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书友,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共读《高山上的小邮局》。
今天共读的内容没有直接出现信件,但是还是与信件密切相关。本书的第二封信,是阿尔玛写给女诗人玛拉的,今天的内容,是阿尔玛与女诗人见面。
按照亚力克斯和阿尔玛的计划,邀请女诗人玛拉主持以书信文学为主题的读书俱乐部的开幕式。亚力克斯认为,“解铃还需系铃人”,邀请女诗人玛拉,还是由阿尔玛独自完成最合适。说不定,热爱诗歌的阿尔玛和阅历丰富的女诗人玛拉,能擦出灵感的火花,有意外的收获。
阿尔玛冒着大雨,来到女诗人居住的风中玫瑰小区。按照之前信中的承诺,阿尔玛对女诗人在波韦尼尔居住的事情要保密;所以阿尔玛用了一个在图书馆中看到的名字“米莱娜”,她说自己是一个波韦尼尔女孩,正在写一篇关于女诗人玛拉的论文。
而女诗人玛拉,对于冒昧来访的不速之客有提防之心,自然不会暴露身份,她谎称她是女诗人玛拉的秘书。出现在阿尔玛面前的这位“女秘书”,穿着打扮怪异:黑色长衫、脚上只穿着每个脚趾的颜色都不一样的袜子、脖子上戴着形状奇特的珠串,乱蓬蓬的灰色头发里插着两三支笔。她的行为举止也怪异:当阿尔玛表示想喝水的时候,她端来一只空杯子,把杯子伸到窗外接了一杯雨水,递给阿尔玛,说等杂质沉淀下来就可以喝。
当然,这只是开个玩笑,她很快就给阿尔玛端来了饮用水和新的杯子。她继续藏在“女秘书”的面具后听自称“米莱娜”的阿尔玛叙说她的来意。
女诗人玛拉觉得女孩提出的请求太离谱了。首先是邀请她出席并主持村里的读书俱乐部的开幕式,让她一个普利策奖得主、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候选人,和没什么文化的村民谈文学!其次是村里这个读书俱乐部开幕的时间,居然是2月14日!真让人哑然失笑。更不可思议的是,女孩说这个日子与女诗人有关。第三荒唐的是,村里的这个读书俱乐部围绕的主题是书信,还说要将书信提升到文学史上该有的地位。
书信,这是一系列事情最关键的链条。两个月前,女诗人玛拉收到阿尔玛的信,信中的力量和真诚,让她打破了创作的瓶颈,让她像一艘一路开道向南极进发的破冰船一样前进着,虽然缓慢,但是不可遏制。那时,送信来的女邮差萨拉,用她的行动和字条提示她怎样照料小麻雀,帮助她在与死亡的对抗中获得小小胜利。女诗人按照阿尔玛在信中的请求,加入了为了帮助女邮差萨拉而发起的书信接龙中。
女诗人阿尔玛感到疑惑的是,这个读书俱乐部的主题为什么又是书信?
面对女诗人的惊诧,阿尔玛解释道:寄信是只需要用心就能到达任何地方的最佳方式。我们都需要逃避自己,需要成为他人,需要认识其他地方,需要靠近已经离去的、我们深爱的人,需要在远方的时候有回家的感觉……而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写信,是实现这些愿望的一种可能的方法。在事情脱离了原有的轨道或者让人厌烦得快要窒息的时候,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买得起机票或者逃离的。
书信,其实就是一种敞开心扉的形式;当书信寄达另一个人手中时,毫无保留的倾吐,就是最大的真诚。这一番真诚的话,也击中了女诗人僵硬的内心。
可是这个女孩怎么知道女诗人玛拉隐居在这里?阅历丰富的女诗人很快就试探并确认了眼前这个涉世未深的女孩子就是当初写信给她的阿尔玛。她暴怒异常,因为她不信守承诺,她向别人,向那么多的村民透露了女诗人住在这里。她怒不可遏地将阿尔玛推出门外。旋即,又把门拉开。短短的几秒钟,诗人是为了给自己摘下面具的时间。
尽管女诗人性格乖张、脾气暴躁,但她心中很清楚,自己灵感的回归,应该归功于两个月前阿尔玛来信中的真诚和力量,女诗人的本质是善良的,她有一颗感恩的心。
两个人重新坐下,倾心交谈。摘下“秘书”面具的女诗人不再僵硬、不再高冷、不再拒人于千里之外,而是变得柔和、和蔼、亲切;阿尔玛不再是拘谨的、小心翼翼的米莱娜,她可以毫无顾忌地畅所欲言。心灵相同,心意相同,两个人身上都跳动着诗意的脉搏,打破了年龄的差距,打破了文化的隔阂。
此时的女诗人,不仅有了创作诗歌的灵感,还迸溅出关于阿尔玛怎样处理她以后的生活的灵感。她启发阿尔玛围绕着祖母的老宅来构想未来,最终,作品的名称是“住宿与初稿”。具体内容是这样的:在老宅里为正在写自己的处女作,没有发表过任何作品的新人作家创办公寓,作家们在这里付出劳动、帮助维护房子、在菜园里干活自给自足,一直住到写出一部被出版社接受的书稿为止。如果成名了,他们必须资助另外一位未来的作家。
这个构想是女诗人送给阿尔玛的礼物,拨开了阿尔玛关于未来的所有迷雾:她可以留在村子,跟亚力克斯在一起,她可以维护老宅,她可以安心追求诗人的梦。
当初阿尔玛写信的真诚,让女诗人玛拉重获灵感;此刻玛拉的感恩,让阿尔玛获得了清晰的未来。真诚与感恩,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在生活中,我们人与人之间,何尝不是如此?你若真诚,便被温情相待;你若感恩,就把最好的自己交给这个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