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熊孩子,做为母亲最好的发泄就是暴揍他一顿,看他还敢不敢。实施证明熊孩子就是熊孩子,他在一次次的暴揍下变得强壮起来,十六七岁的时候,当母亲的拳头对他完全构不成威胁的时候,这才良心发现,母亲变得矮小,打不动他了。应该高兴的事,眼睛却是酸胀发涩,慢慢地开始顺从母亲。
那些鸡飞狗跳的日子记忆犹新,在猪尾巴上绑鞭炮,揪鸡鸭鹅的羽毛,用母亲点饽饽的染料给妹妹和她的小伙伴描脸画眉,给她们剪刘海,剪头发,惹来人家母亲找门子……
在那些逃学的日子里,母亲经常揪住他的耳朵恶狠狠地大声斥责,问他去不去上学,不去就挨揍,从小到大屁股不知道挨了多少巴掌。后来母亲嫌她的屁股硬,改成拿鸡毛掸子,鸡毛掸子断了两根,换成烧火棍,再到洗衣服的棒槌……一直打到他上高中。
高中运动会,没有人跑得过他,没有人跳得比他高。他以优异成绩进入省体校。当接到录取通知书,母亲捂着脸哭了,哭着哭着,仰脸看天,大声喊:“他爸,咱家崽子上大学了!”
那天,他跪在父亲坟前痛苦失声,生平第一次留下眼泪。站在一边的母亲含着泪望着坟墓,口气嗔怪地说:“他爸,你看看这坏崽子,从小不见他哭,现在他跟你哭着发怨告状呢!”
如今,身躯日渐佝偻的母亲依旧为他忙里忙外,做他喜欢吃的饭菜,准备自己种的新鲜瓜果蔬菜。有时看他的眼神里,带着不易觉察的小心翼翼,话语里有着不敢诉说的希求。
他开始怀念那个走路风风火火、拿着烧火棍追他半个村子的母亲,怀念天不亮就被母亲揪着耳朵起床读书的日子,怀念冬天早晨的那碗热气腾腾的疙瘩面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