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术营销
艺术有见笛(Dì)丨浪荡在红磨坊的现代海报设计先驱

艺术有见笛(Dì)丨浪荡在红磨坊的现代海报设计先驱

作者: 风笛艺术 | 来源:发表于2020-03-17 08:02 被阅读0次

    提到红磨坊,小编脑海里瞬间浮现了法式歌舞厅和令人目眩的康康舞,当然还有许多电影与绘画题材的作品。

    ▲《红磨坊》电影截帧 图片来源网络

    经过了100多年,红磨坊依然是法国巴黎的“网红打卡地”。19世纪后期的后印象派艺术家图卢兹·劳特累克(Toulouse-Lautrec,1864—1901)是红磨坊的常客,并为其绘制了大量的招贴画,这对红磨坊成为百年网红打卡地是功不可没。

    ▲图卢兹·劳特累克,图片来源于网络

    劳特累克为红磨坊绘制的招贴画不是当时以黑白为主的简单宣传海报,除了色彩的丰富,他将艺术家的意识和创作手法融入到绘制中。他被称为近代海报设计的先驱,小编的视觉设计师同事管他叫祖师爷爷~~

    ▲图片来源于网络

    劳特累克的艺术成就不仅是在海报设计上,他在石版画和油画领域上也极富盛名,被誉为“蒙马特之魂”。看到下图这幅载入艺术史册的作品《红磨坊》,就能感受到他独树一帜的画风。

    ▲劳特累克《红磨坊》c.1892,布面油画,123x141cm,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艺术机构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幅于1892年完成的作品色彩运用十分大胆、夸张,右侧女人发绿的额头让小编瘆得慌,直勾勾的眼神散发出诡异的气息……画面处处都透露着一种颓废、堕落的氛围。劳特雷克画风如此独特,深受其成长经历的影响,现在随小编把时间倒回他出生的那年,探寻他短暂的艺术人生。

    一个历经坎坷的“矮富帅”

    1864年,劳特累克出生在法国阿尔比的一个世袭贵族家庭,他的到来为整个家庭带来了欢乐。由于弟弟不幸夭折,幼小的他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备受家人的爱护与照顾。劳特累克一出生就有高贵的地位,坐拥城堡和土地,妥妥的富二代一枚。

    ▲劳特累克的故居,位于法国的马尔罗梅城堡,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如此“高配”的他,由于父母是近亲结婚先天就存在基因缺陷,从小体弱多病,骨骼也有问题。在他14岁时老天爷跟他开起了“玩笑”,有一次与家人团聚时发生了意外,从椅子上摔下来造成左腿骨骨折,隔年与母亲在户外散步时又跌入坑洞造成右腿骨骨折。接踵而来的意外让他不仅摔断两条腿,愈后便开启了“两截式生长”,腿部停止发育而上半身正常发育,成了畸形。劳特累克最终身高仅有152公分,成为当时人们眼中的“异类”。

    ▲劳特累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劳特累克的上半身过重导致行走都困难,这对于热爱骑马等户外活动的他来说是沉重的打击,现今可以从他16岁时的自画像看出他内心的苦闷。

    ▲劳特累克《Self-portrait in front of a mirror》c.1880,40.3x32.4cm,图卢兹·劳特累克美术馆,图片来源于网络

    残疾后的劳特累克将自己的时间都放在了绘画上,这也为之后的艺术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劳特累克《Artilleryman Saddling His Horse》c.1879,50.5x37.5cm,图卢兹·劳特累克美术馆,图片来源于网络

    劳特累克的父亲因此而嫌弃他,好在他的慈母对他照顾有加。母亲带着他奔波于各地治疗,同时还向他授业以免学业被耽误。

    ▲劳特累克《阿尔方斯·德·图卢兹-劳特累克伯爵夫人》c.1881-1883,93.5x81cm,图卢兹·劳特累克美术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劳特累克的个性极强,这点不仅能从他的绘画作品中看出,他的穿着打扮也有鲜明的特点。下图这几张有点诡异的照片中可以看出,他简直是个19世纪的cosplay控,而且很“皮”哇~

    ▲劳特累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历经生活磨难的劳特累克在求学路上也不是一帆风顺。1881年,17岁的劳特累克第一次参加大学考试落榜,经过三个月的“复读”后成功考上,然而他却要放弃大学入学资格潜心去学绘画,最终在舅舅的鼓励下去到巴黎,在聋哑画家鲁尼·布兰斯多(Rene Princeteau)的画室里学习。

    ▲劳特累克《在尼斯驾车的劳特累克伯爵》c.1881,38.5x51cm,小皇宫美术馆藏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仅用了几个月,劳特累克便熟练的掌握了绘画技巧,展现出惊人的天赋。布兰斯多将他推荐到了法国著名学院派画家莱昂·博纳特(Leon Bonnat,1833—1922)的画室继续学习。

    ▲劳特累克《Souvenir of Auteuil》c.1881,私人收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劳特累克在博纳特的教导下画风开始转变。直到1882年博纳特到巴黎艺术学院任教后关闭了画室,只能另寻他路的劳特雷克来到擅长描绘历史题材的学院派画家费尔南多·柯尔蒙(Fernand Cormon,1845—1924)的画室,在这期间他结识了梵高、马奈、德加等被我们今天所熟知的著名画家。

    ▲劳特累克《文森特·梵高》c.1887,54x45cm,梵高博物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中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1834—1917)是对劳特累克影响最为深远的人。德加影响了劳特累克创作手法,改变了他的创作内容,也成为劳特累克逐渐完善自我的榜样。

    ▲德加《舞蹈课》c.1874,83.5x77.2cm,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情迷红磨坊,设计招贴画

    离开了柯尔蒙的画室后,劳特累克搬到了巴黎的蒙马特寄居好友家中。蒙马特是一个繁华而充满诱惑的地方,夜生活丰富。在好友家暂住了一段时间,劳特累克搬了出去并建立了自己的画室,当他的日子逐渐步入正轨,相继两段感情的失败却让他伤心不已。此后他开始自暴自弃,放逐自我,夜夜笙歌。

    ▲劳特累克《洗衣女》c.1889,93x75cm,私人收藏,画中的女子为瓦拉东 图片来源于网络

    1889年,红磨坊在蒙马特开业,劳特累克与红磨坊的故事也正式拉开序幕。在1891年,为了避免竞争对手抢生意,“鸭梨山大”的红磨坊请常客劳特累克设计、绘制广告招贴画。

    ▲截帧来源于网络

    劳特累克在招贴画的设计上颇有想法,只要是他的设计几乎都能成为“爆款”,红磨坊的生意也因此越来越红火。

    ▲Toulouse-Lautrec《La Troupe de Mademoiselle Eglantine》c.1895,62.1x80cm,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劳特累克在招贴画设计上的造诣得益于他对石版画的熟练掌握。石版画发明于18世纪末的德国,他将石板画的特性与自己的创造力相结合,创作出了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艺术作品,并用于商业宣传上。

    ▲Toulouse-Lautrec《Aristide Bruant dans son cabaret》c.1892,150x100cm,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的招贴画捧红了许多红磨坊的舞者,拉·古留便是其中之一。拉·古留这个名字是观众们送的外号,意思是——“老饕”,这位贪吃的美女舞者大胆豪放、不受拘束的性格受到了劳特累克的青睐。《红磨坊与拉·古留小姐》是劳特雷克最成功招贴画之一,作品深受日本浮世绘的影响,左上角重复三次的红色字体力量感十足,人物的形态被夸张化,画面中亮色与黑色的对比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劳特雷克 《红磨坊与拉·古留小姐》c.1891,116.8x167.6cm,休斯顿美术馆。左边跳舞的是拉·古留,右侧的黑影是法国演员、编剧马瑟·滑兰丹( Marcel Lévesque)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有趣的要数劳特累克与女歌手依薇特·吉贝儿的故事。吉贝儿是一位全能型艺人,再加上劳特累克创作的招贴画宣传,1892年开始在巴黎迅速蹿红。不过令吉贝儿苦恼的是,虽然劳特累克的画让自己的名声大噪,但是画中的自己并不美丽,常常被描绘成一个大嘴、尖鼻、身体扭曲、摆着奇怪姿势的女子。尽管吉贝儿写信抱怨,但劳特累克依旧不为所动。

    ▲劳特累克《朗读状的依薇特·吉贝儿》c.1894,186x93cm,图卢兹·劳特累克美术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虽然吉贝尔抱怨,但事实证明劳特累克是正确的。这种人物夸张的风格吸引许多观众前去红磨坊捧场,吉贝儿因此还被评选为圣诞节特刊的封面女郎。

    半真半假半疯癫的余生

    在红磨坊舞者之后,劳特累克开始为从事特殊行业的女性群体作画。他用夸大、扭曲的手法描绘人物的面部特征,用有力的笔触勾勒人物的轮廓形态,从而展现这些人物的生命力和精神面貌。他曾说:“我致力于创作真实而非理想,这或许是缺点。虽然我并不喜欢丑陋的东西,但我对它仍带有几分兴趣地涂上颜色,或画成圆形,或使之发光......”

    ▲劳特累克《身体检查》c.1894,83.5x61.4cm,国家美术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站在镜子前的裸体》用粗犷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处在困苦、无奈境地的女性。画面中站在镜前的女子头发凌乱,正望着自己走形的身体,房间堆满了杂物,人物的脸部被虚化,突显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劳特累克《站在镜子前的裸体》c.1897,62.2x47cm,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世人看来,劳特累克偏离了正常轨道,遭受到了更多的质疑。有相关资料称,劳特累克在人生的末期精神出现了问题,他开始幻视、言行举止异常。在各种疯狂的行为发生后,他的母亲只能将他送进精神病院,极度痛苦的劳特累克开始不停的作画来证明自己没有疯,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他创作了50余幅作品,成功向医院证明他是真的没疯。

    ▲劳特累克《At the circus,horse and monkey dressage 》c.1899,35.5x25cm,芝加哥艺术学院   图片来源于网络

    “逃出疯人院”的劳特累克再度染上酒瘾,整日活在幻觉与痛苦当中,这期间他迷上了歌剧《梅萨莉娜》,还以此为题材创作了一些作品。

    ▲劳特累克《梅萨莉娜 》c.1900-1901,99x72cm,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01年9月,37岁的劳特累克在家人与好友的注目下离开了人世。下图这幅《巴黎大学医学院的口试》是他生前最后一幅作品,为了感谢表弟达比埃的照顾,他通过想象描绘出二十多年前达比埃参加医学院口试时的情景。

    ▲劳特累克《巴黎大学医学院的口试》c.1901,图卢兹·劳特累克美术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回首劳特累克命运多舛的一生,他渴望自由、洒脱与被尊重,现实却恰恰相反,残疾的身体,被父亲嫌弃,出身高贵却混迹风月场所麻痹自己,寻求情感上的慰藉却被欺骗感情,逃出精神病院后因酗酒和疾病离开人世。现实也很讽刺,正是他经历的一切苦难成就了今天被我们所知的劳特累克。在我们心中,只有在艺术设计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劳特累克,留下了杰出艺术作品的劳特累克,这便是给他最好的证明。

    文:曹佩奇丨编辑:耘菲

    责编:蜜丝姜

    监制:大G小r迷你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艺术有见笛(Dì)丨浪荡在红磨坊的现代海报设计先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cdcl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