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我跟妯娌聊起了老洪的房子,妯娌轻轻叹了口气,娓娓道来:“一幢房子算什么,他早已买下了他家屋后的四五亩地,也不知得花多少钱?这件事在整个村子里人尽皆知了。”
我透过窗户往屋后一瞧,只见一望无际的田野,种着各种蔬菜,一片翠色欲流。微风轻拂,漾起一阵阵绿波,活泼地延伸至天际,涌动着纯朴的大自然气息,尽显生机活力。
“买了那么多地,可能是投资吧?”我心里暗自猜测着,也实在想不出其他的用途。
“听说是他们两兄弟要各再建一座房,其他的建厂房。”妯娌告诉我。
“怎么了?不想在大城市发展?他们广东的生意不是做得风生水起的,怎么舍得放下?”我不可置信地问道,“现在,大家都争着往城里挤,谁肯轻易放弃大城市的生活呢?”
“我最初也这么想的。”妯娌说道,“直到上次跟老洪聊天,才了解到他们兄弟俩想找个合适的时机,回老家创业。”
“老家人流量少,销量能有多少?”不懂生意的我不由得瞎操心了。
“其实,这几年大城市生意也不好做。网购冲击太大,生意日渐萧条。拿货欠账的不少,要是再碰上个本地人欠账,更是别想要了。”一直在外地做生意的妯娌大吐苦水。
原来,风光的背后还有这些不为人知的事,不做生意是无法体会到这种辛苦的。我关心地问:“今年欠账多吗?”
“零售的还好,一般不会欠账。但批发的,欠账是常有的事。到年前,还有七八万的账没有结完。”说到这里,妯娌的笑容不见了。
这时,空气似乎凝固了,我无语了,过了好一阵子,才小心地问道:“那这些钱,他们会自动还上来,还是要催账?”
“这也难说,大部分是会主动还的,但每年总有那么一两桩要一催再催的。”妯娌悠悠地说。
“这样欠一次,连本钱也捞不回,那不是白干了吗?不欠不行吗?”我无法接受这种生意之道,便脱口而出。
“这些欠账的都是多年的老顾客,哪天他突然说,这几天周转不灵,先拿点货,过两天就还上。你说,不让欠,是不是要失去这个老顾客了。”这也是迫不得已,妯娌无奈极了。
“但欠了,万一还不上,他还会来拿货吗?”我说出了心中的疑虑,追问道。
“正常都会,我们做生意也经常不用现钱拿货。”妯娌告诉了我生意场上的规则。
“那不是你欠我的,我欠你的?”我觉得很不可思议。
“批发的都是这样。像老洪都是搞批发的,欠款肯定更严重。”妯娌像个行家似的,证据确凿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大城市虽然资源丰富,但生意也不是那么好做的,难怪老洪想回来,还是家乡好。”我总算有点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其实老洪在老家建个厂房,两兄弟分工合作,生产、配送、销售等环节形成一条龙服务,利润更高。”看来妯娌还是挺赞成老洪的做法。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无奈。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光鲜的外表,却听不到内心的声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