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几天我一直在梳理新书的文稿,目前已经大概有近8万字。在梳理的时候,我还顺便看了一下我第一本书《刻意学习》和第二本书《持续行动》的文稿。看了以后非常感慨,时间过得真快,在我出第一本书的时候,我还不到30岁。
持续写作的一个好处是,当你回头看自己以前的文字,穿越时空,能明显感到变化,这比比自己每天这样写下来所感受到的变化,要明显得多。一个人不同年代的文字就像岁月的断层,可以折射出不同时间的精神状态,性格气质的变化。
这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就像给我们的精神世界拍了个照。我们都会有自己小时候的照片,那是关于我们的外形的、长相的,但是我们关于自己精神世界的演变,如果想留下照片,就只能靠文字了。毕竟即使去拍个核磁共振,也是看不出自己大脑思想变化的。这就是持续写作的好处,我们在用文字形成记忆的年轮。
2
我记得在出第一本书的时候,内心还是非常忐忑的。书上市就会被很多陌生人看到,内心迫切希望获得一些好评,对差评特别敏感,特别想去解释。现在看来其实还是内心不够强大,还没有充分成长起来,所以特别希望获得外界的肯定。
人的认知是很容易被带偏的,这可能是由于损失厌恶。我们可能会收到100个好评,但是一旦看到一两个差评,就会忽略掉数量是10倍甚至100倍的好评。有一件事情令我印象特别深刻,准备第一本书的时候,为了纪念我的1000天持续行动,从公众号当中特意筛选了一些文章,作为各个时期的心态变化的见证,我还特意在文章下面留下初稿日期以及修订的日期。没想到还有人专门批评,说我为什么要把几年前的公众号上的文章放在书里边。
现在看,这个留言其实隐藏着几条逻辑。第一就是公众号上的文章不应该出现在书里,背后的逻辑是首先公众号的文章是免费的,书是花钱买的,所以公众号的文章免费的东西不能花钱再卖一遍。第二公众号的文章质量是偏差的,而图书应该收入质量更好的内容,所以把公众号的文章放在书里面是不可取的。
虽然我第一本书一大半内容是新写的,不过我当时竟然觉得他说的挺有道理的,真的觉得自己写一本书,选用公众号的内容有点不太地道似的。于是我在写第二本书的时候,就没有用公众号上的文章,对着Word文档直接撸了十几万字,展示了我强大的知识储备。你看,我就偏偏较上劲了。(唯一例外的是,最后终稿追加了一篇《Scalers:茅草着得快,硬柴更耐烧》,因为我太喜欢了。)
我心想,这回说我的书上的文章都是公众号上的文章的人,应该闭嘴了吧。不过挺有意思的事情,等到第二本书上市的时候,我居然还看到还有人评论说这怎么都是公众号上的文章……当时我差点就拍桌子了,那你给我找找看哪个公众号上有呗!
3
不过在那一瞬间,我就突然理解了:别人怎么说,你根本控制不了,而且那人是谁,我也不知道。所以这些其实不重要。反正不管你这书怎么写的,我都可以说,是公众号上的,说完就跑呗。那么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其实我是不清楚的,也许是宝贝今天不开心呢。所以我也不必要因为这样的评论而感到困惑。
其实从一本书的角度来看,假如说作者认真在写公众号上的内容,那么形成初稿的时候,从中摘取整编形成新的文字,使其更有价值,这件事情未尝不可。否则的话,写公众号越多的人,不就是越吃亏,毕竟之前的文字已经先行沉淀在网络上了。换句话说,即使在公众号上出现的文章,整编到书中也不是没有价值。你在网上能看到很多公版书的免费版,但是如果你要精读,你仍然会买一本。而且相比书的发行量来说,我的公众号上的文章阅读量并不高,其实真正看过的人也不算多。如果我让你去看我三年前这个时候写的文章,你可能都找不到。即使你梳理成书、整编修订,以方便读者取用,也仍然是有价值的。
所以现在回头再看,在那个时候我其实被带偏了。当有人说我的书上的文章都是公众号的文章,我想非常认真地去证明,即使不用公众号的文章,我现写出一本新书十几万字,洋洋洒洒,其实没有任何问题。而我真正这么做,仍然有人会用一样的话发表评论,而发表这样的评论其实是不需要任何成本的,只要到处这么说就可以了。这就是我们现在在网上说的杠精、喷子或者所谓的键盘侠,说话是不需要付出任何成本的,说话获得的快感却是非常高的,比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干出一番事情可要容易多了。
这让我想到在电影《让子弹飞》里,米粉店老板说六子吃了两碗粉,只给了一碗钱,而六子到最后居然当众切腹自证清白。艺术还真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不过写故事骂人的技术,我还是需要再刻意学习一下。
我现在的理解是,你怎么说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写一本书的时候是不是认真,是不是真正把我所想、所思呈现出来。而这些内容素材,是来自于我以前的公众号的摘编整合,或者来自于我尚未披露的文稿,或者来自于我的行动感悟,其实并不重要,因为都是我自己的原创和思考。想明白这个问题之后,我就不再纠结这件事情了。反正都是我自己写的内容,是我自己的智力资产,我想怎么用我就怎么用。
4
就这个话题,可以再和大家分享另外一个我在写作风格上的感悟。其实在写第一本书的时候,里面的很多文章是非常硬的,于是你总感觉这些文章是在骂自己。
我在写第二本书的时候,也去研究了一些国内外的知名畅销书的写法,这些书往往会结合故事作为穿插的风格,在故事当中引出一些结论,给你一些顿悟的时刻。那个时候我会觉得这些风格就是我要努力的方向,于是我在第二本书当中有意地采用了这种表达的方式。
我心想,这样写的话,应该会得到一些更好的评价吧,从目前的打分数据来看,第二本书的得分会比第一书高一些,不过让我意外的是我也收到不少评价,认为自己更喜欢第一本书的风格。说实话,如果让我去看那些知名畅销书故事里面夹杂着议论再放一些金句的风格,我是不喜欢看的,我更喜欢看硬一点的教科书和专著。
5
所以当我在写第三本书的时候,我就在想,到底什么是重要的?反正你怎么写都会有人喜欢都会有人不喜欢,所以那为什么不让自己先开心了呢?让自己先开心,有什么问题呢?这又说到另外一个经常被人探讨的话题。
我看到很多写作课老师说,写作不要自嗨,一定要贴近用户,要写用户想看到的内容。我从六七年前就一直很反感这种说法。当然这只是我的情绪反应,并不代表这样做是错的。这种贴近用户的说法是成立的,成立的逻辑就在于我们只有创造用户价值,用户才会喜欢我们,才可能把时间给我们,才可能付费,才能养活员工,才能把商业逻辑链条跑起来。
这样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那么反感的点在哪里呢?在于这并不是唯一的答案。迎合用户是对的,但是给用户应该需要的东西,引导用户,也不能证明是错的。用户这个词由于太大太泛,涵盖的范围太多,没有任何人可以说他完全代表用户。就像没有任何人可以预测市场的走向,市场是一个完全动态的过程,预测也会影响到市场。
在我做社群刚开始的时候,有一些不同的想法,但是还不够强大,虽然所怀疑,却不好硬生生地反驳,但是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我发现其实自嗨没有什么问题,自嗨并不是错。你做事情的时候不嗨,你怎么能把事情做好呢?做事情的时候情绪不饱满,你怎么能交付出好的产品呢?所以“嗨”这个事情一点问题都没有。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出在向他人传递价值,绝对不会只有迎合用户、操纵用户、制造焦虑情绪这一种方式。这种商业做法不是可持续发展的,而是在损害用户的利益,但是在风口来临的情况下,即使损害用户的利益也是可以获得丰厚回报的,而一旦用户意识到事情并非所宣称的样子,就会造成用户反水。这种做法的用户留存率和复购情况往往是非常差的。
如果我们自己就是产品的用户,又真正了解用户,我们和用户有很强的共情与同理心,那么我们的自嗨不就是用户的自嗨吗?我们的欢喜不就是用户的欢喜吗?我们的忧伤不就是用户的忧伤吗?这样的自嗨有什么问题吗?
关于个人成长、关于学习的事情,每一个人都是相同的或者类似的。我们都会面对一样的学习挑战,都会面对成长的压力,这个时候我们感受过的纠结、迷茫、痛苦其实都是同源的。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为自己着想,也就是为用户着想。当你真正和你的用户,和那些认可你的人,心连心的时候,你自己能嗨的,他们也可以嗨。
这就有点像你为用户打理资产的同时,你也把你的资产放在一起去打理。当你赚你的用户也赚,当你亏你的用户也亏,这样的自嗨,难道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吗?作为用户难道不希望给我们提供服务的人和我们在一条船上使用自己的服务吗?
6
再反过来看商业社会告诉大家不要自嗨,其实有一个非常深刻的隐藏假设,就是你不是用户,你是要为用户提供服务、创造价值,但你跟他们不是一个同类,你是要去收割他们的,你们要隔离干净。只有这样才会出现你不能自嗨的告诫,只有这样才会出现你要去研究用户思考什么的叮嘱。这就是最纯正的商业所干的事情。商业就是找到一个特定的客户群体,然后去分析他们,对他们进行画像,找到他们的需求和痛点,用产品打透他们,并且通过销售商品获得利润。
但是这未必是唯一的逻辑啊,会不会有其他的方法呢?或者说我们不用做那么大的商业,不用赚那么多人的钱,我们找到一个特定的群体,这些群体和我们自己的属性一致,价值观一致,性格一致,就持续做事情就好了。而当他们真正感受到你对他们的价值的时候,你真的为他们好的时候,他们真正理解你的时候,相信你的时候,你觉得这里没有商业的价值吗?
这里其实有一点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区别,商业社会其实更多带有一点资本主义的味道,大家忙着资本扩大化再生产,而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会追求共同富裕,追求大家共同成长。我觉得如果要做社群,我们要做一个社会主义社群,不要做资本主义社群。
做资本主义的事业那就不要自嗨,要考虑到用户在哪里嗨,做社会主义的事业,由于你就代表用户,自己做饭自己吃,所以你的自嗨就是大家与你一起普天同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