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受苦与历劫

受苦与历劫

作者: 佳丽之景 | 来源:发表于2018-09-13 09:45 被阅读103次

      曾经多愁善感的我,遇事就抱怨命运的不公、生活的不幸,经常怨天尤人、悲观叹息。去年老公失眠焦虑,给全家人心情笼罩了一层雾霾,我陪伴在他身边更是压抑的受不了。北医六院住院期间,天天陪老公一起跟随孙主任冥想,听到了很多受益的道理,在后来孙主任创建的《乐眠者说》中也读了很多孙主任写的文章,从中领悟到了“受苦,其实是在清除幸福的负债”。

      这个暑假孩子不在跟前,虽然不爱看电视,但为了不寂寞空虚,也追了一回剧《香蜜沉沉烬如霜》,虽然不建议大家浪费时间看这拖拉的剧情,不过看了“锦觅下凡历劫”那段,我还是感悟很深的:锦觅出生就因是女婴被抛弃,每次采摘草药都下雨...她经历的总总可谓是苦啊。正因为她经历了人间的总总苦,所以修成了上仙。释迦牟尼佛也经历了恒河沙数的劫才得以成佛。每个生命从最初诞生到最后成佛都经历难以数清的劫。经历了所有的生命形式,尝尽了所有的酸甜苦辣、无尽的苦难、地狱的磨练而最终得以成佛。

      虽然我们也不求成仙成佛,但是这一生,经历的酸甜苦辣也是对自己的一种磨炼和提升,所以可以把受苦理解成历劫。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炽盛。有生即有苦。生不是己意,生即是苦。其它七苦亦如是。这些苦不是说不可以化解,学过佛法、看透人生、用儒家学问和道家修为充实自我的人会逐渐认识到产生悲苦的根源,找到化解的方法。孙主任在《乐眠者说》中写到过:当我们找到痛苦的意义时,痛苦自然就减轻了。那么受苦有哪些意义呢?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孟子指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所以儒家认为受苦是增加才能的方法;道家思想创始人老子指出“祸兮,福之所倚”。道家根据“福祸相生”的原理,认为受苦是幸福的开始;佛家思想认为“受苦即是消业”,即:受苦是消除你累世的恶业,也就是清除负债的过程。当明白了受苦的意义以后,我们要敢于受苦、乐于受苦,与人相处时谨记“吃亏是福”的道理。同样,失眠、焦虑、抑郁也都是受苦,当你用接纳的心态对待这些苦的时候,苦也就减轻了。

相关文章

  • 受苦与历劫

    曾经多愁善感的我,遇事就抱怨命运的不公、生活的不幸,经常怨天尤人、悲观叹息。去年老公失眠焦虑,给全家人心情...

  • 人生实苦

    我们来到人间历劫受苦, 偶尔也会享受幸福。 苦与甜究竟哪个更多些? 多半是苦, 没有蜜蜂食花蜜饮花露的甘美生活, ...

  • 2018-09-20

    受苦不是我们人生的意义, 受苦的意义是受苦之后我们的顿悟与洞见。 否则, 我们便是在白白受苦。 加油!

  • 剧情线的走向

    九华已经去历劫了,那么,你们是希望历劫时的情节与原著相同还是不同呢? 九华历劫的时候是凤九,这个大家都知道的。 所...

  • 熬则是生活

    佛经有种说法:当每个人随着第一声啼哭来到这个世界时就是来受苦,还债,历劫。要不怎会有人一生孤苦贫穷,有人受...

  • 吃苦与受苦

    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意吃学习的苦?大概是因为懒。学习的苦需要主动去吃,而生活的苦你躺下来不懂它就来了……

  • 受苦与成长

    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有一段话是这样的:“受苦――你听着也许会觉得好奇,――就是我们得以存在的手段,因为只有通过...

  • 吃苦与受苦

    古语有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中国传统文化就曾多次说到关于“苦”的话题,很多关于苦的俗语,其中有关于看淡...

  • 【98】历了三次劫,这次终于过了

    来说说我与“科目二”的三生三世,第一次历劫死在了倒车入库上,第二次历劫败在了坡道定点上,第三次历劫极其凶险,但最终...

  • 受苦与忍苦

    受苦与忍苦 受苦的人一定会离苦,所以苦能启觉。 忍苦的人,以苦为乐是真忍苦,他不觉得自己在受苦,反而以此为乐,以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受苦与历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bwi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