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诗三首

古诗三首

作者: 坐看云起时wjh | 来源:发表于2023-04-29 06:59 被阅读0次

登山

李涉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1]

因过竹院逢僧话,[2]又得浮生半日闲。

【简评】

此诗写诗人在不得志的情况下内心的苦闷和无聊。首句写自己因失意而终日借酒浇愁,昏昏迷醉。次句写忽闻春尽而强去登山。一个“闻”字既表明他已久不出户,又很好地印证了首句所写的情形。无精打采的诗人为了不辜负春光而登山,但到了山上,他并没有去赏春,而是与竹院的山僧一起闲谈,这番谈话使他觉得在红尘扰攘之中,又得到了半日的清闲和宁静,然而与“终日”的苦闷相比,这“半日”的闲静显得是多么短暂啊。全诗以曲折之笔写胸中的烦闷之情,颇有独到之处。

-

[1] 强:勉强。

[2] 话:谈话。

蚕妇吟[1]

谢枋得

 子规啼彻四更时,[2]起视蚕稠怕叶稀。[3]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4]

【简评】

此诗以对比的手法来揭露社会的不平等。首两句写蚕妇劳作的辛苦。“子规啼彻”四字既是反衬夜晚的宁静,又暗示蚕妇彻夜未眠。因为一晚上担心蚕稠叶稀,所以才四更天气,她就不得不再次起来查看。此时,远处高楼上忽然传来的阵阵歌舞声使她感到有点吃惊和难以置信,于是不禁喃喃自问:谁家的舞女会到这时还不回家呢?诗人把蚕妇养蚕和“玉人歌舞”进行鲜明对比,讽刺有力。

-

[1] 吟:一种诗体。

[2] 子规:即杜鹃,喜在夜间啼叫。四更:古时将一夜分为五更,四更时天尚未明。

[3] 蚕稠:指因桑叶被食,蚕都露了出来,因而显得很密集。

[4] 玉人:美人。这里指歌女舞姬。

晚春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1]

杨花榆荚无才思,[2]惟解漫天作雪飞。

【简评】

此为《游城南十六首》之一,写晚春景色,赋予草木以知觉与灵性,故别具情味,未必深于比兴。花草因知春之将归,故各逞其才,姹紫嫣红,争芳斗艳,而杨花与榆荚,独乏文才,不能红紫芳菲,只能满天飞舞如雪花。但赋晚春之景,不须强求寄托。朱彝尊曰:“此意作何解?然情景却是如此。”(《批韩诗》)庶几近之。

-

[1] 芳菲:花草的芳香。

[2] 杨花:即柳絮,柳花。榆荚:即榆钱,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相关文章

  • 小小朗读者

    我们爱古诗、学古诗、读古诗

  • 国学智慧经典

    论语:古诗文网 易经:我的空间-古书-道-周易 大学:古诗文网 中庸:古诗文网 止学: 孟子:古诗文网 庄子:古诗...

  • 父子对话:为什么要背诗

    “爸爸,为什么要让我每天背古诗呀?” “因为古诗很美。” “背会古诗,将来能挣很多钱吗? “不能。” “背会古诗,...

  • 古诗古诗

    这几天春花都开放了,让人不禁感慨。其中有一句诗一直在嘴边,一直想不起来,直到有天百度后,才发现,原来,是我们背的时...

  • 课本之外的唐诗故事

    上学时学了不少的古诗,也很爱古诗中优美的词句,但那时候每首古诗都是孤立的,没有注意到古诗和古诗之间的联系,没有注意...

  • 星耀小学一年二班配孩子背古诗

    每天晚上都要陪孩子背诵古诗,孩子渐渐背会古诗了。我也从古诗里明白了很多!也明白古诗里的意思了!也会给孩子讲古诗里的...

  • 《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1、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会默写《出塞》和《夏日绝句》。 2、结合注释,整体把握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文...

  • 孩子的世界并不简单

    故事一 今天学习古诗《池上》。古诗如下: 这首诗我们《古诗168首》中已经背过,...

  • 古诗复习教案

    古诗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古诗;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2、 灵活积累、运用古诗。3、 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

  • 听《山居秋暝》,谈我的收获

    各种文体的教学中,我最害怕古诗教学。具体表现在:读不出古诗的韵;悟不出古诗的情;挖不出古诗的魂。总感觉我的古诗教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诗三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bxg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