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我在2023年年初写了一半的文章,今天完善并发布出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47027/f581bcc0bd84578f.jpg)
今天是初五,离正式上班的时间也只有一天了。也是调整状态,收拾心情,准备迎接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
春节是和家团圆、走亲串友的忙碌假期。过去的3年里,我们经历太多,见证过那么多的不易,如今终于可以自由开放,,能出门旅游,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但无论怎样,新年已过,面临我们的就是在新的一年里给出新计划,毕竟新年新期盼嘛。
2022年,我曾对自己说,这一年,我要学会“松弛”。
短短两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确很有难度。
当然,这只是针对我个人而言,工作事务繁琐,就没办法做到从容,事情千头万绪,就更没办法做到“松弛”,所幸,2022年我逐渐从这种不从容的状态中脱离了一半,2023年继续修炼另一半。
对于2023年,我有新的期许,就是克服“懒”,学会“从容”。这个字相较于之前的“松弛”仿佛更简单,但做起来也不容易。
因为这不是从字面上理解的“懒”字,此处所指是遇到什么事情需要处理,哪怕是一分钟,或是几秒钟能够完成的事情,也不要拖延,即刻处理掉。
因为 我近几年深有体会的就是,堆积这样简单易完成的事情越多,越不能从容,越容易焦虑。只有及时处理这些事情,才能更轻松应对那些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的事情。
还有种情况就是,越是简单易操作的事情,不想马上完成,这样导致更容易拖延,拖延习惯了,完成这件事情早已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或是自己以一种无所谓的状态去看待。
所以,2023年克服“懒”字和学会从容,便是成为我提上日程的事情。
1月初,释若老师发布了读《写作公式》这本书的任务,以前已看了90%,只剩下最后一部分的实战案例还没有看完。
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学习第4部分的实战案例,我把之前没看完的《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这本书看完了,结合自己的所读所感,再重新回到释若老师写的这本书的讲书稿,更加明白讲书稿的几个要点。
从释若老师的讲书稿来看,其实更多的是从书中提炼3个重要知识点,从新的角度向读者阐述经过自己加工后形成的,延伸新的观点与视角,为读书提供价值。
读这本书对我影响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先思而后行不一定正确!”
因为只是单纯上的理论并不能真正的指导实践,只有在实际的践行中,将平常积累的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反思,复盘,才能指导实践。
这也恰好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有着相同的意思。
不记得在哪里听到过一句话:“要想成为作家,就要像作家一样生活,像作家一样工作。”写下这篇文章的下部分,已经是时隔一年半的今天,你看,虽然2023年年初,对自己有新的期盼,但愿望不强烈,还是会有很多废的事情。
所以,想到和做到之间的距离就是行动。那时的我,怎能想到2024年的春节,会是在陌生城市,守着生病的妈妈,和家人一起过的难忘春节。写下文章开头的自己,有怎会想到学会“从容”,对抗“懒”字,还是在继续的践行当中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过这么多的经历和体会之后,更加觉得,人生到了后半部分,什么都比不过一个健康的身体。
昨天晚上,刚刚重新规划了未来的人生,决定从此刻开始,早睡早起,像一个真正的作家一样,每天早上早起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读书写作,在没有打扰的2个多小时里,完成当天的写作目标。
把写作任务说成写作目标,之于我,更贴切。如果把一件想做的事情,说成是任务的话,难免有敷衍的成分在里面。
较之以前晚上12点睡觉,我提前了1个小时,是夜里11点入睡的。打算的就是提前1小时睡觉,第二天可以提前1小时起床,可今天早上5点闹钟响了之后,我竟习惯性地把闹钟按停,继续睡到早上6点才自然醒,然后是起床,然后是写下这篇文章的后半部分。
之于春节,之于写作,之于健康,都是我在未来需要加强和继续完善的地方,生活即使修行,所有的不完美,也便是在每天一分一秒中去努力,虽不能尽善尽美,但力求尽心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