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期,我又回家啦。继十一之后,这是今年回去的第二次。拖家带口加上疫情的影响,回家的难度越来越大,但是回家的欲望却越来越强烈。相较于之前,每次以往回老家住在公婆家,上次我带娃全程在我家。对于传统观念很重的家人来说,这已经是重大突破。而此次抛夫弃子回娘家,算是更重大的突破。此次顺利成行,多亏了老公的理解和公婆的支持。
选择
我是个很依恋娃的妈妈。20个月以来,我和娃从未彼此分开。至于为什么不带娃回老家,主要考虑娃免受疫情影响和奔波劳累。12月31日下午离沪,1月2日下午返程,2天2晚的离开,我内心有些不舍与愧疚。但是,相较于远在异地、年逾70的爸妈来说,争取一次又一次团聚的意义远大于陪娃几个晚上的相伴。我想等娃大了之后会理解我的这种选择吧。
惊喜
本想着不提前告知爸妈要回家的消息,期待他们开门见到我表现出来的大大的惊喜。奈何自己忍不住,提前告诉了他们。当得知只有我回去,娃留在上海的时候,老妈有些失落,但她迅速调整情绪,宣称欢迎我回家。(由此可见,我在我妈心中的地位。。。)。妈妈佝偻着身体站在炉前炸酥肉,听到门响声,她抬起头来看了一眼,昏暗的灯光下没有看清我的脸,直到我走近之后,才猛然发现是我。她笑了,满脸的皱纹像一朵盛开的菊花。
团聚
因为娃不在身边,我有大把自由的时间。元旦当天,我早早买好了菜,摩拳擦掌准备做一桌饭菜,让家人尝尝我的手艺。(实际情况是爸妈忙着干活,没时间买菜做饭,只能自己动手)。距离上次团聚(20年春节),已经过去了2年时间。难得哥哥、姐姐、侄女全都在家,真是一个天赐的团聚好机会。我拿出十八班武艺(七拼八凑)做了8个菜,妈妈和姐姐包了饺子。天色渐暗,路灯亮起,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你一言我一语的边说边吃,温馨时光不过如此。
拥抱
不记得从什么时间起,每次跟老妈见面,我们都要拥抱一下。刚开始内敛的老妈总是有些不好意思,拥抱总是由我主动发起,在我的热情相拥之下,老妈“勉为其难”的接受。但是近来几次,每当我发起邀约时,妈妈总是紧紧的抱住我,紧到我有点喘不上气…我能切身体会到那种来自内心深处的爱。其实,我们心里明白这种贴近心窝的拥抱弥足珍贵。好好享受,在我们拥有的时候。
姐姐回家之前推车出门。我提议:我们拥抱一下吧。面对如此直接的要求,姐姐愣了一下,然后一边手推车,一边把胳膊伸过来。哥哥、妈妈都在旁边,她有些不好意思拒绝,也不好意思放开来接受。所以,她试图敷衍我一下。我一本正经的说:把车子放一边吧。姐姐才意识到我是认真的。她放好车子之后,一个熊抱,把我抱了起来~~天呐,这真是一个惊喜,我试图把她抱起来,但是力气不够,没能成功。哼,下次我也把你抱起来。如果能走一圈就更好了。
关怀
这次回老家带着任务回去的,一是把娃最新的照片导入老妈手机。自从有了智能手机之后,老妈每天都要翻看娃的照片,添加点新照片让她多一点新鲜感。二是配置智能血压计。这款血压计可以联网后自动将检测结果发到的我手机,方便即使了解老人的健康情况。三是多拍点我跟老妈的照片。四是整理娃的相册并打印,寄给老妈,以免总是看手机对眼睛不好。前三项完成的还行,但是第四项没做完。其实这件事情已经拖延了好几个月了,内心一直担心整理不好,完美主义作祟,导致迟迟不敢行动。Anyway,不能再拖了,年前一定搞定!
成长
印象中,小侄女一直是个长不大的小孩。其实,她如今已经18岁了。之前回家都忙着跟爸妈、哥姐聊天,完全忽略了她。这次有了跟她单独接触的机会,蓦然发现她长大了。住校的她自理能力不错,洗衣、做饭都不在话下。就结婚生子等大人话题,她也有了自己的想法,让我更欣慰的是三观超正。真是不错!奶奶身体不舒服,她又是收拾床铺,又是准备暖水袋,忙前忙后的身影,看得我心里一阵暖暖。为别人着想,真体贴!临走前,我讨要了两个拥抱,比我高大的她,把我揽在怀里,顿觉自己成了一只依人的小鸟~
无奈
因为受凉,妈妈肠胃炎犯了,上吐下泻,很是严重。看着她紧紧抓住我的手,嘴里低低的发出呻吟之声,我的心里一阵难受。第二天她稍微舒服了一点,就挣扎着起床去干活。我担心她身体撑不住,劝她休息半天。但是无论怎么说都不听(一哭二闹的伎俩都用上了,但是依然不管用)。看着她离家干活,我心里揪着疼,眼泪不自主的留下来。一边担心,一边自责。但是我又无能为力。深深的无力感压得喘不上气。惟愿爸妈身体好好的~
一年前哥哥不小心摔伤了脚踝-粉碎性骨折,手术后恢复一直不太理想,要么疼痛,要么感染。家里人劝他好好休息一阵,再去干活。但是稍微有点好转,他就耐不住出门干活了。脚伤就在好好坏坏之间流转。我从微医问诊,大夫建议去做个细菌培养再对症取药。我传达给他,他不予置否,最后不了了之。姐姐家的烦心事更多,而我却什么也帮不上。
因为常年在外,与家人之间的相聚甚少。平时忙于应付生活,交流也不多。大多数时候,我们成了彼此的旁观者。但是一旦有需要,请随时呼我,我一直都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