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声川·如何获得源源不断的创意,赖声川(Stan Lai,1954年10月25日-),台湾知名舞台剧导演,代表作《暗恋桃花源》、《如梦之梦》,此次老师的课,简单的谈谈两点吧,印象比较深的是看世界和动机。
关于看世界
对于喜欢或者不喜欢的东西,多问自己为什么,问清楚自己的心里想法,更加深刻的去理解。我们可能多少都能说出自己喜欢的,或者不喜欢的,可是鲜少能够说明白自己喜欢的背后是什么?举两个例子,
案例一
上次玩狼人杀,预言家验证了我得好人卡,是全场最高的身份牌,预言家在死之前说我可以规牌,我听进去了这句话,正好也是最后一个发言,从别人的话语中,感觉是有些不对头的地方,感觉2号、3号有问题,可是问题出在哪里,不清晰。
因为我的分析逻辑欠缺,在第三轮的时候,我的身份都被大家质疑了,结果被投死了(记不清到底是投死,还是杀死了)。游戏结束复盘的时候,有人问我,“你说谁谁是狼人,你到是把理由也一并说一下啊。”这个到是听刺激我的,一想,对啊,这个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对于感觉不太对劲的地方,怎么就这么无法表达呢?
案例二
参加的拆书帮定级活动,定级人员拆课结束之后,我们会对他进行点评,其实大部分时候,我们都会倾向于说出拆书家做的不错的地方,然而做的不好的地方,有什么卡壳的地方,是不会去说的,都会让观察家来说。我努力想成为一个能说清楚苹果和洋葱的人(苹果代表做的好的,洋葱代表做得有待改进的),因为一味地说优点,鼓励当然是最好的,可是也很难让人真正的成长起来,我们更该学习的是如何不伤人的表达。
拆书全场,都在好好思考如何把那些我觉得有些卡壳、不顺的地方表述清楚,发现挺难的。无法组织出合适的语言来,或者就像老师所说的,结构不清晰的时候,观众可以感觉到,但是他无法说清楚。这个应该也是一个需要刻意练习的能力吧。
对于看世界,听了老师的课,发现自己真是该多问问为什么了,而不是想当然的觉得,“就这样啊”,“本来如此”,这类模棱两可的话。否则,总觉得人生模模糊糊的、不清晰。
关于动机,对我的反思也是非常大。
最近在拆书帮学习《非暴力沟通》,多位拆书家都拆解了这本书,自此学会了观察、感受、需要、请求,通过这四个步骤来让自己去非暴力沟通,同时也用这个方法去引导对方进行非暴力沟通,观察对方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以及他的需要是什么。正好和老师讲的动机这个事情能够很好的匹配上。
案例一
比如对男友讲,你为什么就不能早点睡的时候,其实我的动机是什么呢?我要去察觉的是什么,其实就是我的动机,非暴力沟通中的需要其实就是动机,我的动机是想明天早上早点起,一起看看书,锻炼锻炼身体,而不是一早起来没有精神。
案例二
我们在拆书现场学习的时候,学习者有分享了案例,其中有一个说老公对我发了火,在去巴厘岛的时候,要去海边玩,结果我忘了带泳装,他很生气,然后对我发火,我就用了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去和他讲。问他,“我忘了带泳装,我感觉到你现在很生气,你是想要在海边好好的玩一下,秀一下身材是吗?我看旁边有个小卖部,我去重新买一套好不好。”其中有一句,你是想要在海边好好的玩一下,秀一下身材是吗?这就是对对方动机的一种挖掘。当然也是表达了对方的一个需要。
结合这两点,动机对于我们判断一件事,其实至关重要,如果能够识别人们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也许就能够体谅很多事情。更重要的当你能够识别到自己的动机,就能够避免很多情绪上的发泄,时刻谨记动机,会让我们往想要去的目标而去,这就是不忘初心了吧。
在文章的最后,还想谈谈关于老师这堂课的整体感受,这是一堂没有让我有过多思考的课程,感觉很多东西在自然的流淌。就像老师在方法那一节课程中一样,讲的时间也非常的少,我们一直在讲方法,可能更重要的不是方法呢,而是那些已经成为我们思考习惯的一种东西,那个是经由经验、思考、意外、交流碰撞而出的东西——智慧。看似老师没有讲方法,可是总感觉老师讲了他对于事物的判断的准则,比如他说的如果要到印度去,那就自然的去观察感受就可以了,在其中他讲了很多句同样的话,“这就是印度”,“这就是印度”,“这就是印度”。是啊,这就是印度,不管我们对它的评价是怎样的,它依然是它。自然的去理解它就可以了,想它们是怎样的,这种深深的人生智慧,真的需要学习和不断总结。
不忘初心,多问为什么。这是我本次印象较深的点。
其实我的感觉未完,自己正在学习如何学习如何写出好故事,这也是一个需要创意的事情,可是创意可天生得来吗?我不知道,就像混沌教创新,创新可得吗?我不知道,赖声川老师讲的如何获得源源不断的创意,可能还有更深层的价值在其中,只是我现在站的还低,也许在我练习写作一段时间,再来看时会有不一样的想法。
网友评论