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初中之分班
终于告别小学,来到了初中。
在小学,因为人少,当年只有三个班,一个班50-60人,所以一个年级不超过200人。而初中,有20多个班,一个班70-80人,整个年级就有2000多人,汇聚了整个镇所有适龄的学生。
娜娜是以第11名的成绩考进所谓的“重点班”的。这个班是把小升初考试前70名的学生集合起来的。除了这个班,其他的都叫做“平班”。“重点班”的班级数字也是很特别,是6。因为6在娜娜老家那里也是非常吉祥的数字。
重点班的老师都是最好的,因为是要教最好的学生,而且一年还有一度重点班换人的机会,所以里面的学生努力不让自己掉出去,不甘心一直在平班的学生想考进来。后面还设置了两个“次重点班”,作为“重点班”的兄弟班,把“平班”里面好的学生挑出来,作为进重点班的苗子。教育资源的倾斜和竞争压力在分班就可以显现出来。教重点班的老师也会教平班,偶尔也会抱怨。因为两个班级的氛围实在也差得有点多。走过重点班,上课认真听讲的人会很多,而平班,吵吵闹闹。不要怪老师偏心,我后面当了老师,也知道了听话又好学的学生真的会让老师成就感更多,而不听话又不想学的,费了很多心力也不讨好,是老师也会累的。
重点班和平班的界限挺大的。重点班的学生看不起平班的学生,认为他们很多都是浑水摸鱼,不思进取。而平班的学生又觉得重点班的学生只会死读书。
环境和氛围很影响人,特别是在娜娜老家,这个不发达的小城镇。娜娜也很难分辨,到底按照成绩分班好不好,但是她作为重点班的一员,这三年能够安安心心读书,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她是觉得要感激的。而且,她特别佩服那些能够从平班里面脱颖出来,进入次重点,再进入重点班的学生。虽然少,但是还是有人不愿被环境影响,想做更好的自己的,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