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不管电影拍的怎么样,我先肯定它的存在,至少它让我知道了这样的一个故事,让我知道这个建筑,了解了这个历史,这就很值得。我也希望多拍点这样的电影去介绍那些历史遗留的战场,而不是长篇的电视剧,夸张各种奇人异事,留点硬货,可以作为历史学习的教材片多好。
其次,我们再来讲讲电影,不管什么样的作品,都会有优缺点,但是这电影的口音也太假了,我也听不出这是哪里的方言,感觉像日本人在说中文,这点真的非常让人出戏。在欧豪这一部分的塑造其实挺不错的,在乱世,英雄会有,“瓜怂”自然也会有,这算是描绘了在战争中另一群人的样子。从开始的怕死,不敢杀人,到后面的迫不及待冲向护旗的时候,完成了他这个角色的转变,战争被迫成长。最能带动我的情绪的时候是郑恺带着炸药包往下跳的时候,每个人明知道前方无路,但是还是义无反顾的往前冲,在跳下去的那一刻高喊自己的名字,这种无私奉献很难令人不动容。但是关于河对岸的这些人,我认为塑造的还不够,虽然两岸形成明显的对比,一边歌舞升平,一边人间地狱,在这岸的人们各种牵挂揪心,却只能看着,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还不够,就像影片开始所说,像看戏的。抗战时期的胜利是用鲜血换来的,但不是无谓的牺牲,在撤退的时候,我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不派更多的人去吸引火力,或者是在日方打桥的时候偷袭,掩护我军,打乱日方的部署,明明有组建敢死队,关于阻击的镜头却没有放出来。反而扩大了撤退的塑造,撤退确实很难,但是一个一个的活靶子,没有掩体,这种无谓的牺牲把观众当什么了?如果日军再近点,拿冲锋枪扫射,还能有几个活口?可以显得壮烈,场面很惨烈,但不是用降低观众智商的方式。这个时候是为了保住更多的人能生存,按理来说应该会非常的激烈,但是看完之后我挺失望的,没有什么计策兵法,就是硬上,这不是白白牺牲吗?这也不是撤退的正确打开方式啊。
最后,感谢这部电影给我上的历史课,非常有记忆点,希望这系列越来越多,为学生党造福,也希望拍的越来越好。这种电影的方式比起纪录片更生动,也更让人愿意去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