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达州渠县老人参与拍摄姓氏文化专题片

达州渠县老人参与拍摄姓氏文化专题片

作者: 舞动达州 | 来源:发表于2017-03-17 14:27 被阅读0次

姓氏家谱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达州是四川的人口大市,也是姓氏文化资源大市。土生土长在达州的傅昌志,怀着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知晓博大精深的姓氏文化”的雄心大志,利用业余时间,数十年专注于姓氏文化的研究,被人们称为中华姓氏家谱文化研究“奇人”。

A

“我研究姓氏家谱文化,是从爱上集报开始的。”傅昌志,1952年1月出生于渠县宝城乡。在农村当过记分员、生产队长、赤脚医生,由于表现突出,1974年被推荐到达县五七农业学校读书,毕业后回到渠县工作,2012年2月副县级退休。傅昌志说,1975年,他无意中看到一份当年的《通川报》(达州日报的前身),头版头条刊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新闻公报》,觉得这份报纸与平时所见的不同,便收藏了下来。从此,他便正式步入了集报生涯,至今一直没有间断过。

在傅昌志的家里,给社区记者印象最深的不是房子如何富丽堂皇,而是满屋子的姓氏书籍和收藏的各类报纸。除了专辟的一间书房外,卧室的墙角、床底下,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堆满了打包的资料,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屈指算来,从1975年10月开始收藏各类报纸至今,傅昌志现藏国内外各种报纸15000余种共计30000余份,各种期刊1000余种。傅昌志说,他将收藏的报纸分门别类整理,分为120余个类别,分箱收藏,便于查找取用。“在集报、剪报、阅报中,积累了大量资料,获得了许多知识,也掌握了大量家谱姓氏文化方面的专业知识、信息资料,为研究家谱姓氏文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傅昌志说。

傅昌志的家庭藏报馆曾被中国报业协会集报分会评定为少有的四星级“中国集报之家”,他还曾先后4次举办大型个人报展,展出海内外各种报纸100多个类别1.5万种3万余份,姓氏文化专著、家谱、移民史料、人物辞典等图书1000余册,中华人文始祖盘古、女娲、“三皇五帝”和中华138个姓氏的始祖画像,各种票证30多个类别1万多种2万余枚,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达州目前至少有近千个姓氏

B

在集报过程中,傅昌志从新闻报道中,发现海外华侨、华人回到中国大陆寻根问祖的较多,觉得设立姓氏家谱文化研究这个专题很有必要,可以帮助海外华人、华侨寻找到姓氏之根、血脉之根、世系之根、文化之根,为架起中国与世界各地之间的友谊桥梁做出贡献。于是,他开始有意识地广泛收集姓氏、家谱研究方面的历史资料。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谱牒等,可谓姓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傅昌志说,达州目前至少有近千个姓氏,早在战国时期,达州的“姓”开始兴起,这是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相融合的结果和重要标志之一。在古代,巴蜀土著姓氏不断外迁,后裔遍布海内外。明末清初,达州成了“湖广填四川”的中转站之一,又使达州姓氏增添了新的“血液”。

研究姓氏文化离不开家谱。因此,傅昌志从自己的“傅”姓研究起步。他要为华夏数百万的傅姓人氏找到自己的“根”。在业余时间里,傅昌志不畏辛劳,联系宗亲,寻访亲友,查阅资料,考证史实,3次前往湖南永州市双牌县泷泊镇找到了自己“傅”姓的“祖根”。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不但弄清了自己傅姓家族的来龙去脉,还历时一年写出了《寻根问祖·傅》专著。由此,傅昌志声名鹊起,很多人找上门来要他帮忙修写家谱,他也乐意为之,先后为渠县、达州、四川乃至全国不少的家谱爱好者,找到了其祖根。

30多年的时间,傅昌志收集到了古今中外4万多个使用过或正在使用的汉字姓氏史料。不管走到哪里,他逢姓氏书籍必买,以积累姓氏文化知识,为众人“寻根”提供帮助。

在山西太原工作的雷建珂,从网络上看到傅昌志发表的渠县雷姓研究的相关资料后,便通过网络与他进行联系。傅昌志介绍了雷姓的远祖从渠县雷巨坪迁往陕西宝鸡眉县、再迁渠县的近150年的历史。雷建珂一直为寻不到根而烦恼,其曾祖父曾想回四川渠县寻根,但因年老未如愿。其父也因交通不便,文化不多,未如愿。此任务最终落到雷建珂身上。雷建珂请求傅昌志帮忙。傅昌志通过多方询查、走访,最终帮雷建珂找到了自己家族的“根”。雷建珂后来得知,渠县“老家”在编修族谱,雷建珂一家人都归了宗,高兴不已。

傅昌志在阅读《中国人名大辞典》一书时,发现“傅友德(明代将领)”无出生年月,而傅昌志收藏的资料就有,于是去信告知,对方深表感谢,表示再版时一定补入。傅昌志还在阅读《中华姓氏大辞典》一书时,发现书中记载了一个叫“刘傅”的复姓,其来历注明“不详”,于是,傅昌志又专门为对方提供了“刘傅”复姓的来历资料。

中国古代名人孔子、孟子、曾子、颜子不同姓氏家族,使用的却是同一种字辈谱,这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例子。通过傅昌志的宣传,给很多人“科普”了姓氏文化的博大精深。

近几年来,傅昌志多次应邀出席国际国内姓氏家谱文化、移民文化、客家文化等研讨会、祭祖大会。还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出席了华夏姓氏寻根活动,为海内外数百华人华侨众多姓氏寻找到了祖根。与海内外华人、华侨建立了友谊,产生了极好的社会影响。

三十多年来,傅昌志取得了丰硕的姓氏家谱研究成果。2011年,参与拍摄了《贾姓》、《龚姓》、《傅姓》三部姓氏文化电视专题片,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编撰了《寻根问祖·傅》、《傅氏寻根》等专著,参与编写了《中华傅氏通谱》、《賨人与賨人文化》等专著。

建微信群交流信息

C

2012年退休后,本应安安心心休息的傅昌志,却根本无暇休息,他对自己姓氏家谱文化的研究要求更高了,脚步更快了。近年来,傅昌志编修了近百个姓氏文化宣传资料,指导编修了数十个姓氏上百部姓氏家谱,收集了500多个姓氏的字辈排行、始祖画像,为100多部家谱撰写了“序言”,为许多地方提供了编修族谱方案,建议和保护了很多姓氏祠堂、姓氏文物、遗迹遗址。许多地方的家族邀请傅昌志参加他们族谱编修庆功,以及寻根祭祖活动,傅先生都欣然赴会。

为了充分利用现代通讯网络,提高办事效率,傅昌志去年以来,亲自或指导创建了《渠县600姓氏寻根平台》、《达州市姓氏文化研究中心》、《寻根: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天下中国人·家谱寻祖根》等200多个姓氏微信群,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交流传播,对姓氏家谱优秀传统文化的收集、研究、宣传、普及、开发和利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古语云:欲治其国,先齐其家。“姓氏家谱传统文化,与家庭文明建设息息相关。搞好家庭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傅昌志说,他要以学养老、以文养老,以趣养老、以乐养老,把自己的有生之年都投入到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上,让生命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有风采。

相关文章

  • 达州渠县老人参与拍摄姓氏文化专题片

    姓氏家谱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达州是四川的人口大市,也是姓氏文化资源大市。土生...

  • 西安专题片拍摄公司

    西安专题片拍摄公司,西安专题片拍摄公司哪家好?选择西安海格文化,以创新的定制策划打造专属的拍摄体验,拒绝大众化,提...

  • 西安哪里有专题片拍摄

    西安哪里有专题片拍摄,西安哪里有专题片拍摄好的公司?选择西安海格文化,致力于打造完美视频,通过光影世界让每个优良的...

  • 西安专题片公司

    西安专题片公司,西安专题片公司哪家好?选择西安海格文化,以成熟的技术涉猎众多拍摄类型,更以创新的定制策划打造专属的...

  • 探访达州渠县赵氏宗祠

    戴连渠 摄影报道汉晋时期,土溪是川东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当时民俗方面的一大特色就是有钱人厚葬之风盛行。渠县六...

  • 十六国春秋~成汉(1):巴蜀流民

    李特,字玄休,巴西郡宕渠县(今四川达州市渠县土溪乡城坝村)人氏,他的祖先是廪君的后裔(廪君之说就不展开了,毕竟年代...

  • 太原专题片制作公司:企业文化专题片制作的重要环节

    在企业文化专题片制作中必须要有专注和专业的精神,要想做出一部好的企业文化专题片开始便要严谨而不严肃,企业文化专题片...

  • 旧忆318:川藏大本营

    07月12日中午,和超毅在达州市渠县会合后,赶往南充市。从渠县出来到成都这一路上都没有太多的山需要爬,以平路和缓坡...

  • 重回家乡

    重回老家 在颠簸了好几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了老家—达州渠县,老远就看见几间低矮的破旧的砖瓦...

  • 万众一心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牛姓委员会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按照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的指示和要求,积极参与到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达州渠县老人参与拍摄姓氏文化专题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bje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