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共读第51天

《论语》共读第51天

作者: 清风明月无须等 | 来源:发表于2023-08-24 08:44 被阅读0次

今天的共读感觉特别好,一是昨天做了充分地预习;二是昨晚喝了一支安神补脑液,休息的好,起的也早,并且还自读了一会书,情绪调节的好,心静下来了。可见静心和充分的知识储备很关键。

读的遍数多了,感觉就深刻了些,比如第一则,阳货想让孔子辅助他时,孔子的应对方法就可以看出他一直主张的“邦有道,知,邦无道,愚“的思想。他面对强大的阳货,既不与之对抗,又能婉转拒绝。生活在乱世,又想保持自己的原则,真是不易。

第五则、第七则,和第一则一样,也是讲叛乱之人邀请孔子出山,但是这两则和第一则不同的是,子欲往。这时,性子急,鲁莽的子路就站了出来阻拦孔子(看来身边有子路这样一个人,就可以少犯错误)。公山弗扰邀请时,孔子这样对子路说的:“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佛肸召时,孔子是这样给子路解释的:“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瓢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有人说这是孔子开玩笑逗子路呢?但是无论玩笑与否,但是从孔子的回答中,可以感受到他内心强烈的渴望,渴望恢复周礼,渴望将满腹才华贡献给国家。同时也可以感受他的坚韧的气节。

9、10小节都是讲《诗经》的,《论语》中有好多节涉及诗经,比如上一节,“不学诗无以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歌在孔子的意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诗在古代的功能远远不只是表达抒发感情,而有着广泛的实用价值和用途,学习礼制和办外交必须援引《诗经》为依据,所以在当时《诗经》是经典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不为则寸步难行,不能办公应应事也。像第十则中,“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这是因为上古礼制,夫妇为首,其次才是父子、君臣。

“如安,则为之。“这句话是孔子对宰我说的,说如果你守孝一年,心安,就那样。其实我们做事与否的出发点就是追求的心安,不管是否合乎道义。艳英学姐就这点分享到:现在没有守孝三年之说了,很多人甚至不穿孝。是的,我们在形式上可以不强求,但是在内心,我们必须对父母保持一颗敬畏,因为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父母就是我们的天。在古代讲求三年不改父之道,可谓孝矣!我们可以把父母优良的品行传承下去,这是对父母最大的爱,也是最大的孝。

青学姐就“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句话联想到了学生作文问题,说学生的观察力,以及观察时的领悟能力有待提高。艳英学姐也说到,自家孩子特别发愁作文,觉得没东西可写,但是参加活动后,孩子还是能写的。我就上面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一个是解决孩子写作材料来源问题,一个是形成写作能力问题。材料来源:丰富课余生活,多看书,曾加间接经验。写作能力问题:写作能力是在写作中形成,所以写好作文的王道是——写。这是绕不过去的。唯有大量练习,孰能生巧,笔下生花。这个过程中,老师、家长要做好支持,那就是多鼓励赞赏,让孩子愿写、敢写、写好。

向学姐分享了“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因为在古代女子和层次低的人,没有独立的思想人格,他们依附别人而存在,所以才会产生近之不逊,远之则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共读第51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bym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