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回到家,两个孩子已经睡了,俩孩子都是脸朝着妈妈,看到两个小家伙睡的香甜。
老婆保持着哄孩子的姿势在入神的阅读,照例把床头灯的光线调到了最暗,估摸着,这是她这个月见缝插针看的第二本书了吧。
每次见到老婆孩子的第一时间,满满的温暖和爱意,加上一些惭愧。老婆带孩子已经很辛苦,还这么好学,而我却很久没有耐心认真看完一整本书了。
说起阅读,不由得想起以前,当我还是一名学生,也是见缝插针的看了很多王小波、余华、武侠小说、散文,以及杂七杂八的文字。
初中时代,读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都是躲在被窝里照着手电筒看完的。有一次,天太冷,夜间没有盖好被子,又忘了关窗户,早上醒来,手电筒还亮着,可脸上都是霜。
高中时代读《活着》,是在自己不喜欢的数学课上偷偷看完的,有时候由于代入感过于强烈,不由自主热泪盈眶,偶尔跟数学老师对视,还搞得彼此很尴尬。假期读完《三国》,高考结束后认识刘邦。大学除了打篮球,其余时间从图书馆一楼读到三楼,读书越多,随着对自我的认知更多,踌躇满志,又自觉怀才不遇。
大学毕业后,跟随罗胖从罗辑思维到得到,也曾经长期浸泡在喜马拉雅,看的书就慢慢变挑剔了。同时也结识了更多牛人及作品。也不断升级自己的认识和心理模式。
然而不知道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阅读这件事,除了挑剔,还有一些漫不经心了。
这些年家里落满灰尘的书籍,一部分是觉得价值不大或自以为已经淡出了自我的价值体系,一度鄙视自己,搞不明白当时买书的心理状态。
但是确确实实,有一些好书摆在案头很久很久,居然还没有拿起来认真一读。是困惑消失了吗?还是生活和工作榨干了精力?抑或已然变了,从喜爱买书、看书的人变成了憎恨阅读的人了……
困惑没有少,但搪塞多了。
明明知道阅读的快乐是无穷的,高质量书籍的价值是无价的,但为什么阅读的动力却少了?
这绝对是一个警惕的信号,暗示着自己的不思进取和得过且过,就像在高速路上疲劳驾驶,虽然一路高歌猛进,但危险就在那里。
所以,今天的觉察,是不能让手机杀死我们的时间,不能让琐事控制了求知的本能,在阅读这件事情上,非得做好自己的掌舵者。
无论出于什么目的,还是要多读书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