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已经走在幸福的路上,只是过去我没有意识到而已。
时间:2019年10月19-20日
地点:深圳湾致远大厦4楼会议室
一、理出幸福来
课程《理出你的财富来》,和幸福有啥关系?原来,马丁老师给理财的定义是:合理利用一生的财务资源,去实现人生幸福度最大化的过程。理财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理财的结果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幸福不正是人人都追求的吗。
也许有些人的目标就是赚多多的钱,不过有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到以一定数值后,收入的增加并不一定能带来幸福感的显著提升。中国的GDP排名全球第二,然而幸福指数由2018年的86位下滑至2019年的93位;201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中,前30名都没有北上广深这几个超一线城市。这也反映出收入越高,幸福感不一定会越强。为什么会这样?来看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的幸福公式:
幸福=财富÷欲望
保罗·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网上查到的是幸福=效用÷欲望)
根据公式,欲望不变,财富越大,幸福值越大;财富不变,欲望越小,幸福值越大。
看到这个公式,让我醍醐灌顶。回想起:
2014年末,一个和我从小一起光着屁股长大的兄弟,通过房地产投资,仅用了三年多的时间,赚到了100多万。和他一起投资的我,只拿到了他十分之一不到的收益,那时我觉得自己很不快乐。
2018年,一位大学同学在班级群里不经意间地说出:今年投资亏损了600多万。没有想到,毕业十多年后,同学之间的财富差距真的拉开了这么大,还在努力打工的我,感到很不快乐。
当我把财富水平等同于幸福水平时,当我的欲望被外界刺激着不断放大时,幸福感自然就被降低了。
马丁老师现场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在财富不变的情况下、在不改变现有条件的情况下,如何提升我们的幸福度?我写下了这些:带领现金流游戏、给有需要的人让座、给家人做饭、亲亲抱抱爱的人、学习一门课、听歌、去图书馆、到校园里走走、看好看的姑娘(后来有人建议:去大学校园里一边散步、一边看好看的姑娘,完美!)……短短几分钟时间,我就列了长长一串,听到其他同学的分享,更多的灵感又涌现出来,不断丰富着这份清单。我把这个清单叫做《小确幸清单》,小确幸就是生活中那些微小、确定可以带来幸福感的事情。看着这份清单,自己的幸福指数立马蹭蹭向上走呀,原来幸福的元素就环绕在我身边,只要去做就可以了。
幸福,就是那些马上可以去做的事。
二、别让幸福贬值
学习理财,必须要了解大环境。以前,我对CPI、GDP这些数据完全不在意,觉得和自己没有多大关系。通货膨胀,这个词学生时代就学过,貌似理解它的意思,但是没有深刻领悟到它和自己钱包的密切关系。来看看这个故事:
汤婆婆的存折家住成都水碾河的汤婆婆,1977年将400元存进银行,没想到33年后却遭遇取款困难。因为当年的中国人民银行牛市口营业所的招牌早已易主,奔波了4个多月还没有找到当年的存款记录。
经过长达一周的查询,农业银行终于在牛市口支行的账本库房里找到了汤婆婆存单的原始记录,并通知汤婆婆的儿媳妇黄女士前来兑付。黄女士兴冲冲地来到银行取钱,却发现存折连本带息仅能取出835.82元。
1977年,汤婆婆可以用400元买400斤猪肉,1818斤面粉,727盒中华香烟或者50瓶茅台酒,甚至可以买一套房。今天的835元,只够买一瓶茅台。
有人说:不投资,就是等死。从1980年至今,CPI年化涨幅达5.17%,如果加上货币增发等影响,通胀率将达到10%。所以,理财的小目标,首先得先跑赢CPI!即使收益率是银行活期利率10倍、定期利率2倍左右的货币基金,也只有不到3%年化收益,所以把钱放着吃利息的方式,只能是等着自己的财富不断贬值,那就是让幸福在贬值啊!咱们的父辈,又特别喜欢把钱存银行。所以,必须主动地学习理财知识、积极地开展投资行动。
这时,有人继续说:乱投资,就是找死。马丁老师在课上和我们分享了很多爆累的讯息,从线上到线下,这一个个的“坑”让人防不胜防,甚至连银行理财产品都可能不靠谱了:
一位招商银行私人银行客户爆料称,2013年其在招行投资两千万,购买了一款名为“弘毅一期”夹层基金的产品,最后却没有办法获得预期收益。按照该名客户的说法,当时购买这款产品时,招商银行的客户经理曾向他表示:该产品3年到期,是保本保息产品,年化收益率可以达到11%-13%。
然而,该产品在2017年9月份遭遇违约。招行客户经理宣称:投资者的2000万元投资款,或仅能收回本金,并不能保证利息或“收益甚微”。2000万的本金,按照年化收益11%来算,4年的利息额将高达1036万元(即使按照三年的定期存款利率计算,2000万的利息也有200万元)。
招行方面解释,2013年代销该产品的认购出资门槛为600万元,共有102名招行私人银行客户购买,代销额度约为7.4亿元。
招商银行私人银行部王菁对腾讯《一线》表示,当时所有的合同里并没有任何刚性兑付的字眼,当然也并不存在刚兑的可能性。
两年前,我父母在亲戚的推荐下,投资了20万给一个到今天他们也叫不出名字的项目,现在也看不到拿回本金的希望。对于干了一辈子铁路工人的他们来说,这20万我不知道要省吃俭用存多久。老妈每次提起这事,总是会深深的懊悔和落寞。
不投资还是乱投资,都有着共同的特点:不懂!
所以,学习理财、提升财商,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幸福,也关系到家人的幸福。这不仅是一份选择,更是一种责任。
心灵创富的名言:每个人为自己的财富负责!
三、给幸福加个保险
马丁老师原创——《桃花源的故事》,这是我听过的最简单明了的关于保险的入门故事了:
桃花源有3个村庄,每个村庄住了1万人。有一天来了个妖怪,威胁三个村庄说,每个村子每年都要给它交100万,不交的话,就会吃掉4个人。
第一个村庄的人想了,100万呀,谁拿得出来,本来就这么穷。再说了,万分之四的概率,妖怪如果要吃也不一定会吃到自己。于是他们选择了不交,这一年,村子里有4个人就被妖怪吃掉了。
第二个村庄,有一个很机灵的年轻人,想到一个办法,他想100万除以村里的人数1万,每人交100,这个挤一挤还是可以交的出,于是他号召全村人,一起交100元,凑够了100万,交给了妖怪,于是这个村子没有人被吃掉。
第三个村庄,有一位常年做生意的老板,非常会经商,这么多年来赚了不少钱,他最擅长的就是赚钱,只要有足够多的钱,他就可以做更多的生意,赚更多钱。然而问题就是,他没法再找到更多的钱了。现在出现了妖怪危机,危机危机,危中有机!他想好了以后,向村民们提出了一个方案,每人交1000元!你想,隔壁村只要交100就好了,这边要交1000,村民怎么会答应呢?老板继续向大家解释:首先,每人1000元,1万人就是1000万,足够把妖怪需要的100万交了,不会死人。同时,给村民有两钟选择:
选择一:年初交1000元,年底一分钱不少,还你1000。村民想:1000进、1000出,一年下来不花一分钱,还可以免于被妖怪吃掉,这个很不错,于是就交了。
选择二:年初交1000,年底分红,如果老板我今年挣钱了,那么就分给你利润,如果亏了,你也要承担。村民想:这个老板这么会赚钱,以前我想请他教我赚钱都不给,现在有机会合作,让他帮我赚钱,不是很好吗,所以也有人同意用分红的方式交1000。
如果是你,你选择哪一个?
2018年前十位疾病死亡原因和构成中,排名第五的是“损伤中毒”,也就是俗称的意外,10万人中有39.44人死于此因,即万分之四的概率,这也就是桃花源村故事的现实背景。
在课上玩《金融战略王》游戏的时候,我同样深刻体验到保险的重要性。游戏总共6轮,前两轮我一直都买了保险,也没什么意外发生,于是就有了侥幸心理,在后面的3轮都没有买保险。然而就在第5轮,遭遇了“百年强暴风雪”,假如没有保险的话,就要根据随机选择的数字来承担总资产的损失了,损失从20%-100%!在这轮游戏中,走了狗屎运的我选择的是没有任何损失的数字,所以才惊险避过一劫。虽然只是个模拟游戏,但是体验却是真真切切的,想起来还依然心有戚戚焉。
风险之所以叫做风险,就是源于其不可确定性,能预测的就不叫风险了。不能预测的、只能听天由命的,那就加个保险吧。保险不能避免意外的发生,但是可以转移或补偿意外所带来的损失,不至于一夜返贫。用不会影响家庭生活品质的收入的10%,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一份能够抵上收入10倍的保障,何尝不是一种重要的杠杆思维。
然而保险,不是随便找个保险经纪人就买了,马丁老师教我们用更聪明的方式、用更便宜的价格,买到更适合自己家庭的保障——消费型保险。
两天的学习,让我更深刻地明白理财规划的重要性。理财规划不是要告诉我买什么产品稳赚,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投入。庆幸的是,老师推荐的傻瓜式理财,我在七年前就懵懵懂懂地开始了,至今累积收益率在60%左右,近一年收益在30%左右,接下来会尝试更聪明一点的理财。老师分享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在十几年前就开始注意了,让我这奔四的中年大叔,还经常被人误以为是小鲜肉。我一直都觉得,能够大口吃饭、好好睡觉,就是一种幸福啊!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去感受到更多的美好。
巴菲特说,如果你现在有100万没有感到幸福,那么给你200万也不会幸福。这也是马丁老师一直在告诉我们的,从幸福走向幸福,而不是痛苦地去追寻幸福。
我愿从此幸福的起点,驶向下一个幸福的彼岸。
陈宇飞
2019年10月23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