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十一回 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瑀正空门,这一回讲的是唐玄奘出场举办水陆大会的由来。
唐王从阴曹地府旅游一趟回来了,还记得崔判官的嘱咐:“陛下到阳间,千万做个‘水陆大会’,超度那无主的冤魂,切勿忘了。” 于是,就着手操办这个水路大会。办大会,需要演员也需要场地,所以本回就是在解释这两个必要条件。
唐太宗旅游回来后大发善心,大赦天下,放死囚放宫女。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数字对比。死囚400,宫女3000。顺便搜了一下历史,唐太宗年代中国有360万户,也有说有2500万人口。小说不能当做历史来看,我们只是看一下这个比例就好,约1000户就有一个宫女要出宫了。
太宗放死囚放宫女,被歌颂为大功大德,行了大善事。果然,世人都是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看待这个世界,早已经忘了那些宫女从哪里来的,仔细想想唐太宗年岁已高,宫女也不可能是老宫女们单性繁殖出来的。做过恶没有关系,只要从善,就是功德。世人不爱看之前的恶因,只喜欢对自己有利的善果。
在近代西方的精神研究领域,有一个名词叫“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这种心理疾病的主要表现为,当被害者在面临极端威胁时,会对加害者产生情感认同,并形成融洽的关系。直白一点的例子,绑架者天天打你,饿你,3天给你一顿好吃的,一个月后,你就认命了,再有人说绑架者的坏话,你不但不认同,还会帮着绑架者说好话。不要不信,自己到社会上去找类比的例子,只能说,很多。
当我们把百姓当做被害者,就可以理解唐王这种功德了。
回到职场,强行拉入一个近几年比较流行的名词,PUA。话说,经理B天天跟员工EFG说,你们要感谢公司,因为有公司雇佣你们,你们才能够有一个不错的工作,才能受到家人朋友亲戚用户的羡慕和尊重。这个话没有毛病,问题出在出现的场合。当一句话总是在某些恰当的场合出现,这就是PUA了。因为PUA,慢慢地你就认同了这个观点,甚至会忘记初衷和真相:正是因为有你,公司才会是一个伟大的公司;而不是因为一个满嘴谄媚会PUA的B。
唐王要向阎王回馈许诺的好处,于是张榜天下,找人送死去快递南瓜。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于是出现了一个叫刘全的快递员。
在唐王的眼里,刘全的命只是一个工具,他的死只值一个南瓜,那个送给阎王的南瓜。
而阎王收到南瓜后,大喜道:“好一个有信有德的太宗皇帝!”。
用一条生命去送一个南瓜,真的看不出德在哪里。《西游记》里面这种双标的内容很多。有时候,你会不会想,这个社会是不是患有群体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刘全善有善报,最后与妻子双双把家还。这实现了百姓最朴素的想法,活着、团圆。但是,这是一个幻想,也可以说是一个PUA,一个偷换概念。
用一个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作为例子,代替广泛普遍的行为,造成一种假象,让民众产生错觉,做局者则可以进一步控制他们的思想。
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大到国际关系,小到鸡毛蒜皮,自己慢慢品。
随便找一个,比如某电商某商品实际价值99元,但是商家标价是0.1元,点开商品页面,仔细看才能发现0.1元的是商品的配件。如果你不小心点了默认的购买,默认购买的是标价199元的商品。
唐王阴间借的钱在人间要还给河南开封府的相良,但是相良不收。对比唐王的死亡快递,这才是真正的善。
胡敬德拿着相良不收的金银,去监工修建了大相国寺,就是西安的大雁塔遗址。于是,水陆大会的场子有了。
在《西游记》里面,佛教可能是以国家宗教的形式出现的,因为有法律规定“但有毁僧谤佛者,断其臂。” 这种惩戒,与佛教宣传的思想形成了鲜明对比。“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别人不信佛,你的明镜台却要祭献上他的臂膀。
水路大会的演员由唐玄奘出马召集,这个时候,唐玄奘应该已经完成了升级进化,不再是陈江流了。
本回简单地说了一下唐三藏这个神圣生物的前世,“灵通本讳号金蝉,只为无心听佛讲,转托尘凡苦受磨,降生世俗遭罗网。”
人世间,毁僧谤佛要断其手臂。佛世间,无心听佛要受磨遭难。又是一处鲜明对比。是不是在《西游记》里面,只要不好好对待佛,佛就要惩罚你?
场子、演员都到位了,水陆大会就要开了。
===
山楂树开花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