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的一致性
2. 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的一致性
3. 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一致性
陶行知先生曾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是在教学生如何学”。这句话揭示了教学的本质及教学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学生如何学习的过程。
为学生的学习设计学习目标,是实现从教走向学,实现学生学习的前提与保障。
一、学习目标应通俗易懂,让学生一目了然
学习目标是从学生视角出发。应让学生清晰地知道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最终要达到的结果是什么,并让学生理解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学习目标是为学生而制定的,所以能够让学生看得懂,看的明白特别重要。因此,教学目标确定后,如何描述学习目标很关键。一是描述的语言要让学生看得懂,看得明白。首先,对学习目标的描述应尽量不使用难懂的语言,应尽量少用书面语言。其次,对学习目标的描述应尽量使用简短的句子,什么样的方式适合学生了解,就用什么样的方式,怎样表述学生容易理解就怎样表述。最后,对学习目标的描述应用亲切平和的语言,建议使用第一人称进行描述。二是描述的行为要具体可操作、为学生学习准备的学习目标需要描述的细致具体,具有可操作性,让学生知道具体要学什么,要做什么。
二、学习目标应让学生知道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学习目标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做什么,还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水平是合格的,做到什么程度更好。这样学生就能够根据学习目标不断评估自己的学习。一是学习过程可视化。首先,学习目标应清晰的表达出学生要学什么。将学习任务清晰的呈现给学生,学生知道了要学什么,要做什么,实现了学习内容的可视化。其次,学习目标清晰的表达出如何学和如何做,让学生学习过程进一步可视化。二是学习结果可测量,如何让学生知道做到什么程度是合格的,是达标的呢?对此,教师因设计评价标准来描述达到学习结果时的具体行为和表现,描述在达成学习目标过程中需要经历的阶段,从而帮助学生判断自己正处在哪个阶段,正处在什么位置,是否合格,如何能达到优秀,距离目标还有多远。
三、学习目标应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学习目标是为学生编写的,是用来帮助学生学习的。因此,一个有效的学习目标要围绕学生的学习来设计,要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为学生增添持续的学习力。一是学习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实际。一个好的学习目标,既要遵循课程标准,又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既不能随意降低标准、弱化标准,也不能拔苗助长,让低年级学生做高年级学生的事儿,让中学生做大学生的事。二是学习目标的制定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设计学习目标时,教师既要依据课程标准,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制定的学习目标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才可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