过分,但也不是义务。如果熟悉故宫,熟悉老舍,当然就应该去写故宫,写老舍;如果不熟悉呢,那可以创造北京未来的符号啊!题目明明做了提示,就是没有这个提示,也可以就自己熟悉的事物进行创造,毕竟,考生熟悉这些事物的过程,也没有离开北京吧。例如,熟悉足球的同学就可以把“大力神杯”创造成北京未来的符号。“大力神杯”成为北京的符号?现在不行,十年以后行不行?五十年之后行不行?五百年之后行不行?五十万年之后行不行?五十万年以后在北京举办世界杯足球赛,中国队终于夺冠,“大力神杯”成为北京的符号。五十万年我们做什么来呢?我们用四十九万年铲除了中国足坛假球黑哨的丑恶现象,又用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年,梳理好足协的体制,又用一年时间苦练巧练,终于夺得“大力神杯”——黑色幽默,不失精彩!

写一篇天坛是北京符号的文章,与写一篇比萨斜塔是北京符号的文章具有同等难度。天坛好写,在于客观条件充分、外显;天坛难写,在于冠冕等身,佳作如林,“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连诗仙都得搁笔。《天坛之美》能独得命题专家的青睐,被选作2006年北京高考命题的阅读文本,因为它能独登绝顶,一览众山!你再写一篇天坛?怕是相形见绌,难入阅卷人的法眼吧?比萨斜塔难写,在于客观条件无形、隐晦,甚至相当荒唐;比萨斜塔易写,在于前此无人问津,甚至没人敢想,因此容易让人耳目一新。正所谓“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北京符号”,什么又不可能成为北京的符号!天坛是前人创造的北京符号,世界公园是现代人创造的北京符号。初来北京的人向往天坛,也向往世界公园。贾樟柯的著名影片《世界》,就描摹了一群来北京打工,栖身于世界公园的农民。假想其中就有一位农民,在比萨斜塔前留影。这张以比萨斜塔为背景、题写着“北京留影”的照片,“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照”,这位农民的亲朋好友,凝视这张照片,比萨斜塔,很可能会凝定为他们心目中的北京符号吧?圆明园那残破的大水法,可以成为北京的符号;比萨斜塔也就可能成为北京的符号。内在的人文价值,应能超越地域和建筑风格形成的隔绝吧!

您当然可能不同意,那我欢迎您来辩论。我很可能是这场辩论的负方,那只能怪我对世界杯或比萨斜塔的认识不够、感悟不深。可是,记录下我们这场辩论,不就是一篇很别致的《北京的符号》吗?什么这个题目对外来的学生不公啊,使远郊的学生为难啊!拜托,懂不懂啊,您?这不仅只是文理不通,我看还涉及事理欠达!老居民有老居民的符号,新居民有新居民的符号,高楼林立是符号,农家小院也是符号。长城,曾经是闭关锁国的符号,如今是国际交流的窗口;故宫,曾经是专制帝王的符号,如今是人民认识历史的博物馆。欢迎争辩啊,让我们合写一篇《北京的符号》,拿它争个满分?实在不行,也还可以就“北京的符号”作一次探寻,发一番议论呢!命题在难为谁了嘛?

阅卷中,一位同仁问我,苏轼来过北京吗?这是来者不善,话里有话。言外之意,你到处讲“一枝一叶一盆土”,设若某位考生的“一盆土”是苏东坡,傻眼了吧?看他怎么写“北京的符号”。试问,您没到过眉州酒家,登过东坡酒楼,没尝过东坡肘子、吞过东坡肉吗?您没有在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博物馆瞻仰过东坡先生的风采吗?您没有在大街小巷的牌匾上领略过东坡先生或苏体学人的墨宝吗?您在中秋之夜没吟过或听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吗?您没有抚摸过那种才高命蹇的遭际并感受过那种豁达大度的人格力量吗?虽然您置身北京,但是您就没有以一个北京人的身份理解、感悟过苏东坡吗?您不希望他荣膺北京市荣誉市民称号,成为北京的符号吗?您应有这一痴想吧?如果我向您戏说,在北京找到了苏轼的故居或遗迹,您会不会怦然心动呢?或者,您不希望苏东坡的才情与襟怀注入北京的文化特征吗?余秋雨先生说过啊:苏东坡是中国文人的通用电码,哪怕是半山深夜、海峡阻隔、素昧平生。设若,某个班级设置了一期“北京的符号”专题墙报,同学们纷纷贴上了故宫、四合院、天桥的杂耍、胡同小贩的吆喝、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王府井商业街和中关村科技园等等材料,唯有您把“苏轼”贴了上去。我想,您一定鹤立鸡群——在一堆泥鸭、布娃娃的手工习作中,您的苏轼,没准就是爱因斯坦的那只足以彪炳史册的第三只小板凳啊!

北京是开放的北京,世界的北京;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作文题材在这里贯通。北京有植物园,种植着南北嘉木奇花;北京有动物园,驯养着世界异兽珍禽;北京有博物馆,尊奉着古今贤士英才;北京有琉璃厂,珍藏着历代翰墨文物;北京有央视的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这不是北京民俗知识的考试,也不是在标榜地方主义。作文,从来没有题材“是不是”的限制,只有感悟“好不好”的标准。

当然,可能还会有人提到“三国演义”。真的,当年我就读的“宏庙小学”,是因一座关帝庙而得名。那时没有应试压力,放学之后,我们总是三五成群窜入庙内,绕着周仓手持的大刀打斗,掀翻关帝香案上的铜炉。也就从那时起,我迷上了“三国演义”,夜夜枕读,带入梦乡。这所“宏庙小学”,正是老舍先生执教过的学校。我想,老舍先生也一定光顾过这座“三国演义”的祭殿,没准还烧过一炷高香。在老舍先生的梦境里,“五虎断魂枪”未必没和“青龙偃月刀”碰得个铿铿锵锵、火星四溅!“三国演义”因为连阔如先生的评书,上世纪五十年代风靡北京,在早间、在中午、在夜晚,随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电波传遍中国世界;绝不略逊于今日坐镇央视“百家讲坛”解读“三国”的易中天教授。老舍、评书、央视,可都是北京的符号啊。物以类聚,“三国演义”想摆脱北京的干系,怕也难!不信你就随意推开一间北京餐馆的大门,十有八九都会迎面看见关老爷的神龛。三国戏是长安戏院的重要剧目;三国书是茶馆评书的主打段子;颐和园长廊是“三国演义”的画廊,中华世纪坛的黄铜甬道,也郑重镌刻着“三国”的历史足迹——“三国演义”的国家统一、建功立业的主题,不正切合“北京符号”的一项重要内容吗?

甭说苏轼、关羽了,居里夫人、爱因斯坦,谁不能被创造为北京的符号?北京有多少座中小学的校园里矗立着这两位科学家的塑像,楼廊上悬挂着这两位科学家的照片?他们那种热爱祖国、追求自由、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更是多少北京学子的精神营养和人生榜样!我们何不写一篇作文,向北京市政府建言,追赠居里夫人和爱因斯坦北京市荣誉市民的称号,把北京城市的金钥匙隆重地送到他们的墓园。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如果有居里夫人和爱因斯坦做象征符号,必将更具有爱国与科学精神的内在力量,必将更加熠熠生辉!

此时,我又想起前面提到的2005年福建省的高考满分作文“八、十八、二十八”。这一年,福建省高考作文题目是关于“圆与星”的图形材料作文。这篇作文陈述了一个并不陌生的童话,揭示出一个并不生疏的现实。如果考场作文不能呈现缤纷异彩,我们能责怪作文题目吗?作文题目非但没有设置题材的樊篱,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着重提示过啊。我们口口声声说“新课标”,口口声声说“创新思维”,而在实际作文教学,在最应包容、最能展示学生创新思维的领域里,不但不去激发,不去激励学生“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不去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去鞭策学生“衣带渐宽终不悔”,孜孜以求地把创新意识转化为创新能力;反而有意无意地把自己思维的“柏林墙”强加给高考作文题目,并以此指导自己的作文教学,固执地逼迫学生虚假、空洞的“代圣人言”。那作文教学的出路在哪里?教育改革的出路在哪里?

2006年福建高考作文题“戈多来了”、天津高考作文题“愿景”、广东高考作文题“雕刻我心中的天使”、上海高考作文题“我想我住你的手”等等,个个命题组苦心孤诣出的其实是一道题目,一道开阔、普适而贯通的题目。创建北京新的符号,体现的就是对北京现实的理解、对北京未来的憧憬、对北京殷切的期望,对北京美好的祝福;也就是期盼着人人心中都有的,但是答案丰富多彩的那一位“戈多”。

有人说,北京卷就以“符号”为话题多好。我认为,究竟是“北京的符号”好,还是“符号”好?不宜简单评判。比之门槛,“符号”30公分,那“北京的符号”就50公分。高点好还是低点好?从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人才的任务出发,需要依考生水平和录取比例而定;从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的任务出发,需要依对中学作文教学现状的估价和期待而定。就好比奥运跳高比赛,及格线定高了,入选的人不够;及格线定低了,入选的人太多。斟酌恰当,实现两个“有利于”就是好命题。

围绕这篇作文的立意和选材范围,北京市阅卷领导小组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因为如果蜗居在“作文常识观”内,对作文题目为思维提供的广阔空间没有认识,我们就无法对感悟生活,“专攻”熟悉素材的作文备考方式树立信心。

因为作文题目的明确提示,因为“新课标”对高中写作的要求符合思维规律和写作规律,潮流浩荡,阅卷领导小组趋于共识是理所当然的。

北京阅卷领导小组组长、北大中文系主任陈跃红教授,在《符号的象征空间》一文中这样说:

我们生活在一个城市里,这个城市赋予我们的象征意义总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有整体的政治、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城市象征符号,也有局部的、专业的、景观的、遗迹的城市符号,更有属于地域、群体和社区的城市符号象征,甚至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参与和解释中去建立自己关于这个城市的符号象征。……符号及其象征总是说不尽,道不完的,浓妆淡抹皆相宜,全看考生,或者说作者怎么去认识,理解和描写了。

北京阅卷领导小组成员、人大中文系博士生导师马相武教授,在《2006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要评》一文中写道:

专家当中,也有似乎带点“另类”的主张。这就是特级语文教师王大绩先生所提出的观点:无所谓什么是什么不是北京符号,关键是看考生如何看待如何提出如何演绎某种很平常的事物现象,并使其最终被读者认可:这就是北京符号。他的这个观点,我基本上是同意的。因为这样强调,应该是更加有利于考生发挥出奇制胜和语言周旋的本领。在一定意义上,他是在鼓励创新和创意,鼓励独特性和日常性,也是鼓励以似乎平凡普通的取材,奇兀超常的思维和议论最终征服听众读者。

最终,北京市高考语文阅卷领导小组,在题为《2006年高考北京卷语文命题总体评价》的报告中作了明确表述:

说苏轼是北京的符号,听起来似乎荒谬。当北京人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浅尝辄止、自以为是、不求甚解的时候,石钟山下的苏东坡就可能成为北京人仰慕的一个符号了。说司马迁是北京的符号,听起来似乎荒谬。当北京人迫于种种压力失掉了尊严和信仰的时候,“天地苍茫一根骨”的司马迁就可能成为北京人仰慕的一个符号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北京的包容与大气,又有什么绝对永远不能成为北京的符号呢?从这个意义上说,什么都可能成为符号,而让它们真正成为某种符号,必须仰仗的则是写作者卓越的思维。

同理,说大熊猫是北京的符号,那不是胡说八道吗?当北京要举行亚运会的时候,憨态可掬的盼盼就成了北京的符号。作为1990年亚运会的吉祥物,盼盼代表北京迎接亚洲及世界的朋友,各国人民也是通过盼盼认识北京的。说藏羚羊是北京的符号,那不是强词夺理吗?当北京要举办奥运会的时候,娇俏的迎迎就成了北京的符号。不只迎迎,福娃家庭有五位呢!盼盼的弟弟晶晶再次成为北京符号——兄弟二人,相差十八岁。

“总体评价”说得没错,我们的写作就是要顺应时代潮流,切合民族需求,培养同学卓越的思维,而不是平庸的思维。说是“卓越的思维”,其实并不神秘。有一个几乎人所共知的笑话:一个人特别懒,他媳妇儿回娘家,烙了张大烙饼套到他脖子上,媳妇儿回来,他饿死了——他把靠近嘴巴的饼吃了,就是不知道把饼转一转。这位仁兄就是没有卓越的思维。如果嘴前有饼吃——熟悉故宫、老舍——那当然就吃前面的,不吃才有精神病;如果前面没有——不熟悉故宫、老舍,那能不能把饼转一转呢?转5度,转10度,转180度,还是有饼可吃吧?不就饿不死了吗?什么叫饿死?写了这么多年,这么多篇作文,结果只得三四十分,就和饿死差不多!

“北京的符号”这个作文题目在高考中出现,是“新课标”推进的一个必然成果。围绕这个题目展开的讨论和结果,体现着“作文常识观”与“作文思维观”的代谢。作文题目为“专攻”熟悉的素材,提供了坚实的保证。(见右图)

我们多么希望在考场上见到:

2016年,南水北调工程胜利竣工,城郊四座大型水库,描绘出北京波光粼粼的新符号;

2026年,北京市首座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示范高中评选产生,教育界有了务实的符号;

2036年,台湾回归终于实现,祖国统一纪念碑在北京隆重揭幕,成为北京精彩的符号;

2046年,北京承办第27届足球世界杯赛,中国队夺冠,“大力神杯”终成北京的符号;

2056年,环绕北京的绿化带合拢,绿化带宽三十公里,像北京一挂绿色项链般的符号;

2066年,文革博物馆剪彩开馆,馆藏纪录了那段特殊历史,成为北京警示千秋的符号;

2076年,北京航天枢纽落成,连通着太阳系内外的星球,成为北京面向宇宙的符号……

我们多么希望在考场上见到:

蓝天白云绿树的故事,藏羚羊大熊猫的童话;

遐想北京符号的蓝图,创造北京符号的抱负;

英姿勃发的书生意气,指点江山的少年豪情……

写到这里,我不由想到杰出的语文思想家顾德希老师的一段精彩譬喻。那是1998年初冬的广州,顾老师谈到我在当地的一次作文讲座,他对我说了这样一段话:你讲的实际就是克服作文一般化。譬如问“一个眼镜盒里装的是什么”,回答说“一副眼镜”,那就没有多少价值,因为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如果回答“一张照片”,这就是克服一般化,就是创新思维,可也就需要解释一下,眼镜盒里何以装进了这张照片?如果回答“半张照片”,这可能就有一段悲欢离合的故事,也可能关系到国家安全——特务不经常用半张照片接头吗?……

顾老师这番话可谓醍醐灌顶,应能给我们极大的启发,使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明确线路,两条看似相反,本质却相同的线路。一条是展开正向思维的、保留以往符号的线路:眼镜盒里装眼镜吗?那难点就在于必须说得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更精彩。另一条是展示逆向思维的、创造新的符号的线路:眼镜盒里装照片?你说那里面装一窝狗熊也行啊,只要你有本领让读者心悦诚服。前者重在“写好”,后者重在“写通”。

眼镜盒里能装一窝狗熊?这不是信口雌黄吗?那我们就尝试一下,让狗熊进眼镜盒:

这是世界上最后一窝毛茸茸的,现在水淋淋的可爱又可怜的狗熊,让一位老科学家装进他的眼镜盒,带着它们离开这个生态环境彻底破坏的地球,飞往潘多拉星球,寻找新的家园……

您可能还要说,这无非是一个童话,一则科幻作品的创意。我这里说的可是真真确确的。老科学家装到眼镜盒里的是什么?狗熊的胚胎、基因,狗熊的一张照片,行不行?狗熊进不了眼镜盒,能不能转化一下思维呢?连吴承恩都知道,孙悟空进不了铁扇公主的肚子,得变成一只小虫才行。拜托,脖子上套的烙饼能不能转一转呀?等着饿死呀?思维勤奋一点嘛!这篇作文我写不好,那是因为我不熟悉生物;但是我坚信,熟悉生物的同学,能写得相当精彩。

什么叫创新?创新的本质就是“超越”,而“超越”,就是使“荒诞”合理化的过程。“白发三千丈”、“南朝四百八十寺”、“红刀子进白刀子出”、“在他的胸膛,一百次地,烙铁曾经来回”是“超越”;“这大清朝是我们大家的”、“这一回我要自己找婆家”、“一国两制”、“苏东坡是北京的符号”也是超越。每天打断我们观赏电视节目的两句广告词说得多么好啊,一句是:“一切皆有可能!”,另一句是:“我能!”我们说他好,因为它启示了为人之道,也启示了为文之道。高考命题专家和阅卷老师当然都明白,作文考试虽然不是遴选文学家,也绝不应扼杀创新思维的萌芽——毕竟,创新,是民族生存发展的原动力。

冯小刚导演的贺岁电影《天下无贼》里有一句经典台词:“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的确,“新课标”高考作文题,开拓着同学的视野,他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冯小刚还曾在世界杯的电视访谈里口吐莲花:足球其实就是想象力和体力的结合。这不应对我们的作文有些启发吗?“想象力”就是“想得到”,“体力”就是“写得出”啊!冯导演还戏谑而又不无严肃地说:中国电影的想象力不怎么样,但比中国足球的想象力要强些。但愿某一天,中国足球教练员不会口吐恶气:中国足球的想象力不怎么样,但比中国高考作文的想象力要强些。为此,我们能不自勉?

还是让我们看两篇作文吧。

[例文1]北京的符号

                        ——老舍与北京

我看见祥子手里拨弄着现洋,心中盘算着买车,嘴里念叨着自己的小九九,身旁老北京洋车黑漆漆的车身、亮晶晶的瓦圈,闪着光;我看见王利发忙着擦桌子码茶碗招呼客人,手里拎着老北京的大茶壶,壶嘴徐徐吐着水雾;我看见祁家正房的清水脊子旁石榴正红,天井的八仙桌上老北京的兔儿爷昂首挺胸,老太爷微笑点头;我看见沙子龙直视徒众一言不发,心中暗道:“不传!不传!”,堂前老北京那只镖局长枪,静静倚立墙角,与主人遥相呼应……

[四部作品,四处细节,充分表明老舍先生的作品是当之无愧的“北京的符号”。]

读老舍先生的书,仿佛被书中人物引领着,游览北京的街巷,呼吸北京的气息,欣赏北京的色彩,聆听北京的节奏,感受北京的心情……老舍先生的作品,就是老北京的符号啊![我们甚至没有感觉到作文用了排比,但是它已经获得了排比全部的修辞效果,因为写的是熟悉的素材。]

那是老北京的丝丝缕缕、点点滴滴。似一段京胡弦语,激越铿锵,余韵悠长;如一壶茉莉花茶,馥郁芬芳,回味无穷。

[读来有滋有味,余韵悠长,回味无穷,因为写的是熟悉的素材。]

忘不了老舍先生品北京饮食——“良乡的肥大的栗子,过了砂糖在锅里‘唰唰’地炒着,连锅下的茶烟都是香的”,“高粱红的河蟹,用竹篓装着,沿街高声叫卖;而会享受的人们,会在酒楼里,用小小的木锤,轻轻敲裂那毛茸茸的蟹脚”——只有老北京才会有如此诱人的风味;也只有老舍先生,才能领略得如此动情传神!

[《四世同堂》里的描写细节,作文信手拈来。也只有这位考生,才配写老舍先生。]

老舍先生虽然祖籍山东,可他却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更无比地爱着北京。他爱老北京的一切,正如旧历年张贴的年画:喜庆、稚拙,又不失王者的大气;细致、精巧,更传达着文化的气息。老舍先生正是用自己的笔,用自己的心,以自己对北京的无比热爱,描绘出一个真实而又理想的北京,一个现实而又诗意的北京。于是,老舍先生的文字,老舍先生的名字,也因此成了北京的象征、北京的符号。

[细节与感悟交织,构成了摇曳多姿的文字——老舍先生的文字是北京传统当之无愧的符号。]

老舍先生出过国,留过洋,他自然懂得时代终究会推动“老北京”变成“新北京”,这是一种欣喜与哀婉交织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也常常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来。——《四世同堂》的主人公瑞宣,喜欢逛八面槽、大栅栏、琉璃厂,可他也惋叹“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店铺都会消失”。正因为此,老舍先生在新时代北京的舞台上,努力创造着新北京的语言和形象,创造着新北京的符号。

[仍然是细节与感悟交织,构成了摇曳多姿的文字——老舍先生用文字创造着北京新的符号。]

于是,作为北京符号发现者、热爱者和创造者的老舍先生,也成为了北京历史与现实的,北京人眼里与心中的,一座永恒的丰碑。

这是一篇“眼镜盒里装眼镜”,恪守传统的作文。在数百上千篇以老舍为素材的作文中,这大约是唯一的一篇满分作文。《北京晚报》发表这篇作文是,编者加的大字标题是“学生爱老舍,作文的满分”。这“爱”体现在哪里?体现在对细节的把握和感悟中。这位考生熟悉老舍,在他那里,老舍先生并不是僵死素材,而是源头活水。他认识老舍先生的历史渊源、传统贡献、现实地位、时尚价值,以及对未来的意义。唐人杜牧诗中说:“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老舍先生辞世四十多年了,但是“铁未销”,精神风骨还在。我们需要把熟悉的素材(例如老舍),放到生活的长河中涤洗;或者说以熟悉的素材(例如老舍)为窗口,认识、感悟生活。

[例文2] 北京的符号

——《首都文化报》专栏

[编者按]为筹建“京华人物大观园”,本报日前起特辟“北京人物符号”专栏。请读者推荐心目中最能体现北京文化或人文精神,堪称“北京的符号”的候选人物。不限年代、不拘地域,呼唤海阔天空的倡议,期待传统创新的碰撞。评选以来,新意迭出,以下两篇,提供品评。

[“专栏”,也是一种普适性的作文结构样式。“编者按”和“编后记”使得铺垫和阐述简便而自然]

㈠推荐对象:苏轼

推荐理由:东坡先生不是北京人,一生可能也从未涉足这片当时的荒蛮僻壤。但是,他汪洋恣肆的才学、光风霁月的襟抱、忧思天下的情怀,却是北京人汲取精神力量的不竭源泉。茶馆酒肆里,说书人一段“苏学士三难老禅师”就着大碗茶、二锅头的芳醇令人朵颐生香,北京人爱这种智慧与幽默;教室书房中,读书人一首“大江东去”吟诵得三海动容、九龙欲腾,北京人歆羡这种豪迈与旷达;舞台电视上,歌唱家一曲“明月几时有”的婉转清唱让多少人怦然心动,北京人敬重这种胸怀与气度……苏东坡是中国文人的通用电码,当然更是北京人的精神偶像,希望他成为北京闪亮的符号。

[作文首先突破了一种思维定式,它不是在回答“什么是北京的符号”,而是表达一种对北京的希望,提出一种对北京的建议。作为一种时尚的希望和建议,当然是可以的。这种希望和建议,当然也有现实基础。

中华世纪坛有一条270米长的青铜甬道,上面镌刻着中华民族五千年重大历史事件;中华世纪坛还矗立着从老子、孔子到冼星海、梅兰芳共40位中华古今杰出人物的雕塑,肯定挂一漏万。用四十个人物涵盖五千年,当然是挂一漏万。网上显示,北京人对此只有一个意见:这四十尊雕塑中,为什么没有苏东坡?看来,让苏东坡在北京有一尊“符号”式的雕像,是许多北京人的心愿。作文顺应的正是这种“民心”吧。作文选用报刊征文的结构样式,使得这种心愿的表达更为稳妥。别辟蹊径的成功,靠的是“专攻”,是细节和感悟。]

㈡推荐对象:玛丽·居里

推荐理由:科学没有国界,伟大的人格同样没有国界,居里夫人的杰出贡献、高贵美德光耀世界。在清贫中,她将历尽艰难提取出的世上最昂贵的金属——1克纯净氯化镭,无偿捐给实验室。她始终拒绝申请专利,让世界上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利用她的成果。世界大战爆发,她奉献出自己发明的X射线设备,并亲自教授前线医护人员使用这项新技术。她把一切——包括生命都献给了人类的进步事业。今天,几乎北京每所中小学校园中都有她的雕像或画像,她的精神感召着一代又一代北京青少年的成长。如果有可能,希望追授她为北京市荣誉市民,让她的精神润泽北京的大街小巷。

[有的人,一辈子、几代人生活在北京,什么也没有北京留下;不错,居里夫人没有来过北京,但她的精神却深入人心。回顾,现实的北京深受居里夫人精神的影响;瞻望,未来的北京也需要居里夫人精神的润泽]

[编后记]北京文化,源远流长;北京精神,与时俱进;北京符号,丰富多彩。希望各位别出心裁,推荐你心目中的“北京人物符号”,让北京在时空交融中更加熠熠生辉!

[全是真理:“文化特征”与“传承价值”都是运动的,而不是僵死的]

这是一篇“眼镜盒里装狗熊”,别辟蹊径的作文。作文作者熟悉的素材是苏东坡和居里夫人,当然,这种熟悉也不是死背素材,而是以苏东坡和居里夫人为窗口感悟生活,充分认识了苏东坡和居里夫人的历史渊源、传统贡献、现实地位、时尚价值,以及对未来的意义。正因为此,“苏东坡”和“居里夫人”这两则素材与“北京的符号”这个作文题目完全合拍。都很好地体现出生活长河中一朵浪花的本质。

用“苏东坡”作素材,不能写“北京的符号”吗?“例文2”做出了很好的回答。其实,作文写得还有几分拘谨,几分造作。简而易行,我们只需要变化一下角度:

我是一个两岁多的小女孩,第一次由河南来到北京。表姐把我带到她们学校。绿树掩映的校园里有许多人物雕像。我们看了这个,又看那个。“哎,这个雕像她可真美!”表姐告诉我:“这是居里夫人。”她拉着我的小手,坐到雕像对面的草坪上,娓娓动听地给我讲述居里夫人那些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故事。我两岁多的幼小心灵被深深震撼。我这初次北京之行,别的什么都没有记住,我只记住了居里夫人。在我心里,居里夫人就是北京的符号,我要向她学习,也成为一位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人……

变换一下角度,无非是把脖子上的烙饼转动一下,就更利于表达对熟悉素材的感悟。请看2006年天津考场的一篇满分作文。

[例文] 愿景

No War,我高举反战牌,一颗子弹穿过了我的眉心,我倒下了,而我的牌子依然立着。

它永远不会倒,那是我的愿景:我希望这个世界没有战争。

我是一名记者,战争刚刚打响,我就带着摄像机来到了这片陌生的土地上,为了获得第一手新闻资料,我冒着枪林弹雨往来于各个城市,穿梭于大街小巷。

这短短的三个月让我知道了什么是人间地狱。

在这里,人们吃不饱、穿不暖;在这里人们没有饮用水来源,只有靠雨水生活;在这里,每天都有人流血;在这里,每天都有人死去:在这里,每天都有熟悉的面孔在我身边消失;在这里,每天都有熟悉的笑容随风飘向远方;在这里,我的眼睛和镜头让我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同时,我的内心深处更强烈地感觉到要是没有战争,该多好啊!

经历战争,犹如一场心灵的洗涤。

当我提着摄像机跟随人们走上大街时,我震惊了。人们手中拿着各式各样的“武器”,走上街头,向侵略者示威,有老人、有妇女、有儿童,在他们的眼中我看不到失去亲人的悲伤,在他们眼中我看不到战争给他们带来的恐惧,只有坚毅、勇敢、愤怒的眼神,我被这个民族震撼了。我多么希望没有战争,那么这个民族将会多么强大,同时,我也坚信它迟早会强大起来的,因为这样的民族是不会被打倒的。

我知道我没有走,在这弥留之际,我回想起了这三个月所走过的历程,回想起了历史。

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没有战争只有四百年,和平只让人类享受了四百年的快乐,就被战争的阴影驱散,难道我们还未吸取教训吗?有过两次世界大战,欧洲损失惨重,欧洲人民痛苦不堪,有过两伊战争,更是掀起了阿拉伯世界的混乱,中东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本来富饶美丽的土地千疮百孔,是贪婪,是私欲吞噬了人们的心灵,发动了战争。醒悟吧,让爱来帮助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脑中一阵巨痛,我知道死神在向我招手,我用尽最后的力气想要挤出一句话,却未等我张口,生命的最后一秒已然飞走。

在飘向远方的那一刻,我似乎感知到人们听见了我心中的呐喊,让我的心告诉他们,再用他们的心告诉全世界:我们不要战争,不要!

这篇作文是谁写的?按作文表达的角度,出自一位死去的战地记者之手;当然,他只是一位考生的考场作文。“死去的人”都可以写作;两岁多的小女孩,怎么不行?这篇“愿景”写得好,根本原因是这位作者写的是熟悉的素材,对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对战地记者的生活,他有丰富的细节和充分的感悟。而变化一下写作的角度,就使得作文焕发出更为动人的魅力。

别辟蹊径,也可以用“移花接木”的形式表现。2007年,一次在杭州讲课,我谈到了自己对作文备考“一枝一叶一盆土”的见解。课间休息时,一位青年教师问我:您说用苏东坡作素材什么作文题目都可以写?我回答他:岂止苏东坡?我们熟悉的任何素材,都何以用来写任何题目。这位老师说:我们现在不希望同学写历史人物,我们希望他们关注现实,我们这次模拟考试的作文题目是“农民工”,您说,“农民工”怎么写苏东坡?这位青年教师的困惑很有代表性。他仍然是用“死背素材法”来认识“一枝一叶一盆土”,他对这种做法所提倡的“感悟生活”的根本并没有理解。且不用说疏浚西湖,修造苏堤,苏东坡征发过多少农民工。难道我们就不能拉着苏东坡的手叫他农民工吗?农民工需要不需要从容淡定,豁达大度,百折不挠?农民工里有多少苏东坡式的人物?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和苏东坡被流放岭南有多少相似?“明月夜,短松岗”,苏东坡怀念爱妻王弗,农民工就不怀想自己的妻子吗?中秋节的夜晚,农民工也有声无声地唱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吧?……

文学作品中的人和事,很多都有原型,原型在作品中并不出现,也不被拘泥。这里重要的不再是原型本身,而是原型给作者带来的启迪和感悟。有的人,终生研究一个人物,一件事物,能够受用一辈子,并不仅限于他的专业论文,也在提升他对生活整体的感悟水平吧?

上述这些,还远不是“一枝一叶一盆土”的全部涵义。其余的,相信读者将在下一章里得到更真确的认识。

相关文章

  • 丰实细节感悟,专攻熟悉领域㈡

    ————转载自王大绩老师 [续(一)]看一篇例文。 [例文]转折 ——十个海子的复活 2003年3月26日·晴 [...

  • 丰实细节感悟,专攻熟悉领域㈠

    ————转载自王大绩老师 充实细节、感悟生活是作文成功的两大柱石。“细节决定成败”。以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事物为窗...

  • 丰实细节感悟,专攻熟悉领域㈢

    ————转载自王大绩老师博客 为了进一步深入说明“专攻”这一作文备考的根本原则,我们举一个覆盖全面的鲜明例子。 [...

  • excel的几个层级

    近期专攻excel相关领域,看了很多的资料,总结出了几个关于excel层级和段位的想法。 1.熟悉Excel界面,...

  • 术业有专攻 邂逅新一代森林人的魅力越野行

    什么都会的人其实什么都不会,术业有专攻,精力都有限,小领域大专家。聚焦再聚焦,极致在极致,细节有魔鬼。人生、经济...

  • 局限

    我们只喜欢在我们熟悉的领域张牙舞爪,一旦到了全新的领域,就基本上是一筹莫展,哀怨天地了。术业有专攻,今天在此...

  • 熟悉的领域

    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和擅长的领域,术业有专攻,所谓强项无非是以自己之长与别的短处做了比较,就好比拳击冠军和围棋高手的...

  • 跟进目标

    术业有专攻,回归本真! 收回本心,专攻随笔!不再另辟蹊径,在探索发现中做自己想做的领域! 散文,小说,游记不再触碰...

  • 写作专攻自己擅长的领域

    写作一定选合适自己的风格,合适的自己的话术写,自己比较熟的领域写,不要自己不适合的,硬挤进去,这个词不达意,词穷,...

  • 写作有专攻

    俗话说:术业有专攻。写作也应该有专门的领域,我的专攻方向为“情感”。情感共分为三大类型:爱情,亲情,友情。细分下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丰实细节感悟,专攻熟悉领域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bgl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