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汪国真《写给下个世纪》

汪国真《写给下个世纪》

作者: 红南月生 | 来源:发表于2021-02-27 23:43 被阅读0次

      “我的作品是写给下一个世纪的”,当有一些人的作品不被世人理解或被世人冷落以后,他常常这样宣称。当然,这种说法还有一定的理由为依据。

      比如,德国音乐家巴赫的作品在生前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他的作品真正被引起足够的重视是在他死后约60年。荷兰画家梵高的作品生前能卖到400法郎,便已令这位艺术大师欣喜不已了,他何曾想过,在他死后才100年,他的一幅画已经可以卖到数千万美元了。美国女诗人狄金森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赢得了巨大的声誉。这一切似乎都给上面这种说法提供了依据。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随着时间的流逝,事物至少有两个方面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人们的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第二,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信息社会,这一点同过去相比,可以说有很大的不同。由于这两个原因,文学艺术中过去那种“遗珠之憾”的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变。一种有价值的艺术品,在当时不为人们认识,到后来才被人们重视的情形过去就少,今天和以后会越来越少。

        远的不说,从本世纪中国文学已经走过的90余年历程来看,有几多当时默默无闻,不为人知的作家和作品,到了死后其人其作品竟大放异彩、辉煌灿烂了呢?

      如果我们勇于正视现实的话,不说全部,但恐怕几乎是全部不为当代人所喜爱和欣赏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流逝,其结果不是大放异彩,而是被人淡忘。难道这种状况不是会更接近事实吗?

      再者,属于当代的作品就不能属于未来吗?贝多芬、李斯特、卢梭、泰戈尔、海明威等等,他们的作品难道不是既属于当时又属于未来了吗?

      如果一件艺术品,既能属于当代又能属于未来,不是比仅仅只能属于未来更有意义吗?更何况,我们不能不承认的是,所谓“写给下一个世纪”更多的还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带有很强的“一厢情愿”的色彩。谁能保证,下一个世纪人们对这些作品不会表现出比这个世纪更大的冷漠呢?

                                摘自 《再见汪国真》

                                    2021年2月27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汪国真《写给下个世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byw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